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苏州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蔡廷辉先生,精于金石篆刻和书画镌刻,自幼受他父亲著名金石篆刻家蔡谨士(1915—1981,苏州人。生前为西泠印社社员)的影响和传授,十岁起就随父习艺,初习书法、篆刻印章和印钮制作。1961年,他进入了由其父和钱荣初、张寒月等创办的苏州“艺石斋”,开始学习刻碑、拓碑技艺,因此刻碑、拓碑也是他最早掌握的技艺。1964年,他调到苏州象牙红木雕刻厂,又曾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象牙、红木雕刻。他还擅长叠石造园,现应聘为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技术顾问,堪称是位一艺多能的艺术家。
如今游览苏州名园拙政园,在该园中部长廊中能观赏到镌刻着《衡山先生(文徵明)“三绝”(诗、书、画)册》的书条石三十六方。这一景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苏州拙政园管理处为挖掘和传承园林文化,就想到把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描写当年拙政园的诗、书、画传世名迹镌刻石上。为此,由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经过长达二年半的反复论证和物色镌刻人选,最后确定由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著名金石篆刻家蔡廷辉来镌刻。该作品于1998年秋季开始镌刻,至翌年的年底作品全部完成。对此,著名画家亚明先生曾题词称赞:“逸品上乘。石刻古有之,刻书者多而刻画者少。刻手皆匠人,艺术家捉刀入石者蔡君廷辉也。余曰:前无古人,当今第一。”
近年来,蔡先生又致力于将古代书画经典作品镌刻于石。已镌刻有如沈周《盆菊幽赏图》、文徵明《猗兰小景》、唐寅《毅庵图》、仇英《赤壁夜游图》等“明四家”传世经典绘画作品刻石已二十余件。这件明代画家唐寅《贞寿堂图》刻石(图一)亦为其中之一。唐寅《贞寿堂图》纸本,墨笔,纵28厘米,横10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二)。此图曾收入《明四家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有关这件画迹的创作背景,图画内容,以及传世情况,可从清代书画鉴藏家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室名过云楼。道光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台)撰《过云楼书画记》中来了解。
《过云楼书画记·卷八画类四》有记《唐六如〈贞寿堂图卷〉》一则,其中略谓:“墨笔白描山水人物,就石编篱,因树结屋,松筠楡柏下,茅堂两楹;一妇面南坐,年可四五十许,二雏旁侍,巾服闲雅,长者已有髭矣,西设乌皮几,上置图籍;门前石桥涧水,一翁于于然来,意是过访者。据卷首李应祯《贞寿堂诗序》云:‘周君希正之为嘉祥学谕也,奉其母楼孺人养于官,而颜其堂曰贞寿。以其先君子讷轩先生(名泰,字景通)尹琼(海南岛)之乐会(县名,今属琼海县),而亡时希正(名诒)与其季希善(名训)俱在孩提,岁丁未(宣德二年,1427年)饥荒,又有寇盗,孺人以孱弱之躯,岭海万里,历险蹈艰,卒能以先生之骨与遗孤俱归。孀居矢节,门户萧然,蚕绩弗倦,手自授书以教二子。既而希正举于乡,以乙榜授今官,孺人春秋八十矣。’”
从上可知这件画迹以墨笔画山水、人物,图中画有堂屋两楹于山水松竹杂树合抱之中,景致清远幽雅。堂屋内面南端坐一老妇人,旁有二子陪侍,长子年已中年(已有髭)。门前涧流上有石桥,有一老翁前来探访。遂使图画得清幽之景之外,又生情致矣。
另按李应祯(1431—1493,一字贞伯,号范庵,今苏州人。官至太仆少卿。工书法,文徵明曾从其学书)撰《贞寿堂诗序》可知,周希正(名诒,字希正)之母周楼氏(名嬿,字懿端。通书史,精女红,尤有孝行。系周希正父亲早年受业师楼日宏之女)当其丈夫卒于乐会(今属琼海县)知县任上之后,至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由于当地闹饥荒,又有寇盗侵扰,她便携了二个年幼的孤儿,跋涉岭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乡苏州。她“孀居矢节”教子成名,长子希正官嘉祥(在今山东省)县学谕(主管教育),她就随子同赴嘉祥,以颐养天年。其子遂将其母所居之堂屋名之为“贞寿堂”。同时可知《贞寿堂图》系唐寅为敬仰乡前辈周希正之母周楼氏“孀居矢节”教子成名之懿行,才留下了这件画作。
由于唐寅在图上仅署“吴门唐寅”名款,钤“伯虎”、“唐寅图书”二印,而无记年款。故顾文彬又记谓:“知子畏为周希正之母楼作也。然画但署‘吴门唐寅’,无年月。以下(指图卷拖尾所题诗跋)唐璥(字文珙)、沈周(明代吴门画家,字石田)、杜启(明代吴门画家杜琼之子)、吴传、陈谟(字古训,江西南昌人,官给事中)、陈沃、夏永、吴宽(明代吴门书法家,字原博)、钱腴(字时用)、谢缙(字朝用,别号履庵,今苏州人)、尉淳、濮裕、文璧(即明代吴门画家文徵明)、楼翰十四家皆然。惟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今苏州人。弘治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云:‘丙午上元日,僭题《贞寿图卷》为周母致祝。’岁丙午(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铁线,少诣若是,岂非天授!”由此而知《贞寿堂图》是唐寅十七岁时所作。才使得顾氏会有“少诣若是,岂非天授!”的惊叹。《贞寿堂图》当为唐寅传世画迹中最早的作品,其内容又可反映吴中(苏州)历来崇尚教育和培养人才。这些也是蔡先生会选刻唐寅《贞寿堂图》于贞石的原因。
刻石是按《贞寿堂图》原大(纵28厘米,横102厘米)镌刻于6厘米厚的青石版上。镌刻中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鉴于画迹“山石树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铁线”,所以在用刀时力主猛而准,以能使得以刀入石后使石“爆”而生成的金石味。对于画图中山石的镌刻,由于传统石刻绘画,于山石大多以白描线条,缀以苔点来表现。即画笔仅以钩(钩出轮廓外形)斫(画出山石的纹路以表现明暗凹凸)而不作皴擦。然而这件刻石作品是摹刻古代经典绘画作品,加上唐寅《贞寿堂图》的笔墨构成(尤其是树石),可以说是化南宋院体的水墨苍劲为缜密文静,即如清初画家恽南田所谓“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因此在镌刻中如为了表现图中山石、树木用墨的浑厚苍润等特点,以及不同树木的穿插、交织,所以采用了阴、阳刻不同的技法,并结合简化、虚化等手法来突出层次感,和表现原作中干湿、浓淡的笔墨神韵。又如在对图中人物的刻画中,于人物的面容则全为阳刻。而于衣褶既有阴刻,也有用阳刻者,以此来表现服饰的不同色彩和质地,并增强了层次感。于此也就可见作者的巧思和独到之处了。
由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件唐寅《贞寿堂图》画迹,曾经吴门顾氏过云楼收藏,并有著录,才使得这件画迹的创作背景,图画内容,以及传世情况明了如上。今由蔡先生以其高超的镌刻艺术,将这件名迹镌之贞石,置之园林,定能使其流布益广传诸永久,有益于保存苏州的地方文化和史迹。对此,笔者赏读了这件石墨(刻石及搨本)之后,率成一绝云:“教子成名贞寿堂(事迹见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唐生(寅)图画扬懿行。五百年后贞石刻,石墨流传百世芳。”加以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