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很险也很美
“准备下水!”14时37分随着梁国庆大声招呼,穿好潜水服背好氧气瓶的两人走到船舷,此时船上其他队员有的帮他们整理设备,有的记录下潜队员姓名、潜水方式、氧气瓶的气压、下水时间等各种数据。随后两人一前一后跳入水中在沉船浮标处会合,就见他们相视一眼同时做出OK的手势后潜入水中。梁国庆说,水下考古面临各种危险,像沉船附近一般挂住的渔网、绳索较多,队员在发掘古沉船的工作过程中被渔网罩住不能动弹、绳索挂住氧气瓶等各种危急情况时有发生,“上个月我们在天津一带海域工作时,有个队员就被渔网挂住了,幸好及时解脱了。”相隔十分钟后,另外两人一组考古队员也潜入海中。
14时50分左右,船上通过水下扬声器通知第一组队员已潜水十分钟可以出水,15时左右第一组队员中的王泽冰率先返回渔船。此时他的同伴张瑞也浮出海面,但因为水流缘故他一时无法游近渔船,几分钟后他终于成功返回令大家松了口气。来自山东的王泽冰告诉记者,这次潜水时间不长所以感觉不是太累:“最累时就像参加完长跑双腿发软。”他说平时水下考古就是顺着浮标底下的绳子向下靠近沉船,“因为刚有大潮经过,能见度较差,只有50厘米,能见度最好是两米多。”他透露这艘清代沉船约有60米,“但因为船体上凝结物太多,无法看清具体形状。”说起水下考古的危险,王泽冰笑说:“是有危险,但水下是另一个世界,也很美。”
15时13分第二组队员也顺利返回渔船。人们都很好奇,水下考古究竟做些什么?对此梁国庆透露,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内容差不多:“也要画图、摄像和拍照等,但画图用的铅笔、图纸等都是防水的。”也有记者好奇,考古队员是否会在水下作业时顺便捞鱼改善生活,对此梁国庆说:“这不可能,水下考古必须高效率,下水前所有准备工作都要做好,能在水面解决绝不带到水下,不可能到水下大家再商量干什么,必须有很详细明确的计划,干完了就要走不能停留。”
记者此次在考古船上也看到了考古队员此前在河北唐山东坑坨遗址勘察时提取的部分实物,包括铆钉、铁片等沉船构件,还有凝结了海螺、铜等等的凝结物,考古队员透露在水下除了文物,他们还要提取水、泥等很多东西:“不但要研究文物,还要了解它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梁国庆在内的水下考古队员也提醒记者,水下考古绝非大家眼中的捞宝,“我们不是捞宝,而是要复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获得我们从其他途径无法获知的信息。我们水下考古关注的都是对研究有价值的东西。”
沉船还有哪些实物 谜底渐次揭开
记者昨天也了解到,唐山沿海发现清代沉船绝非偶然。滦南、乐亭沿海从宋代就有海运。中国考古第一船选中唐山东坑坨沉船遗址作为首航第二站原因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东坑坨Ⅰ号”沉船的重要意义,该船为一艘清代晚期铜皮夹板船。铜皮包复船体技术最早兴起于欧洲,包复铜皮主要是防止海水侵蚀船底,增加船只的使用寿命。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西方帆船东来这一技术传播到我国。铜皮包复的夹板船在国内发现不多,广东、山东烟台曾有发现,但是保存状况均不及本船。该船是商船还是客船?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船上迄今还有哪些实物?……这艘古船如今谜团多多。此次 “中国考古01号”在唐山的水下考古工作目标是以了解船体的结构为主,摸清船体的外围轮廓、舱体结构,剖析船货的装载情况,研判沉船性质和价值,为各种保护预研提供支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水下考古试掘。
昨天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表示,此次河北清代沉船水下考古不仅对河北有意义,放到全国大背景下实际上是我们祖先、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实物例证,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当代建设价值都非常大。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则表示,河北是文物大省,海洋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 “我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刚刚起步,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是水下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开端。清代铜皮夹板船也许不是时代最早的古沉船,船上也许没有奇珍异宝,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保存较完好,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我省水下文化遗产刚起步的时候,出现在唐山海域,这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唐山海域是个水下文化遗产密集区,我们需要长期的艰苦的陆上和水下考古工作去认识它挖掘它保护它利用它,我们需要按捺自己短暂的兴奋和激动,长期去关注和支持这项事业,随时准备迎接更大的惊喜。”
记者昨天获悉,水下考古分季节性,此次“中国考古01号”在河北完成一个月的水下考古后,将回青岛港整修。考古队透露,届时围绕勘查结果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研所等将决定考古船是否再来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