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淳老街,濮阳康京认为就是高淳的“一字街”(资料图片)
记者来到固城湖,寻找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当地的老人们纷纷说起自己的经历和传闻,有人表示亲眼看见过湖底有砖瓦石块、碗缸等,看上去是古人用过的东西。当地对历史颇有研究的老人指出,传说中固城湖底埋藏的正是高淳四大奇观之一的“一字街”。文物部门也证实,1989年固城湖旁胥河干涸了以后,在胥河底找到了古井和洗脸盆……看来固城湖水下遗址的探寻工作又前进了一步。
实地探寻
固城湖脾气有些“暴躁”
固城湖每年最繁忙的季节当属秋天,那时螃蟹正是肥美。时下的固城湖,还没有到最热闹时。
沿着高淳老街一直下去,就到了固城镇。镇中心的圆盘上,伍子胥雕像凝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固城镇就“躺”在固城湖的怀里,外围被固城湖和胥河包围着。固城湖位于县境南部,湖面大致呈三角形,北宽南窄。太阳热辣辣烤着地面,固城湖堤坝上可以看到一间间的小平房,院落内养着鸡鸭等家禽,房门却锁着。房子的主人也不知道去哪里忙碌了。
放眼望去,固城湖到处都是水,一眼根本看不到头。岸旁芦苇、野草丛生,不远处不时有白鹭飞起,感觉有几分诗意。这样的湖里有一座古城?湖水虽然清澈,但看不到底,也看不穿。固城湖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固城湖是高淳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去年石臼湖都干涸了,但固城湖却没有干,这个湖里有没有古城,他们并不清楚。“固城湖这个名字是建国以后的事,它和石臼湖一起,都是古丹阳大泽围湖垦田的结果。”
据介绍,1949年前,固城湖的面积大约79平方千米,南北长10.4千米,东西最宽相间8.2千米,湖底高程5米。不过,经过70年代的湖滩围垦,现在的湖面缩小至30.9平方千米,供应着高淳县70%以上人口饮用水和83%的农田灌溉。固城湖颇有些个性,甚至有些“暴躁”。固城湖因为水源来自皖南山区的河流补给,常常会出现水位暴涨的情况,固城湖水位最大日涨幅,1983年达0.9米,1999年达1.12米。“固城湖警戒线10米以上水位持续时间常年在60天左右,而1954年长达162天之久,1998年和1999年也分别长达94天和102天。固城湖最高水位多出现在7月份,如遇江水倒灌年份,最高水位也可出现在8月份以后。最低水位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至翌年3月份。水位变幅一般在2.5-6.8米之间,最大可达7米以上。”
寻找证据
湖底出土了2000多年前的“宝贝”
因为固城湖的“暴脾气”,发洪水时,经常有房屋被“吞”。到了干涸年份,水下的“宝贝”就露出来了。
75岁的查贵钟老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固城湖边,他听父辈们说,固城湖底有一条街,已经被淹没了四五百年。这一说法,也得到了89岁田老爷爷的证实,“对呀,应该是一字街吧?听说可繁华了,满街都是商铺,每天很多生意人往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甚至还有老人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人在红沙嘴一带打鱼,在湖水清澈时,曾经看到过条石、砖墙、瓦块等,有人还打捞起酒壶、饭钵……说起埋藏湖底的古街,老人们情绪都很高涨,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不过,神秘街道究竟多长多宽,排列了多少间商铺,何时沉入湖底的,大家都说不上来了。
一位家住高淳的张老伯则告诉记者,自己曾亲眼目睹湖底埋藏之物,“上世纪 70年代初,我参加了围垦胜利圩,亲眼所见,湖底有大量的树桩,砖瓦石块、碗缸等,应该都是古人们用过的东西。”
其实,固城湖底出“宝贝”一点不稀奇,在高淳县的文物库房里,就有不少“宝贝”出自固城湖,它们年纪大得让人咋舌,有的已经2000多岁了,最年轻的也有1800多岁。让当地老文物专家濮阳康京印象最深刻的是,1989年固城湖旁边的胥河干涸了,当时有村民报告,河底有“宝贝”。专家们到现场调查发现,胥河河底有砖块,还有一口井,从井里面还出土了4个铜洗。“所谓的铜洗,就是古代人的洗脸盆。”濮阳康京指出这些出土文物,时间上可以判定出自东汉末年。王莽时期人们依湖而居,为了取水生活方便,就在这里打了井,后来暴涨的洪水吞没了这户人家的房子,于是人们被迫往高处移。
我们的寻访工作还是很有效的,这下“人证”“物证”都齐了。
猜测一:
固城湖下沉睡的是一条古街
濮阳康京说,固城湖曾多次干涸,但湖水干涸的时间不长,来不及做调查。所以,湖底埋藏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在高淳,素来有四大奇观之说“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石牡丹”。高淳老人苏洪泉认为,固城湖沉睡的应该就是四大奇观之一的“一字街”。在查阅史料后苏洪泉指出,宋朝时,因为“徽商”活跃,高淳东西水上交通变得繁忙起来。而商贾的云集,使得原来冷清的固城湖北岸也变得异常热闹。人们在靠近湖水不远处,摆摊设点、开立店面,形成集镇,即“一字街”。一则民间传闻中这样记述:“自宋时筑永丰圩后,固城湖中先后筑了大小圩围数十座,从东到西连成一片,北连圩堤沿河道成一直线,圩民聚居两旁,水陆交通比较方便,来往商旅络绎不绝,人们利用花山开采的青灰条石,铺成‘一’字形街道,店铺林立,炊烟缭绕,是当时远近闻名的集市。”
明初,朱元璋为解决京师漕运,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下令疏浚连通固城湖与太湖的胥河,在固城湖东建石坝启闭,命名广通镇,又名东坝。而到了明正德七年(1512年)夏,高淳发大水,为保下游的苏锡常地区,朝廷下令增高东坝三丈,使固城湖水不复东流。“于是水位抬高,高淳淹田十万余亩,‘一字街’从此沉没湖中。”
猜测二:
湖中埋藏古村落的可能性更大
对此,濮阳康京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指出高淳的一字街还在,就是现在的高淳老街,整条街呈一字形。大水的时候,老街曾经被淹,积水1米多深。至今老街的某处,还有当年的淹水记录。
那么,水下究竟埋藏了什么?濮阳康京认为更可能是古村落,或者就是零星的几处古老民宅。他指出,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随着人口上涨,人类的生存越来越不容易。出于对粮食的渴求,从西汉时,居民便开始沿湖“围滩屯田”。这使得城外附近湖、河蓄水面积不断缩小、水位逐年升高,导致原本地势就偏低的古固城常常遭遇水患。除此以外,因为固城湖西面地势低洼,只有海拔五六米,因此每当汛期洪水下泄,在经胥河到达苏锡常、由太湖进入长江、最后注入大海的过程中,沿线地区通常会被水淹;可等到了胥河的枯水季节,水面枯浅,又不利于水上运输。五代十国吴国奠基人杨行密率部居宜州,为了使皖南山区的竹木便于运输,便在胥河筑五堰储水;到明代初,朝廷又筑东坝,阻断皖南山区水在汛期下泄,这样,古固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便会在汛期被淹没。
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晚清时,因东坝建立后而连年受灾的安徽、高淳西部居民,曾组织了“掘东坝行动”。在《江苏通志稿》中对此也有记载:“上江宣(城)高(淳)大水,圩民盗掘东坝,撬石放水,苏、松、常、镇诸府皆成泽国,灾害甚于道光三年(1823年)。丹徒、江阴潮溢。……民大饥,疫复大作,饿殍载道。”因此,皇帝震怒,下旨将领头人在掘坝的地方就地砍头。
“古代人主要是在沿水网的低洼地区生存,海拔很多都不超过10米,水来了,便迁往高处。”濮阳康京推测,东坝建好后,每当洪水来临,地势较低的村舍势必被淹没,于是,那些位于洼地的村落只能被放弃,村民们另选高地重新建房居住,在原住址总会留下一些生活用品和建筑。因此,他并不排除如今的固城湖下有古代小型居住区的可能性。“如今被考证为汉代遗迹的古固城遗址,正是因近水易淹,于是就向东面高地改筑的实例。此外,固城湖附近的老百姓,直到建国前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水浅时住在水边,水来了便往山里、城墙上搬,临时搭建一个草棚,等汛期结束了再回去。这种长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经验都和湖底的秘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