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轩2006年秋拍浙江楷书全套以176万元成交
诚轩2007年春拍三分六厘银币以48.4万元成交
诚轩2006年秋拍浙江楷书全套以176万元成交
自大清光绪末年起,当各式机制币慢慢代替传统银锭、方孔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时,便在度量衡上与国际进行了接轨,也成功保护了当时的中国金融主权。而时至今日,这些机制币又焕发了新的生命与价值,当一些保存完好的精品或样币亮相各大拍卖会时,变成了钱币收藏家关注的热点。
本文隆重推介的主题是光绪28年(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的“楷书体”系列,由于币面字体是中国书法的楷书,也因此俗称“浙江楷书”,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试铸,因当时浙江银元局已奉上谕停办铸币事宜,此套银币仅刻模试铸未发行,所铸样币悉数由原厂存档。
光绪22年(1896年),户部鉴于广东、湖北二局银元铸造效果良好,于是便下令沿海各省效仿,当时浙江并无设局打算,于是在当年委托湖北代铸一钱四分四厘及七分二厘试行,由于反馈颇佳次年续铸,同时委托安庆造币厂试铸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及七分二厘,即为二十三年浙江省造。
随后浙江成立银元局,于1899年正月开铸一套大小五种币值用以流通,这边是大名鼎鼎的“浙江魏碑体”,但由于清廷为同一成色重量,除特准外均停铸银元,于是浙江银元局7月停工。直至1902年,浙江银元局才再度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开模,是为“浙江楷书”。
诸多史料表明,浙江银元局当时仅预订了一套大小四枚银币(三钱六分至今未见实物)。所以当“浙江楷书”自初始亮相公众视野起,便一直没有出现三钱六分币值钱币,据首席收藏网了解,泉界尚无人见此实物,这也因此成为钱币收藏界的一个谜团。
目前存世所见之“浙江楷书”样币有银质、铜质、合金三种材质,其中以银铸最为稀少。由于书法俊逸、镜面版底精铸、图案雕刻精湛、铸工精美绝伦,浙江楷书系列一直受到钱币收藏界的尊崇,更因试铸量少而难以得见,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境。
在国内拍卖会上,最为著名的全套“浙江楷书”出现在诚轩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其中七钱二分为合金样币,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均为银质样币,五彩银光;浙江当十为紫铜镜面精铸,配精致樱桃木木盒,最终以176万元人民币成交,一时颇为轰动。
在诚轩2007年春拍上,一枚三分六厘银币样币由于五彩银光,品相完美,最终以48.4万元人民币成交,远超10万-15万的估价。同年秋拍上,一枚一钱四分四厘与三分六厘分别以35.84万元与33.6万元成交。在次年的春拍上,一枚五彩包浆的三分六厘银币以39.2万元成交。
要知道,当年40万元几乎可以在北京四环左右买到一套70平的住宅,由此可见“浙江楷书”的价值及其在钱币收藏界的地位。目前不少泉友对二十三年浙江省造、浙江魏碑体、浙江楷书铸造先后顺序及概况不甚明了,并多有混淆,首席收藏通过查阅多份资料,谨以此文学习探讨。
当然说到“浙江楷书”,或者说中国近代机制币,就不得不再提及一下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该厂原名喜敦,自1850年开始制作币章,也是历史最悠久之私人造币厂,全球委托其造币的政府与国家超过一百。十九世纪后期曾协助中国设立首座现代化造币厂。
当时,其生产之造币用的印花机四分之三卖至中国,约占当时中国造币机的三分之一,与中国近代机制币有密不可分之关系,泉界闻名遐迩的广东七三、浙江楷书、湖南系列、陕西系列等各省龙银样币均出自该厂,几乎清末各省所设造币厂均与伯明翰造币厂有些渊源。
(首席收藏网|shouxi.com 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