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损坏前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据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就今年7月4日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在故宫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受到损坏一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冯乃恩等人,7月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记者:这个失误怎么发生的?
苗建民: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这台设备一直在使用,当事人是最早接手这台设备的人之一。去年我们开始做宋代5大名窑的官窑检测工作,没有出现问题。今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哥窑的检测工作。在操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生了失误。
检测仪器中有一个很大的样品台,把器物放在样品台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7月4日,在对瓷器进行检测时,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这是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仪器,我国至少有七八家机构都采用了这种设备。
记者:进行这种一级文物检测的科研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事故当事人是否具备这种资质?
苗建民:这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就来到博物院,进行过正规的培训。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她来操作这台设备。其专业技术职称是中级。由于我们实验室2005年才组建,她是第一批来实验室工作的。去年50多件古瓷的检测她也参与了,没有出现过情况。
操作失误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仪器上也还有可根据故宫的特殊需求改进的地方。例如,手机要删除一条信息,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要删除,但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的功能。从主观上找原因的话,是我们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这件文物是故宫收藏的一件珍贵瓷器,由于我们的失误造成永远的损失,大家非常痛心。
记者:这件被损文物定为一级乙,这是什么概念?破损程度如何?能修复好吗?
娄玮:按照国家规定,珍贵文物分一、二、三级。一级文物是其中最珍贵的。故宫博物院又把一级文物具体分为一级甲、一级乙。我们院共有63件哥窑文物,其中57件是一级品。目前这件文物破损成6瓣,但修复应不成问题。
记者:网民质疑故宫此事有瞒报之嫌。你们为何没有很快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
陈丽华:网民的质疑可以理解。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既有人的因素,也涉及机器的使用。我们在事发第一时间要求立即停止检测工作,要求对所有仪器进行检查、测试。复杂性就在对机器的测试过程上。当事人当时的直觉是,输入的数值没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检测,对她输入的数据反复进行模拟……每做完一次,都要进行相关分析、讨论。最后断定是人为操作失误。我是调查组长,院里要求我一个月内一定要把事实调查清楚。
冯乃恩:请相信我们会把工作做好,请相信故宫人对故宫的敬畏心。
附:
马未都:一级文物损坏并非个例 操作失当是主因
“我不认为是程序、制度上存在问题,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纯熟度”,针对故宫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一事,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表示,类似事件并非个例,并呼吁相关从业人员提高责任心。
■操作失当是事故主因
具体到此次事故,马未都分析说,故宫博物院给出的说明中明确了,瓷器是在参与无损分析测试时受挤压损坏的。所谓无损分析测试,是指无需提取样品、不损坏文物的一种仪器分析测试方法。
“我不认为是测试的程序或制度上存在问题”,马未都说,因为故宫此前用这种办法分析测试过50多件陶瓷文物都没有问题。他分析,更大的可能性是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纯熟度。“以前干这行的,毛手毛脚的人根本进不来”,马未都表示,制度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责任心,才能防范事故发生。
■完全修复没有可能
由于故宫给出的说明中没有交代瓷器的具体损毁程度,“是裂成两半还是全成粉末了”,马未都说,所以很难说瓷器能修复到什么程度。不过,马未都说,即便是最理想的状态,瓷器只是一分为二了,用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将其粘合成一体,但其价值、寿命跟从前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完全修复是不可能的”。
■一级文物损坏并非个例
马未都还表示,文物在保管、测试过程中遭遇损坏并非个例,以前很多博物馆都发生过类似事件,但有些是文物的价值没有这么珍贵,还有很多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微博、博客这些快速的传播手段,很多事故都被掩盖没有传播开而已。
就连一级文物的损坏,马未都也表示不是个例。“还是要呼吁从业人员要提高责任心,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