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玉璜,玉璜,西周晚期,长9.7厘米、宽1.9厘米、厚0.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公墓。自1956年以来,经过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两座国君墓、国君夫人墓、太子墓在内的250余座贵族墓葬。它的发现对研究两周时期的宗法、墓葬制度,以及虢国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2009是虢国国君虢仲的墓葬,于上世纪90年代被发掘,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和十分精美的玉器,其中仅玉璜就有20件,充分体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1]该墓出土的此件玉璜为青玉,呈米黄色,玉质温润,半透明。正背两面饰阴线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下弯,云纹大耳,头顶上雕出细密平行的曲线作为飘发。双龙尾部相互缠绕融为一体。璜两端各钻有一个圆形穿孔。[2](图1)玉璜体表雕琢对称龙纹,尾部彼此叠置或相互缠绕的图案设计在西周中晚期较为常见。从该玉璜的大小和两端穿孔判断,当为佩饰用玉。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璜上双龙纹居多。其形制与甲骨文中的“虹”字形相似。《说文解字》:虹,螮蝀(dìdōng)也。状似虫。从虫工聲。段玉裁注:“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山海经》曰:“虹有两头”意雌雄同体相交之意。古人认为虹是雨后出来饮啜水汽的蛇、龙,对其产生崇拜,将双龙纹刻于形状似虹的玉璜上,以此为介质,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璜同时也是祭北方玄武之神的礼器,玄武被视为水神,古人祭祀玄武神同样有乞求风调雨顺,避难降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