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典雅端庄的造型,精美绝伦的釉色,成为历代帝王、文人士大夫的赏玩之物。但是很少有人关心并了解其确切产地,因此这五大名窑的窑址,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扑朔迷离,以致留下许多令人费解的难题。 直至叶麟趾先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首先指明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五大名窑的奥秘才初露端倪。无巧不成书,半个世纪之后,叶老先生的长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先生,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在多次赴窑址亲自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在1985年“中国古陶瓷年会”上和赴日讲演时提出“汝窑窑址可以到河南宝丰清凉寺寻觅”的有力线索。198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根据这一线索,对河南宝丰清凉寺进行正式发掘,终于使众人寻觅多年的“汝窑”窑址重现天下。
钧窑由于一直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曾派人多次前往调查,陈万里、叶喆民、冯先铭等先生为钧窑窑址的考察提供了重要线索。1975年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在河南禹县八卦洞附近的钧台,终于找到了宋代专烧宫廷用瓷的钧窑窑址。
“官窑”顾名思义是宋代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营瓷窑,文献记载宋徽宗在宣和、政和年间(1111年~1125年)曾在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窑,但是由于黄河泛滥及地貌变迁,北宋官窑遗址已深埋今日开封地下6~8米深处,因而恐难发现。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南迁仍袭北宋官窑遗制,在杭州继续设窑烧造瓷器。198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发现了窑炉、窑具及残片堆积层,因其窑址接近郊坛,故确定为南宋郊坛下官窑窑址所在地。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浙江省考古所在凤凰山东麓万松岭南侧、南宋皇城遗址后面又发掘了一处窑址,基本确定为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至此,五大名窑中的四个业已真相大白,然而另外一处“哥窑”窑址,至今仍悬而未决。
哥窑同样不见于宋人文献记载,更难以陶瓷考古所得材料与传世哥窑器物相印证,所以至今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大悬案,只有一个传说代代相传:古时浙江龙泉县有章氏兄弟二人,各设一窑烧瓷,哥哥的技术比弟弟高因此遭到嫉恨。有一次,弟弟乘哥哥尚未开窑时,暗用冷水浇泼,欲使瓷器变成废品。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冷水浇泼而成的带有开片纹的美丽器物,却使哥哥从此声名大振,人们争相购买,哥窑器皿也由此世代流传。
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哥窑窑址究竟在何处?恐怕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