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2012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一年。传承什么?创新什么?如何传承?如何创新?2月9日,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给出答案,找差距、理思路、 寻突破,诸多举措将助推我省文化工作大踏步前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供应能力不足,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能力不强。
对策:今年,我省将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省辖市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省图书馆新馆、河南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和省少儿图书馆开放,促进121个尚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乡镇文化站全部建设完成,并在年底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任务,使全省每个县(市、区)都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省直每个文艺院团都有一个现代化剧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特色资源15TB(万亿字节)以上。
擦亮中原文化品牌
问题: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践中,对如何打造中原文化品牌准备不充分,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对打造大文化概念的总体思路、规划和推进政策研究不够,推动不力。
对策:今年,我省将加强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国豫剧节、宝丰马街书会、豫剧、少林功夫、钧瓷、唐三彩、“欢乐中原”文化活动等各种品牌的扶持和推广,提高河南博物院、河南艺术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积极实施河南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凭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程婴救孤》、《风中少林》、《苏武牧羊》、《风情·河之南》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形成一批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原文化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
推动河南大遗址建设
问题:大型遗址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出现新矛盾,一些遗址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维护遭遇新问题。
对策:今年,我省将打造包括华夏历史文明保护示范基地、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中华文化遗产研究教育基地、根亲文化圣地等一系列基地,重点做好洛阳、郑州两个大遗址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三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信阳城阳城遗址等19处大遗址保护工作,实施“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完成《中原记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编辑出版,建立健全“记忆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努力使河南大遗址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亮点载体,争取到2015年,使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100个、代表性传承人达到100名。
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问题: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规模,如何招商引资、加快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
对策:今年,我省将重点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促进文化与教育、体育、旅游等产业科学嫁接,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企业在国外建立营销基地、海外文化中心,优化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力争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0个以上,文化产业年出口额2亿美元以上,建立河南省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个以上。
落实政策提供保障
问题:我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文化法制建设、资金保障、政策调节等方面尚未完全落实。
对策:今年,我省将实施河南文化名人大家工程,每年重点扶持、资助5位名人大家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切实建立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后地方财政经费共担的长效保障机制,落实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和运行保障经费,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艺术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古籍保护专项经费,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参与文化产业。
附:
卢展工: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2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会见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云林一行。 卢展工首先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罗豪才、陈云林一行莅临郑州参加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表示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对河洛文化研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卢展工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具有区位、文化、历史、农业、粮食、人口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河南始终不放松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粮食持续增产。我们总结河南的发展实践与经验,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中央对此高度关注、寄予厚望。河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农村人口转移任务重,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走好这条路子,我们提出,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于加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这条路子,关键在做。我们提出,以务实发展树立务实河南的形象,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
卢展工说,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传统文化在河南有深厚的积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文化和闽台文化的根源,联结两岸、通达海外。希望在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的促进和引领下,我们能够不断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河洛文化,传承好保护好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实践中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预祝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罗豪才对卢展工的会见表示感谢,对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表示祝贺。他说,河洛文化以及河南人独特的精神,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相信河洛文化一定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彰显独特优势、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崇汇、李炳才、马健,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王全书,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等参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