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在遭遇了十几年的冷淡之后,从去年秋季悄然崛起。从表面上看,匡时和西泠两家印章的热拍引领了市场,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众多收藏者已经意识到印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从不合理的价格中寻找市场机会,这才是投资艺术品必须遵循的原则。 篆刻的创作热度这些年超过了书法和绘画,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2008北京奥运会以篆刻形式而出的“中国印”会徽,更是给篆刻这一艺术形式提到了一个代表中国、代表中国文化的高度。这样的历史新高,更加刺激了“篆刻热”的升温,同时,让更多的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门类。 在成功举办了近十年来首场印章专拍之后,匡时在今春又在印章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是齐白石专场中近80方白石印章的惊艳面世早已受到市场的关注和期待,而书法专场中也加入了名家印章的单元。 “印章的收藏,我们大大落后于日本,好的印章大多都被日本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像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的篆刻精品几近半数流入东瀛。当我在京都友邻馆看到“日庚都萃车马”这方历史上最重要的印章的时候,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说起印章,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就滔滔不绝。 自清代起,印章的收藏就受到重视,也成为风气。吴式芬、张廷济、吴云、吴大澂、端方、陈介祺、罗振玉、陈宝琛、黄宾虹等人都致力于古印的收藏,陈介祺将古印收藏推向极致,编辑《十钟山房印举》一百九十一册,存印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对明清篆刻家作品的收藏,在清代、民国也极为盛行。汪启淑用心三十一年收集了金农、邓石如、丁敬等明清著名印人作品三千五百余方,由辑成《飞鸿堂印谱》十册四十卷。可惜,这批印章早就去了日本。 这些印章藏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他们从收藏、研究到传播,为篆刻艺术的流传和光大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种重视印章收藏的传统在我国间断了几十年,而在日本一直受到重视,藏家对印章珍重和研究的程度不亚于对待其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收藏品位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收藏决心更不受市场波动所动摇。这一点,是当下国内艺术品市场最欠缺的,很值得国内收藏家和企业家们学习。 从去年起,印章在国内开始被重视,毕竟,从清代初期开始,印章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有成就的篆刻家不过几十人,作品传世数量十分有限。就是这些篆刻家出版在印谱中的著名作品,有些也不过一两万元。这样的价格与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个癖好---总是想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当然,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和同好分享。有时候征集到当年曾经临刻过的作品,我们小时候只能是从印谱上去欣赏和学习,如今因为工作的方便得以接触到原石,那种激动的心情抑制不住,是一种如见故人的感觉。这时候,我都会把一些搞书法、篆刻的朋友们叫来,一起来分享这份激动,在欣赏了一件崇敬已久的作品后,他们所发出的感叹是:“你的工作真是太腐败了”。这时候,我的心情绝不是一个“好”字可以形容的。 谈到印章的鉴赏,董国强说,刚刚开始收藏印章的人,思维上往往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关注印章的材质而忽略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就好像是买一张画,不是关心画的作者是谁、画的怎么样,而去研究那张纸值多少钱。这是本末倒置!再好的石头,其价值和篆刻艺术相比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篆刻大师们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的最普通、最便宜的青田石或者寿山石。因为这两种石材最适合于篆刻创作,这是历代篆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这些最普通的印材,在艺术大师手上被“点石成金”。 “印章的拍卖,我希望能够坚持下去,我也和西泠的陆总说,咱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希望能*我们的努力共同把这市场做好。” 春拍中,匡时的名家印章单元虽然是放在书法专场中,数量也只有几十方,但整体分量不亚于去年的专场,赵之谦自用印《赵之谦印》、吴让之的《劫灰外物》从清代到民国即被反复出版过几十次,这样的著名作品再加上那批齐白石,估计,又将把一大批爱好篆刻艺术的人们引来。 展望市场的前景,董国强认为,收藏市场尽管面临着盘整,但整个社会大的趋势很好,经济的发展不用说,股市上每天在批量生产千万富翁,而且,当前中国出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这都会对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产生作用。特别是对书法、印章、碑帖、古籍等文化含量比较高的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会有所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