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第405期《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版登载了杨小语《“金珰附蝉”小考》一文,该文从“金珰附蝉”的由来与发展、铸造技法与细部造型、使用方式辩析三个方面作了详细和精到的分析,并在结语中提出:使用方法上,根据文献记载和确凿的考古证据,蝉纹金饰有作为男子冠饰、女子耳饰、漆器装饰的可能,其它作为衣饰和作为步摇的一部分等观点则有待于考古文献方面新证据的出现再加于判断。
2008年,笔者在上海博物馆接待辽宁博物院徐秉琨先生时,他将1994年沈阳“中国与国际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关于金珰》一文赠阅于我;徐先生从文献记载、山形金珰、方形金珰及几点推考,这四方面对“金珰”做了精确的阐述,使我得以学习。
徐先生找我时提出,他记得上博《中国古代雕塑馆》的佛教造像中,曾见到一件造像冠饰上有“蝉”的图像,但从现在的陈列中并未找到。
这令我马上想到2000年上博为丰富《中国古代雕塑馆》的陈列,向山东省青州博物馆借展的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中,有一件北齐菩萨造像,菩萨冠上就饰有“蝉”的图像。当时还曾与季崇建先生就此问题做过讨论。此件造像已经归还青州博物馆。还好我留有菩萨像的照片,找出照片后,就将其交给了徐先生。我并就中国汉至魏晋时期武冠与侍中、中常侍加金珰的珰面纹饰为蝉纹的问题,与徐先生们进行了交流;在谈及北朝佛教造像中菩萨冠前出现的蝉形图像,说明佛教造像冠饰中引用“金珰蝉纹”图案,是佛教造像中土化的一种表现。
《“金珰附蝉”小考》一文,学术观点严谨,得以学习。笔者想指出的是:蝉纹金饰即金珰,不仅是“汉末至魏晋”时武冠和侍中、中常侍冠上的装饰,而且蝉纹冠饰还为后世如北齐的佛教造像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