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黑漆嵌螺钿广寒宫群仙宴乐图八方盖盒(香港佳士得供图)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遭遇了一波调整行情,但在香港佳士得[微博]的拍卖会上,“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专场拍卖却受到许多藏家的关注和追捧,这也显示出漆器的巨大魅力。从目前市场来看,出现在拍卖会上的漆器数量很小,目前可见的漆器中以元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在高价拍品中,名家珍藏无疑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长期以来,中国漆器不曾在欧美拍卖市场缺席,而在以香港为中心的亚洲拍卖市场只是偶尔出现,直到1996年香港佳士得策划宫廷拍卖专场,漆器才在亚洲市场上逐渐受到重视。
早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就推出漆器专场拍卖,掀起了漆器拍卖的首波高潮。本次拍卖推出26件漆器,成交24件,成交率高达92.3%。其中,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漆器的拍卖纪录。
2003年,中国嘉德[微博]推出“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在该专场上,明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以275万元成交;同年,在上海崇源秋拍中,一件唐黑漆螺钿琴以220万元成交。2005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纹盖盒以214.5万元成交。2006年,香港苏富比[微博]以606.3万元的高价拍出一件清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而在中国嘉德,一件清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以18万元起拍,最终以550万元成交。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明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估价150万元至200万元,最后以497.3万元成交。
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以3314万元港币成交,再次刷新了雕漆作品的拍卖纪录,也是目前漆器拍卖的最高价。1976年,这件作品就曾出现在伦敦拍卖会上。
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随着名家珍藏纷纷出炉,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漆器重新开始走强。特别是收藏家父子李汝宽和李经泽组成的“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更是让香港佳士得成为了漆器拍卖中的领头羊,目前漆器拍卖最高价的作品也是来自于他们的收藏。去年推出的专场是其收藏品第三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其中,宋代的剔彩龙纹折沿盘,估价15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18万港元;另一件明洪武剔红四季花纹圆盒则以662万港元成交。
在漆器拍卖中,使用特殊工艺制作的作品,尤其是明清时期受到皇家珍视的品类,更是受到藏家的青睐。
在拍卖市场上,明清漆器占绝对优势,不仅因为其承继了宋元以来所创造发明的全部漆器技法,而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皇家专用漆器生产和管理机构。官办作坊能够广泛地吸取民间漆器作坊的精华,迎来了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使这一时期的漆器成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重要的工艺品门类之一。永乐皇帝对雕漆器极为喜爱,故在皇都设立果园场,并征调名匠汇集果园场,制作御用雕漆器。2004年,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剔红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以1126.2万港元成交;2010年6月4日,北京匡时[微博]春拍的一对御制雕漆剔红“群仙祝寿”图座屏以2240万元成交,雕漆作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收藏品类。
明代宣德时期取得的漆器最重要的成就是成功制作了剔彩漆器,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剔彩漆器便是宣德剔彩林檎双鹂大捧盒。剔彩自宣德时期出现以后,到嘉靖时期才又大规模地出现,传世品较多,取得较高成就。在2012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一件剔彩货郎图大捧盒,成交价达到了759万元。此盖盒盒面所绘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并将繁而不乱的货物表现得一丝不苟。
在清代的漆器品种中,光素漆器是一大亮点。在清宫中,光素漆器常见于大型家具,仅有较少量的盘、碗、盒之属。其方法是采用脱胎工艺制作,使其胎薄体轻,造型精美。在2011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一件脱胎朱漆御题诗菊瓣形盖盒的成交价达到了920万元。其内外通体髹朱漆,漆面润亮,历久如新。
明清漆器在近年来各大拍卖会上的强劲表现有目共睹,让人看到了漆器收藏的潜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漆器市场的升温,自2002年以来,在原本就存在着辨识难度的漆器市场,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仿中国漆器和现代新作赝品,鱼目混珠,因此,漆器收藏更要注重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