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外八庙珍藏的佛教精品中,有一件能充分体现藏传佛教之神秘的法器——嘎巴拉碗。嘎巴拉碗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每一地收藏的嘎巴拉碗都略有不同。承德外八庙收藏的嘎巴拉碗为银錾花质地,带有“乾隆御制”铭文。
“嘎巴拉”为梵语骷髅的译音,意即护乐,是大悲与空性的象征,又有“噶布拉”等音译。嘎巴拉碗又称内供颅器、人头器,以修行有成的喇嘛的头盖骨做成。选择颅骨时,要看头盖骨的纹路和开片多少来决定使用,开片在二三片或四片的最好,开片多的则不采用。嘎巴拉碗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一名密宗修持者在密法修炼过程中需要接受多次不同的灌顶,如瓶灌顶、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名词灌顶。这是密宗修持者从初入密宗到最高密法,即依照密宗次第步步提升时所要进行的不同级别的灌顶,不同级别或不同形式的灌顶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传密法、灌顶等密宗法事活动时,由密宗法师将嘎巴拉碗中的水或酒滴在受法者头上或掌心,也可将掌心之水一半饮入口中,一半抹在头顶,其密宗意义是加持,能使人聪明,冲去一切污秽。
嘎巴拉碗不仅作为密宗法器使用,还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只供于护法神殿和密宗师、行者的修炼禅房,或密宗室内,在寺院的大殿中是根本看不到的。佛教徒对其是相当敬重的,认为这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是高僧戒、定、慧修持的结果,非一般人头骨可比,而且因为修持,大多的嘎巴拉碗都“隐隐有文”。
作为藏传佛教中经常出现的神秘标志之一,我们可以在许多神灵形象手中见到这一器物。这些神灵包括瑜伽师、大成就者、空行母、本尊神和护法神等等,他们通常用左手(象征智慧)将嘎巴拉碗捧至胸前,右手(象征方法)持钺刀或金刚杵之类的器物。在藏密中,钺刀形象往往是与嘎巴拉碗配套出现的形象之一,许多本尊神和怒相护法神都持有钺刀。他们往往多将其放在胸前嘎巴拉碗的上方,表示“智慧”与“方法”的结合:嘎巴拉碗作为“智慧”钵,用来收集供神食用的鲜血和器官;而钺刀则为“方法”武器,专门用以斩断邪恶怨敌的命脉和器官。将钺刀置于嘎巴拉碗之上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象征方法源自智慧。但这多仅针对男性神灵而言。对于某些怒相女神来说,有时这个象征意义恰恰相反:她们左手中握有钺刀,代表断灭一切概念化的智慧,而右手所捧的嘎巴拉碗则代表方法“留有慈悲”。但无论怎样,智慧与方法的结合,都是嘎巴拉碗作为一种符号出现所要表达的主要意义之一。
承德外八庙的嘎巴拉碗属于装饰全颅骨碗,座长19.6厘米,宽19.6厘米,通高24.2厘米。这种碗用金、银、铜等金属包裹,并有精美图案,是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且现存不多的颅骨碗之一。此件嘎巴拉碗为银鎏金錾花,由碗盖、碗体及碗托三部分组成。盖钮为镶嵌宝珠的火焰形,碗盖上錾有四个缠枝莲,包围在盖钮周围。盖上还錾有吉祥八宝纹: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寓吉祥如意之意。碗托上部为圆形台座,束腰处鎏金并嵌一圈绿松石,三面分别饰人头,四周及碗托底座表面饰缠枝莲纹,莲花鎏金。底板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内容为:“古噶巴喇供椀赞 我闻在昔佛月光明以頭施檀普度眾生左旃檀塗右利刀割扵此二人不分别 五印三藏古德多有用是義例自施其首十方十色一以化之同凡悲仰共聖慈悲是真供养無供养者作赞饒舌波羅般若乾隆歲次壬子嘉平月御赞。”整个嘎巴拉碗选材精细,制作精美,工艺考究,珍重之意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