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9年,有个叫卞和的老人在荆山脚下(今湖北南漳西)恸哭不止。官吏前来查问,卞和说自己搂着的大青石中有宝,但两次向楚国君王进献均被斥行骗,并遭刖刑相继失去双腿,因而伤心极了。官吏将信将疑地把大青石运到都城,玉匠剖开时果然出现一块晶莹奇石。刚即位的楚文王端详着用它雕成的璧,满心喜欢,遂起名“和氏璧”。从此,“和氏璧”一直收藏于楚国宫中。
过了三百多年,“和氏璧”广为人知,并落入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闻讯,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进行交换。当蔺相如将璧送到秦宫,秦昭襄王却食言践约;他机智地夺回璧,设法带归赵国。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和“完璧归赵”的出典。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2年灭掉赵国,获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制成御玺。这枚象征权力的御玺“方四寸”,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著名玉匠孙寿镌刻。据《汉旧仪》记载,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到西汉,“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和氏璧”,她气得将它掷于地,说:“你们兄弟逆悖天理,不会有好下场!”当王莽拿着“和氏璧”,发现它被砸掉一角,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新莽政权垮台时,“和氏璧”一度挂在赤眉义军首领的头颈上。东汉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宫内。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和氏璧”传递1600余年,实为举世所罕见。历代许多学者都想搞清其面目,并作了艰辛探索。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中分析,它应是一种珍稀的具有碧绿、洁白闪光的拉长石。2001年,在“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上,展出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和氏璧”。 章鸿钊在《石雅》中认为,我国的“和氏璧”应是拉长石宝石,主要根据是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录异记》中关于“和氏璧”色彩变化的记述。杜光庭说:“‘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拉长石也有色白与色碧的变化,而且非经琢磨,这种变彩一般也难以发现,故理璞才能得宝。
古代文献中载: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历来对和氏璧的原料争议颇多,郝用威先生提出和氏璧的产地与岩性(长1400米范围内的3个基性小岩体……)认定和氏璧极有可能是月光石的集合体,产地在神农架腹地,此地很可能就是卞和抱璞之地。
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亚族中性斜长石中的一种。晶体形态常呈板状或板柱状,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解理面上沿一定方向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的晕色,硬度6-6.5,比重2.55-2.76。两组解理完全。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时就难以观察到。
拉长石拉长石矿物因发现于加拿大拉布拉多海岸而得名。已知有拉长月光石和变彩拉长石两种。矿物属于斜长石中的基性种属,其中含钢长石分子35~50%,含钨长石分子50~75%。成分中可能还有少量的钾长石。晶体呈板状或板柱体。不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度较高,玻璃光泽。硬度6~6.5,比重2.67~2.72。产基性火成岩类或脉宕中。拉长月光石有“月光冷冷如秋色”的游彩(转动宝石,光彩发生逐渐的变化称“游彩”)。变彩拉长石有白、蓝等随光源照射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色彩(即“变彩”)。
如果“和氏壁”是拉长石,那么“和氏璧”无论是从材料还是从加工上看,都算不上是珠宝玉石中的上等精品和佳作,仅是玉石家族中的普通一员;最近带着月光石的疑问查了资料,月光石是没有皮壳的,所以不用剖开就能看到原石,随着光源就会发生变彩!
还有说法认为应该是蓝田玉,我认为在珍稀程度上都比不上和田玉,在当时人的眼里都是普通玉石,在现在人的眼里也是普通玉石,不可能和新疆产的和田美玉相比,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现代人都喜欢翡翠,也有人偏向于和田青白玉的,但是事实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改变,我们更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这个问题!不能因为现代的商业利益和地理利益的驱使,硬是给和氏壁穿上各种不客观的外衣来迷惑我们。
先从卞和讲起,为什么卞和能一眼识玉璞,献上去却没有人认识,仅仅把它当成一块石头,而献了一次被砍了条腿,再献再被砍,说是欺骗国君,试想,如果是月光石,是没有皮壳的,见光就能变幻色彩,就是平常人看到了,也不能说是欺骗国君一说,只能笑笑,更不用动到砍人家的腿以表示惩戒的做法,说明外表看上去是块石头,这点应该是无疑的,从第2次献宝的结果更能证明了这点,没有说2个王都是残暴到,见到月光石就砍人双腿的君主,不管是谁看到月光石的原石,都有种喜欢的感觉,相信王也不列外,因此,完全可以排除掉是月光石的说法。
从卞和失去双腿,更能确认和证明卞和献上去的是一块石头,一块带皮壳的石头,而在石头中能有美玉产出,能说明卞和应该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采玉人,一般人只有在经验非常丰富的前提下,才能认识玉璞,也才有足够的自信去献给自己的大王,而作为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采玉人来说,没有十几年的采玉经验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说要采玉,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来说,在当时是应该到新疆的和田去采玉才对,就象现在还有很多的采玉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采玉大军前往和田采玉,去的次数多了,采到的玉璞多了,经验积累多了,自然看的明白,不光要看的明白,而且要知道抱璞玉质的好坏是更难的,作为普通的采玉人还做不到,一定要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傅才能看的出来,拿现在的话来讲,可以称的上是玉璞专家了,事实也证明了卞和的眼光和经验,所以,这块玉料应该来自新疆和田!再因为卞和作为楚国人,采到一块那么好的玉料时的心情,心中只有自己的国君才有资格享用这块美玉,所以才把它进献给自己的大王,结果却两次未遂,能不伤心吗?
还有现代的翡翠也有皮壳,还有赌石,赌的就是开出来绿的多少,但是翡翠的开采年代是清代开始盛行起来的,以前据资料记载也有零星的发现和记载,没有具体和大规模的出现,特别要提到的是“丝绸之路”也有“玉石之路”之称,早在汉代之前,中东的商人就开始把玉石运到东方,把东方的丝绸运到西方,大量的玉石就这样进入了东方,成了时尚的物品,就好比丝绸进入西方,也同样的成了最时尚的东西,这成了一种社会的风气,从湖南要采玉石,在当时来说走丝绸之路是最好的途径,而不可能千山万水的跑到缅甸去,从唐代的《西游记》中,只是个神话的传说故事,但是,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唐代才有僧人走向了以前传说中的西方,也就是古印度帝国,开通了东方到印度的道路,使翡翠进入中国成为可能,可以说在战国时代,翡翠的稀少,不是卞和能认识的,能以命去博石的地步,所以无疑这是块新疆和田玉!
还有个问题是卞和他为什么没有自己剖开原石?这块原石为什么一定要等好玉工来剖?既然卞和能识这块原石,在当时来说,卞和仅仅只是一个采玉人,是一个以贩卖玉石谋生的采玉人,而不是一个治玉人,自己没有工具设备,没有办法去剖开,而且可能出于价格因素的考虑,能出的起这个价的只有国王,所以他想献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事实也证明了这点,这块玉石值到15座城,其名贵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这也是一句非常可信的话,在和田的玉石种类中,颜色也是千变万化的,象现在断种的和田湖水绿来说,就是非常漂亮的美玉,而要理解这句话,应该理解为玉石的厚薄程度不同,使得看出来的颜色有些细微的差异,就好比看玻璃,薄的看是上去是透明的,厚到一定程度而这块“和氏壁”的透度非常好,是一块白色带一点偏青的玉石,所以正面看上去就会有白色,而侧面看上去因为厚度加厚了,看上去就会有点发青,我收藏有一块和田青白玉也有点这种效果,可以拿来做比较下,效果不是很好,而作为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跟透度和厚薄有关系!
和氏璧见于先秦《韩非子》等书的记载。秦始皇将其加工成玉玺,辗转相传,传至后唐李从珂(废帝)时,因北京留守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耶律德光攻打洛阳,废帝抱璧(传国玺)登上玄武楼和薪自焚。从此和氏璧下落不明,成为现在和将来研究古玉的一个最大悬疑。
还有的问题就是这块和田玉非常的大,古书上记载和氏壁能改成传国玉玺,至于壁变玺的概念也是不太好理解的,我的看法应该是楚文王为了表示对卞和的歉意和伟大的贡献专门为这块石头命名的“和氏壁”,和氏壁应该是指一块去掉了皮壳的玉石,还没有再加工,最后被加工成了传国玉玺,应该还有剩余的料,加工成了什么,后代据说在某个道观中藏有剩料加工成的玉印,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是,加工成玉玺后,有剩料,这是可以肯定的,目前对于剩料的研究比较少发现,也是有待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