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2012中国航海日活动系列活动——“郑和时代文物特别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泽光出席并为开幕式剪彩。
为了彰显“感知郑和·拥抱海洋”的活动主题,南京市博物馆从十万余件馆藏文物中精心遴选了近200件珍贵文物,分为“宝船遗踪”、“盛世华彩”、“史料遗珍”三个篇章,带领观众寻找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伟大壮举的点滴踪迹。其中,南京龙江船厂遗址出土的船用构件、造船工具,以及部分明代功臣墓志铭均为首次展出。
600年前造船工具闪亮登场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只,很多都是在南京龙江船厂建造的。2004年,为配合南京宝船遗址公园建设,南京市博物馆对明代龙江船厂遗址中的“六作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作塘底部清理出造船基础遗迹34处,出土船用构件、造船工具、船工用具等珍贵文物1000余件。
带绳孔圆木、木锤、铁钉、石球……此次展览中,8年前出土的一批造船工具和船用构件首次公开亮相,让观众从中领略“宝船遗踪”。展柜内,一根长1.27米、直径0.13米的带孔圆木,乍看之下似乎是根再普通不过的建材,但据市博副馆长吴阗介绍,这是龙江船厂遗址内众多造船设施的主要材料之一。这些用原生态树木加工而成的圆木,表面都很粗糙,而且留有刀斧砍削过的痕迹,其根部的方形孔洞很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用来穿绳索的绳孔。
圆木旁边还并排摆放着6个大小不一的石球,最大的直径15厘米,最小的只有3厘米。这些石球的功用目前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船上火炮所用的炮弹,也有人说是宝船上所用的压舱石。
郑和副手洪保墓志首次展出
近些年来,南京地区众多明代功臣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像沐英墓出土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沐睿墓出土的渔翁戏荷琥珀杯等珍贵文物,都已经成为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金陵国宝”。不过,这些明代高官重臣的墓志铭,却极少对外展出。
此次文物展,市博挑选了10余件明代功臣墓志拓片集中展出,比如“定远王沐晟墓志”、“东胜侯汪兴祖墓志”、“靖海侯吴中墓志”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郑和下西洋船队副使——明朝都知监太监洪保的寿藏铭。洪保与郑和同为明代的航海家,曾多次奉命与郑和一同出使西洋,他的墓志铭文中记载了大量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信息。比如,铭文中“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的记载,明确指出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规格、吨位等相关情况,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及明代造船技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