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门
2013年5月4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接到消息,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埠东村的建设工地发现一座古墓葬。业务人员闻讯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勘察,确认为古墓葬后依法履行了报批手续,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队,自2013年5月至6月,对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巨野河办事处埠东村北部约200米处,据调查,该墓原有封土堆,直径约7米、高约2米,后因农田基本建设推平。
该墓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0.15~0.20米,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白灰三合土砖、石结构墓,方向270度。
墓的结构由墓道、墓门、前室、过道和后室组成,墓门及门楼、后室墓门、后室的壁龛及门楼为块石结构。墓室四壁的底部青砖错缝垒砌(三层),墙的主体和墓室拱顶均为三合土夯筑而成。
墓道
墓道为长方形斜坡状,长6米、宽1.8米,至墓门处加宽至3.3米,深0.10~2.30米,墓道填土为灰褐色花土,土质较松,内含少量的砖石块、白灰块、瓦片及草木灰等,无加工痕迹,壁面粗糙无加工。墓道靠近墓门处,南壁有晚期扰乱的迹象。墓道的底部由于踩踏,较硬光滑。
墓门
前室墓门为仿木构石雕门楼,门楼用石料雕刻精细,门楼总高2.55米,宽1.6米。墓门高1.3米,宽1.08米,墓门封石为乱石封堵。门两侧石门框刻字对联,石门框宽0.3米,上联为“华盖殿阁万层山”、下联为“花架楼台三朝岸”、门楣刻有“安乐府”。上部为石刻房檐,门楼的正上方,为一块长方形石条,正中雕寿桃,右侧有一雕刻,左侧的早年丢失。墓门两侧有八字墙(又称影壁墙),墙高1.64米,宽0.9米,墙的底部有一层单砖垒砌,砖上部一层长方形石条垒砌,在上部青砖错缝垒砌,八字墙的中部各有一个白灰方块,高0.7米,宽0.62米,四个边用筒瓦垒砌,八字墙的顶部用筒瓦及板瓦覆盖。
前室
前室南北3.66米,东西1.68米,墓顶为拱形,墓室高2.30米。墓室西壁,墓门石柱两侧上下部均有石门轴窝,石门早年已被破坏,去向不明。门的上部横批为白灰底黑框,宽1.6米,高0.46米,内书“鹤驻云停”四字,墓门两侧各有对联,对联两侧各有一幅花草画像,由于雨水侵袭,画面不甚清晰,仅能看出北侧为兰草画像,南侧为行草书迹。
前室南壁,墙底部为四层砖错缝垒砌,墙宽0.32米,上部三合土组成,白灰地,拱顶,墙壁中部有中堂,两侧各有对联,中堂为“松鹤图”,时在“丁未年初夏,……巨东道人”。上联“地杰人灵超象外”,下联“山环水抱得寰中”,“七十二泉主人”。
前室北壁同南壁均有中堂,两侧有对联,中堂内容和标题不清晰,从画面内容看,当为雄鸡报晓图,“时维丁未年,芳草道人墨,草书于东巨河之东”。上联“千里来龙随水住”,下联“中心出脉向山行”。
前室东壁,也即后室墓门,高1.5米,宽1.04米,门的两侧石柱各有刻字对联,石柱宽0.3米,上部石过梁有横批四字“万笏朝天”,上联“圭笏仓箱砂外著”、下联“麟风龜龙穴地藏”。
后室墓门对联两侧有六屏图,每侧各三幅壁画。壁画高1.3米,宽0.36米,墓门上部横幅宽1.56米,高0.56米,内容:“谚有云人为万物之灵……巨东道人”。为行草书法。
后室
由过道而进入后室,后室东西2.96米,南北3.0米。
后室东壁石刻,雕镂细致,有门楼、壁龛组成。门楼高1.3米,宽1.4米,门中部下方有三层石刻台阶,宽0.46米,高0.38米,门两侧石柱雕刻精细,正中部内门两侧对联,上联“虽非蓬莱阁”、下联“却是神仙洞”,横幅“福地”。内有壁龛。壁龛中部设长方形的牌位,高0.2米、宽0.08米,门楼上部用石料雕刻成房檐的筒瓦和板瓦,檐的两端各有石狮一对,已被破坏,房檐上端有墨书题记一幅,高0.54、宽1.54米,记云:“公记杨公年花甲以光绪卅三年四月所修寿墓于阳宅之阴在庄北里许山环水抱龙真穴底多罗列旗鼓照……丁未年初夏书,东山道人”。
后室西壁,同东壁宽、高相同,门的两侧各有对联。对联长1.2米,宽0.26米,上联“□□仙以遨游”、下联“□明月□□终”,门上部横幅,宽1.14米,高0.24米,上书“蓬莱遗迹”四字。
后室南壁,东西向排列有六屏图,保存较好。两侧是对联,对联长1.5米,宽0.32米。上联“非为避奉开洞府”,下联“原因□隐创佳城”,“平陵隐士”。六屏图,规格相同,各高1.34米,宽0.32米。自右到左分别题:“一尘不染”、“回头望月”、“同声相应”、“大雅不群”、“江鸡欲睡”、“时在丁未年清和同书,东山道人”等。
后室北壁同南壁相同,中部六屏图,由于雨水侵袭,上面文字已脱落,画面不甚清晰。两侧对联分别是,上联“左龙右虎藏风聚气”,下联“天造地设水秀山明”。
后室墓顶,为一幅长方形八卦图,整个画面东西长2.96米,南北宽1.64米,长方形的四角各有三角形图画,中部有个圆形的八卦图,直径为0.7米,圆的中部是两条鱼的头像。
据当地知情人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中,曾经打开过此墓,墓门封门石遭破坏,墓室里面的遗物几乎洗劫一空。在清理墓室时,发现墓内棺板及人骨架十分凌乱,一片狼藉。由于早年被扰乱,墓主人头向及葬式不详。清理出头盖骨两个,均已移位,推测为夫妻合葬墓。在清理墓室时仅出土“嘉庆通宝”等铜钱6枚。
根据墓葬形制、壁画内容和出土遗物推断,该墓时代为清代末期,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这是在济南地区已发掘清代墓葬中第一次发现的夯筑双室墓。虽然该墓时代较晚,为清代晚期,但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墨书题记的发现,为研究清代墓葬提供了确切断代标尺;墓室绘满壁画,内容有花草、人物、书法等,为研究清代埋葬习俗及绘画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前室南壁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房道国 刘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