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邦瀚斯拍卖行英国和亚洲区主席科林·希夫(Colin Sheaf)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该拍卖行原本计划拍卖两件从圆明园流失到英国的文物,但在中国引起巨大争议后决定撤拍。 周兆军 摄
中新网伦敦11月5日电 (周兆军 夏凌捷)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原本计划拍卖两件从圆明园流失到英国的文物,但在中国引起巨大争议后决定撤拍。邦瀚斯拍卖行英国和亚洲区主席科林·希夫(Colin Sheaf)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他坦承,事先没有预料到此事会在中国媒体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并再次强调无意冒犯中国人民。
他表示,这次撤拍是邦瀚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导致艺术品撤拍。
科林·希夫说,他以前也经常看到中国媒体报道,许多中国收藏家很自豪能够购买到重要的中国文物并将其带回中国。“我也希望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回到中国,毕竟那是它们最初归属的地方。”
邦瀚斯拍卖行10月下旬宣布,将在11月8日举行一场中国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中国收藏家发现,其中有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和“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此事在中国媒体引发巨大争议,再次勾起了中国人对于圆明园大劫难的伤痛记忆。
“我们此前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拍卖行为会冒犯中国人民。后来我们意识到了,因此我们决定撤拍。”科林·希夫对记者说,邦瀚斯从中国媒体上了解到相关新闻,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反应。两件拍品的卖主也了解到相关媒体的报道,同样不希望因此引发争议,卖主建议邦瀚斯撤拍。
“我们从未有意冒犯中国人民对华夏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同时对此事在中国引起的负面影响表示遗憾。”科林·希夫说。
中国文物部门一贯强调,中国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利。当被问及邦瀚斯是否考虑过拍卖圆明园文物可能面临法律问题时,科林·希夫说,自己只是拍卖行的管理人员,并不是律师,因此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但他也表示,邦瀚斯一贯重视与中国各博物馆和政府机构建立的良好关系。
两件圆明园文物撤拍,但邦瀚斯定于11月8日举行中国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仍会按计划举行。记者在一本400多页的宣传册上看到,这两件圆明园文物仍在其中,编号是170和171。不过,它们不会出现在这场拍卖会上。
这场拍卖会共有300多件拍品,邦瀚斯5日将这些拍品在两个展厅内展出,让古董爱好者能够在拍卖会前品鉴实物。两件圆明园文物没有出现在展厅,它们已经归还给卖主。
科林·希夫介绍,这场拍卖会最被看好的拍品是“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估价100万至150万英镑(约1000万至1500万人民币)。另外一件可能拍出高价的是“唐开元五年大理石雕佛徒”。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在欧洲市场走势强劲。科林·希夫说,中国艺术品有许多不同门类,有一些在欧洲非常受欢迎,而有一些中国人更喜欢。“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加入到艺术品收藏的行列中,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