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批准,“元上都遗址”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ⅱ、ⅲ、ⅳ、ⅵ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就包括元上都遗址在内的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等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世界遗产申报的最根本条件就是遗产要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请您谈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童明康:根据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国际遗产组织认可了我国提交的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声明。同意元上都遗址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ⅱ、ⅲ、ⅳ、ⅵ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为我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世界遗产区面积25131.27公顷(约251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关厢、铁幡竿渠、砧子山墓群、一棵树墓群等。缓冲区面积150721.96公顷(约1507平方公里),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具备很高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公元1256年忽必烈在此建开平府,1263年升为上都,曾作为元朝第一个都城和夏都。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以其位处中原农区与亚洲北方牧区交接地带的地理特性,在13至14世纪游牧民族从军事征战转向王朝治理的过程中,见证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独特产物——二元文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精髓结合于一座城市的杰出范例,其游牧与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元上都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密切关联,元上都遗址所在地至今仍传承着游牧文化的传统和体现自然崇拜的“敖包祭祀”,它还作为梦幻花园Xanadu这一文化符号的原型闻名于世,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记者:作为元上都遗址申遗亲历者,您有什么体会?
童明康:第一个体会就是,感动于当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对元上都卓有成效的保护。
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于1996年启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相关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展示和旅游服务工作,设置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领导协调小组,全力以赴做好相关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和《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当地各级人民政府与广大民众为元上都保护和申遗做出的巨大努力,令我十分感动。在方圆250多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1500多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中,处处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和人民为整体保护遗址本体、环境和生态区域做出了近20年的艰苦努力,为申报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体会就是,相关科研机构和专业团队发扬精诚团结、不讲条件确保国家利益的合作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受遗产地政府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高质量的元上都遗址申遗文本,充分揭示了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在遗产地政府的组织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和当地专业力量,开展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展示、监测、安全防范、环境整治和游客服务、宣传等工作,使得遗址保护、展示、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第三个体会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国家文物局必须做好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配合地方把相关工作做好、做细致,更要做在前面。
2006年元上都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国家文物局多次派员赴现场考察指导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
组织专家研究、确定元上都遗址申报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指导遗产地开展申报文本、管理规划、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和接待国际专家考察等各项准备工作,保障了申报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同时,加强国际交流、沟通,利用各种机会与国际同行深入探讨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赢得了国际专家对元上都遗址的理解和支持。在后续补充材料阶段,也组织开展了许多工作,有利于元上都申报的最后成功。
记者:您能谈谈元上都申遗的意义吗?
童明康: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世界遗产事业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进一步丰富了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类型。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上都遗址兼具游牧、农耕两大文明特点,是游牧民族在学习借鉴农耕文明的过程中坚守其自身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其规划设计、建筑形制、出土遗物等均具有鲜明的二元文化特色,对于丰富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类型,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促进了我国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推动了遗产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建立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和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极大地带动了遗产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的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世界遗产的影响力逐步显现,成为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体现了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大遗址保护工作,对元上都遗址等规模大、价值突出的考古遗址实行整体保护、科学展示和合理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遗址保护的热潮。元上都遗址在申遗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大型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先进理念,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维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现了元上都遗址作为元帝国创始之都的恢宏气势与草原都城的景观特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记者:今后将如何进一步保护好元上都遗址?
童明康:国家文物局将指导遗产地政府遵循《世界遗产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元上都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切实履行守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庄严承诺。
第一,加强依法保护。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议要求,将元上都遗址遗产区内的砧子山墓群、一棵树墓群、敖包等遗迹,推荐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励当地专业机构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考古发掘、遗址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二, 整体保护为主。推进元上都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对遗址内涵的认识。严格控制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妥善保护文物本体和遗址周边的湿地、草原、沙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和景观风貌。
第三,提升展示水平。结合旅游发展需求,制定旅游管理战略,加强游客引导和管理,提升遗址阐释和展示以及游客服务水平。
第四,完善监测管理。加强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 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的专门机构,完善监测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重点监测遗址环境沙漠化等影响因素,逐步形成全面覆盖遗址本体、环境、游客、安全等各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同时,在遗产地干部群众中持续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参与遗产的保护管理,使元上都遗址成为当地民众的荣耀和骄傲,成为民众悉心守护的文化圣地。
记者:近期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有哪些?
童明康:规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的各项要求,严格审核预备名单项目,建立预备名单的警示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申报项目培育和储备,着重提高申报项目质量,推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大运河、丝绸之路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加强基础工作。结合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成果,大力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测绘、考古、研究和“四有”基础工作,建立较完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全面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工作。
推进遗产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实施长城保护、明清皇家建筑保护、大型石窟寺保护等重大项目,完成世界文化遗产抢险保护工程项目,全面排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险情。实施国家重大遗产地保护专项工程,切实改善遗产地周边环境保护状况,维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坚持中央主导、统一规划,各遗产地因地制宜、试点推进,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安全防范。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实施最严格的安全防范制度和工作要求,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安防、消防、防雷等设施建设,坚持技防手段和人员巡查相结合,基本消除安全隐患。
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和服务提升工程试点。进一步加强遗产地开放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特点,提供可选择、差异化的展示和服务,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国际合作。积极组织和参与《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纪念等重大活动,承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会议,注意增强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本报记者徐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