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鼎
计村大城子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迎江行政村计村自然村西400米,江北产业集中区和顺路与皖韵路交叉口西南角。该遗址地处长江下游北(西)岸沿江平原地区,东距长江3.5千米,西距太湖山等沿江丘陵带20千米,周围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计村大城子遗址为典型的台墩形遗址,平面呈椭圆形,相对高差2米,现存台墩面积顶部800平方米,底部1000平方米,遗址上遍布近现代坟墓,村民俗称“大城子”,在其西50米还有一“小城子”,惜在早年的农业生产中破坏。
因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工程,2011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调查发现该遗址。因江北产业集中区和顺路与皖韵路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1月到6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本次发掘面积500平方米,除遗址中部因有现代坟无法发掘外,其余部分全部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周代墓葬3座、房址1座、灰坑6个、灰沟2条、红烧土坑1个及少量柱洞,出土陶、石、铜、玉类文物160余件,还有少量动物骨骼等。此外,在遗址上部还有14座清代或更晚时期墓葬。
发掘结果显示,该遗址地层堆积厚2~3米,遗址中部较厚,边缘区域较薄。
发掘区文化层堆积初步统一后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分别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到春秋时期、明清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存是该遗址的主体,清理墓葬1座、灰坑1个、红烧土堆积1处、一些零散柱洞。墓葬(M17),经反复刮铲,未发现墓坑,仅存一小片碎烧骨,1件泥质黑陶壶、1件石锛和1件石刀。红烧土堆积分布面积约5平方米,厚0.3米,红烧土块较大,可能为墙体残块。柱洞呈圆形,直径在20~50厘米之间,填土呈黄褐色,分布规律不明显。
文化层中出土文物包括玉器、石器、陶器等。玉器有5件玉锥形器,其中2件完整,3件残,器体呈圆形或方形,头部呈尖锥状,尾部有凸榫,乳白色或墨绿色,体型较小,磨制精美,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石器有石锛、石斧、石铲、石刀、石犁等。石器器形均较小,磨制精良。陶器可分为炊器鼎、甗;盛食器圈足盘、壶、豆、杯、器盖等。此外,地层中出土大量陶片,以夹砂红褐陶居多,泥质灰陶次之,还有少量泥质黑陶、泥质红陶和白陶;纹饰有刻划纹、弦纹、篮纹、镂孔、按窝等。可辨器形有鼎、甗、大口尊、盆、罐、豆、壶、圈足盘、杯、器盖等。鼎足以侧装三角形为主,鼎足两侧面刻划多条斜线,另有少量T字形足、细圆锥足、铲形足等。
根据器物特征推断这些遗存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绝对年代在距今5600~4300年前,主体在距今5000~4300年前,文化面貌与含山凌家滩、芜湖月堰遗址中晚期近同,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和环巢湖地区的肥西古埂上层遗存相似。
周代遗存也非常丰富,房址、灰坑、灰沟、柱洞均属于这一时期。共揭露房址1座、灰坑6个、墓葬2座、灰沟2条、红烧土坑1个及少量柱洞。
F1仅存基槽和柱洞。基槽呈西北-东南走向,长7.4米,宽0.8米。在西北端有向南呈90°转角的趋势。基槽内堆积厚0.4米。基槽填灰褐土,剖面呈倒八字形。柱洞位于基槽内和两侧边缘,另在基槽附近也发现一批柱洞,与基槽的组合关系不甚明确。基槽内柱洞平面为圆形、椭圆形,直径15~60厘米,深25~65厘米,填土为灰黄土,个别含有少量陶片。
灰坑平面形状基本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坑壁多为直壁和弧壁,坑底主要有平底和圜底两种。
灰沟均为长条形,沟壁分直壁和斜壁两种。
红烧土坑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5米,深0.3米,内含大量红烧土碎块和少量陶片。
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小件青铜器。石器有石锛、石斧、石铲、石刀、石镞、砺石等。陶器有鼎、鬲、豆、罐、盆、钵、碗、纺轮、陶拍等。印纹硬陶主要有罐。原始瓷器主要有原始瓷豆。小件青铜器有铜削、铜镞。另有大量陶器残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泥质红陶、夹砂灰陶较少。纹饰以绳纹为大宗。
根据器物特征推断周代遗存的年代主要在西周中晚期,个别延续到春秋早期。
以往,安徽省和国内相关机构的考古学者在皖江沿岸地区发掘了较多的著名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有潜山薛家岗、宿松黄鳝嘴、望江黄家堰、怀宁孙家城、安庆张四墩、含山凌家滩、马鞍山烟墩山、芜湖月堰等,商周时期的有枞阳汤家墩、铜陵师姑墩、繁昌瓜墩、板子矶、马鞍山五担岗、申东等,多集中于皖江上游北岸地区和中下游的南岸地区,皖江中下游北岸地区的先秦文化面貌不得详知。
计村大城子遗址是在皖江中下游北岸地区发掘的第一个先秦遗址,首次初步建立起了该地区的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其间尚有缺环),对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的先秦文化面貌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材料,对研究良渚文化向西北的扩张过程和西周王朝对东南地区的经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安徽地区发现的良渚式玉器以定远山根许和肥东刘岗为代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和滁河上游,此处良渚式玉锥形器的发现为良渚玉器向西北扩散提供了关键的中间环节。
豆
石犁
玉锥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