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阿拉伯文无档尊,其通高17、口径17、内孔直径9.8厘米。该器胎薄体轻,上下口沿对称,中间贯通到底,外形酷似线轴。上下口沿描绘着瘦窄、规整的变形莲纹;器身纹饰以弦纹为界分为三组,中间部分略有突起,并绘肥厚模糊的变形莲纹。上下部分以缠枝花卉为地,上面书写阿拉伯文字。由于青花用料为进口的“苏麻离青”,色调虽清新明快,但有较严重的晕散效果,字迹有些模糊,其中两句的大意为“万物非主,惟有真主”、“赞颂归于真主”等吉祥颂语。该器仰光侧视或用手触摸时有凹凸不平之感。此器型目前所知国内仅存三件,传世稀少,弥足珍贵。
明初,随着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日益繁荣。自永乐三年(1405年)始,三宝太监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远涉地中海、东非一带,既向外推销了精美的瓷器,又带回制瓷所需的“苏尼勃青”色料,为景德镇烧制独具特色的青花器皿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频繁的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这一时期的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受到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如永乐青花水注、无档尊及花浇等,就与古代波斯陶器的造型、纹饰有很多相似之处。
苏尼勃青,又称苏麻离青,是烧造瓷器的时候进行涂画的染料。这种进口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明艳浓丽的蓝色,并产生一种如同国画中墨晕一样的晕散效果。又因其含铁量较高,在还原火焰中烧成能形成黑褐色带有锡光的斑点,甚至下凹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抚摸可辨凹凸不平之状。正因为如此,所以永乐、宣德青花纹饰中较少描绘人物,而用来渲染花鸟、海水等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这种现象是研磨不细的钴料在窑火中形成的自然晕散,绝不同于清代雍正仿品那样有意重涂点染,着意模仿。永乐、宣德青花器色料的这一特殊现象,也就成为我们鉴定此年代器物的有力依据。
成书于明万历时期的《窥天外乘》是我国最早记载使用“苏麻离青”的文献:“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青花料经烧造后所产生的浓重、晕散的艺术效果,连同瓷器釉面形成的坑坑洼洼的“缺陷美”,已被当时文人加以渲染,形成一种审美追求,成为永、宣青花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并使永、宣瓷器在几百年来一直被瓷器收藏家所推崇。
明永乐时期,我国大量瓷器销往海外,进行了大规模的远航贸易,其足迹遍及南海诸岛,以及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为满足外交礼品的需求,也为了扩展国内外市场,明永乐时期的瓷器无论在器型还是纹饰上都吸收了某些当地元素。在《陶瓷之路》一书中,三上次男先生介绍中世纪东非沿海地区发现的中国陶瓷时有这样一段话:“这些青花的盘子、碗或罐上面的花纹独特,其中很多无论在中国或在日本、欧美的收藏品中都一直没见到过的。不过与波斯等中东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则有共同之处。于是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那就是这种特别花纹的青花是专门向中东出口而制作的。”通过无档尊器身的变形莲纹及阿拉伯文字等特征,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器应是专为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国家生产的外销瓷。
无档尊是明代永、宣两朝特有的器型,后世的仿品也不多见,主要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代康熙仿品非厚即薄;雍正仿品虽器型接近永乐、宣德,釉面亦有桔皮纹,但胎体较薄,青花色调仍为本时期特征;乾隆时仿品器型缩小,显得短粗,有的还在无档尊内插放掐丝珐琅或黄缎裹着的铜胎花形筒芯,用作插花供器,这时的用途已有变化。据考证,永乐青花阿拉伯文无档尊应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举行活动的用具之一。有专家按传统观念定名为无档尊,也有的根据其用途定名为器座。它将中国瓷器装饰与外来文化完美结合,是我国15世纪初期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为我们研究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贸易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