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明、清文房集萃    3星级
明、清文房集萃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2457     更新时间:2011/7/12  文章录入:henansc

  科學意味著抽象和邏輯,從而帶給人們一種被稱為“理性”或“理智”的“安全感”。科學可以精確的確定時間、空間和諸多量化的東西,然而卻不能對人類感性的內心需要帶來根本的安慰。“遊戲”不同於科學,它排出了科學的諸多抽象、消除了緊張和壓力,同時它也製造出在普通感覺經驗中不可實現的諸多可能性。

  回觀古代文人雅士們的諸多遊戲,遊戲的形式是曲水流觴的蘭亭雅會、是書齋雅室的暄然對坐;遊戲的內容是平仄優雅的詩詞歌賦;是撫琴、聞香的優雅趣事、是隨心寫意的書畫翰墨、也是案頭精緻有趣的清賞長物。

  文人的遊戲非同兒戲。他們慧達殊情,在格律的規範中詩心悠遊;他們精通筆墨、熟悉典章,在書畫的清賞雅談中追溯文化的傳承脈絡;他們情致高雅、通古博今,三代鼎彝、宋元名瓷、以及案頭拳石、端歙佳硯都成為優雅情致下的玩物。這種藝術化的生活情趣和一種優雅的玩物心態使他們的生活更加令人嚮往。

  一件件別致的“玩物”彙集在一個空間之中,這個空間環境清靜、屋堂明亮、几榻佈局有致,如高濂所言:

  書齋宜明淨,不可太敞。明淨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窗外四壁薛蘿滿牆,中列松檜盆景或建蘭一二繞砌,種以翠芸草,令遍茂,則青蔥鬱然。傍置洗硯池一,更設盆池近窗處,蓄金鯽五七頭以觀,天機活潑。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腳凳一、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閒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一,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一,如吳中雲林幾式佳……

  這些古物或為上古三代、或為宋元、或為當下,它們脫離了原先使用的脈絡,在新的時空中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成為一個個優雅的視點。每一個點連在一起又構建了一個文心連綿的空間。這個空間通常被稱為“書齋”或“文房”,這些玩物構成了一個文房古玩的系統。這些文房古玩或作為自娛自樂的玩物或作為好友相聚共娛的內容,為文人的閒時光製造了趣味和優雅。

  竹雕是最具文人趣味的藝術品。一種材質卻製造出豐富多姿的器物造型。筆筒、香筒、消息筒、筆山、筆洗、水盂、人物、動物等等好玩的東西。此次西泠春拍,又為各位藏家徵得不少別致有趣的竹雕佳作。“三松款透雕西園雅集筆筒”,為傳統竹刻題材,用刀峻朗、大氣,一望即見明末嘉定之風;清·鄧渭製“陋室銘筆筒”是一件內容、刀工具佳的竹刻書法筆筒。清·竹雕西廂記透雕香筒,所刻的是長亭送別的場景,鶯鶯、紅娘、倚樹而立含情遠望,張生騎馬回首依依惜別。清·竹雕西園雅集山子,以竹根雕成,山水樹石層次豐富,諸多人物於其間吟詩、賞畫,悠遊自得。清·竹雕雙獅擺件、清·竹雕劉海戲金蟾擺件都是小中見大,工藝精湛,置於手中、案間頗多玩趣。清·竹雕羅漢,是另一件竹雕中的精品,以竹根為材,一羅漢側倚書卷而坐,左手持經卷、右手持念珠,鬍鬚、眉髮微卷,骨骼奇峻,是竹刻圓雕中的精品。這樣一組竹雕便在書案的“玩具盤”上構建起別致的趣味。

  銅爐是文房中常備之物,清乾隆·金帶圍沖耳爐,銅爐為沖耳式,短頸,扁鼓腹,三矮柱狀足。底款陽文“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方正大氣,書體規整有力。爐腹一周鎏金,為爐譜所載六種鎏金樣式之一金帶圍。置於琴旁硯邊,別具雅趣。

  清早期·阿拉伯文戟耳爐,爐身呈筒式,平唇直壁,平底,底有三板足。口沿下對稱兩個戟耳尤為特別,耳身方形,棱角分明,上陰刻形成簡化夔龍紋。爐身兩面花式開光,內以點紋為底,高浮雕阿拉伯文字。整爐銅質精良,裝飾鑄刻清晰,造型端正大氣。

明·胡文明製海八獸紋簋式爐

高:9.1cm 通高:12.8cm 口徑:15cm 通徑:22.4cm

  明·胡文明製海八獸簋式爐,厚胎,爐身鎏金純正。頸部以六方為錦地,高浮雕犀角、珊瑚、法螺、方勝、祥雲、芭蕉扇、葫蘆等十四種宗教法器。腹部以海浪紋為地,高浮雕翼龍、鳳凰、麒麟及其他海中瑞獸。是胡文明爐中的精品。

  銅爐有小巧者,可品玩於手掌之上,有體量巨大者。明·成化年製款橋耳爐即是銅爐中的大器。爐口沿圓滑,束頸,其上兩個橋耳渾圓厚實,俏立沿上。腹部扁鼓,其下三乳足向心聚立。底部陽文“成化年製”。配木質底座,為屋室供放之重器。

清中期·銅包銀嵌金絲香具一套

爐高:4.6cm 爐通高:11cm 瓶高:7.5cm 盒高:2.6cm 香鏟長:13.2cm 香筷長:10.8cm

  清中期·銅包銀嵌金絲香具一套,爐、瓶盒三件,包括原配的香鏟、香筷在內一應俱全。無論是玩香、賞爐都是值得收藏。

清乾隆·乾清宮款乳足鬲式爐

高:4.5cm 通高:7.4cm 口徑:10.7cm 通徑:12.5cm

  清乾隆·乾清宮款乳足鬲式爐,斂口平沿,溜肩,扁圓腹,三乳足,肩部所飾凸弦紋將爐身一份為二,比例勻稱。上部口沿外側陰刻一周銘文,字體端正。下部爐腹部素面光潔,突出爐身的飽滿周正。三足與爐腹高度相當,粗短肥壯,穩健沉重。底款陽文篆書“乾清宮”三字款。

  犀角是文房雜件的重器,此次西泠春拍為各位藏家獻上頗為豐富的犀角藏品。

清早期·犀角雕佛手杯

高:5.5cm 重:100g

  清早期·犀角雕佛手杯,選材精良,杯身如盛開花朵,一側近杯底處結一佛手,飽滿低垂,工藝精湛。

  清早期·犀角雕梅花杯,選料頗大,卻不惜珍材,杯壁雕琢為非常少見的薄胎,內起棱線。杯外壁中部一周淺浮雕海浪紋錦地,之上高浮雕折枝梅花,梅花朵朵雕琢細緻,可謂犀角中的别致之作。

  清早期·山水人物杯,杯身前減地雕懸崖峭壁,山石上松木橫出,老藤纏繞垂落。其下江川激流,曲繞粼波,更有亂石擊水。水流由遠及近而來,匯流杯底。底部峻石高矮互現,層次頗豐。杯尾以一棵古松為杯柄,粗壯有力,其上樹癭木紋清晰可見。亦是犀角雕精品。其选材硕大,工藝之精是值得藏家重點關注的藏品。

  清早期·犀角雕玉蘭花杯,杯身整體上大下小,呈捲曲的玉蘭花狀。花葉肥厚沉實,口沿一圈曲折翻轉,極富韻致。杯內陰刻葉脈相佈,彙聚至杯心。杯外壁上高浮雕朵朵玉蘭花枝,其中兩枝虯幹自杯口延伸至杯底,明末清初此類題材中工藝上乘之作。

  清·犀角雕人物杯,是犀角藝術品中體量碩大之作,目前藝術市場中犀角雕藝術品重量超過九百克的還是非常少見,此件犀角擺件上大下小雕工繁複,值得諸位藏家關注。本次西泠春拍彙集了各種題材十多件犀角精品,可謂各有特色,精彩異呈。

清乾隆·金帶圍沖耳爐

高:6.2cm 口徑:9.2cm 通徑:10.1cm 重:282g

明·宣德款點金爐

高:13.2cm 口長:23.7cm 口寬:16cm

明·成化年製款橋耳爐

高:18cm 通高:24cm 口徑:33cm 通徑:35.5cm

清·尤侃款山水祥瑞犀角杯

高:12.8cm 重:587g

  在金銅造像方面此次西泠春拍也有頗多值得關注的藏品。清乾隆·尊勝佛母像,為典型乾隆時期梵華樓造像,所用銅質為乾隆時期特製合金銅。尊勝佛母與無量壽佛、白度母並稱長壽三尊,多供奉於無量壽佛右邊,主長壽。尊勝母有九種化相,常見者多為三面八臂形相。此尊尊勝佛母為四面八臂,皆頭戴五葉冠,額頭上開第三隻眼,垂耳佩鐺。為宮廷造像的精品之作。

清乾隆·銅鎏金關公像

高:19cm

  清乾隆·銅鎏金關公像,右手輕捋美髯,左手撫膝,外披戰袍,內著鎧甲,腳蹬戰靴,端坐于長方臺上,足踏方形承塌,氣定神閑,人物的裝束、表情等細節之處手法高超,工藝精湛,護膊、護胸及護腿皆飾絞絲紋,絲絲相扣,細緻入微。戰袍為素面,僅在衣襟邊緣處鏨刻微細的勾雲紋,大氣之中顯現細膩。其它諸如康乾時期的銅鎏金無量壽佛、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上師佛等造像都值得藏家關注。

  玉器是本次西泠春拍進一步擴大的門類:清·黃玉荷葉雙魚筆洗,以黃玉為材,局部保留黃褐皮色。整器琢為荷葉形,葉沿內卷,邊緣之處磨礪精美滑潤,舒緩自如,逸散著一種流動的韻律。網狀葉脈陰刻而成,線條纖細,若隱若現。荷葉內心高浮雕雙魚圖,魚兒長嘴、肥身、尾部分*捲曲,姿態生動。其他諸如筆洗、水盂、詩文牌、各類玉器擺件、圓雕都有別致可看之處。

民國章識言舊藏

清·水晶雕靈芝如意

長:33.5cm

  清·水晶雕靈芝如意,器身仿一株靈芝,如意頭曲捲積皺,如意柄婉轉奇態,將靈芝自然之貌表現得惟妙惟肖。如意頭上兩個小靈芝疊加生發,與靈芝頭相依成簇。柄上以高浮雕雕刻數隻小靈芝及蔓藤草葉,草葉靈芝相互攀附,盤曲纏繞,交接扭轉,靈動有趣。如意柄中部篆書陽文“萬年如意”字樣。為民國章識言舊藏。

清·壽山石雕加彩盒

高:5cm 通徑:12cm

  清·壽山石巧雕加彩盒,以上等壽山石料整挖而成,盒面借石天然色彩巧雕而成,雕琢之後並加色彩,盒內淺刻文飾填金,頗有宮廷趣味。

  清乾隆·黃楊雕螭龍如意,雕工精緻,上下、前後雕琢有形態各異的九條螭龍,可謂如意中上乘之作。另一件清·黃楊木雕人物山子也是黃楊雕件中的精品。整器呈長方形,採用浮雕兼鏤雕技法鐫刻通景庭院人物圖。庭院內廊欄曲曲折折引向深處。湖石層層疊疊,矗立於山子兩側。右側湖石下擺放一張方形桌子,繡墩羅列左右;左側湖石與蒼松相互掩映,佈景空曠清幽。中部坐一羅漢,左臂倚靠蓮瓣紋寶盒,右手輕搖,雙目閉合,周圍荷花、矮石相映成趣。

清·紫檀嵌雲石插屏

高:86.5cm 寬:56cm

  清·紫檀雲石插屏,插屏座由紫檀雕成,紫紅中透露黝黑,色澤典雅肅穆,造型大氣。兩側出牙為葫蘆形,鏤空拐子龍紋,頂端各蹲踞一隻小獅子。底座為工字形,塞板及如意形角牙上減地浮雕拐子龍紋,紋飾繁縟。中間鑲雲石面板。雲石黑白交雜,淡雅的色澤令紫檀於醇厚中散發出耀眼的光彩,渾然一體不可多得。雲石紋理變幻,如青山出岫,煙雲繚繞,意境幽遠,造化鐘神秀亦莫過於此。

清乾隆·尊勝佛母像

高:20cm

清·黃玉荷葉雙魚筆舔

長:17.7cm

  • 上一篇文章: 吳昌碩銘、沈石友藏填海補天銘端硯

  • 下一篇文章: 明·象牙雕杜甫像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龙山文化 高足灰陶盘...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新石器时代 灰陶盘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