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作为传统的冷兵器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玉钺在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直至商代等出土文物中均有发现,而商周也经常有青铜钺的发现,最著名的是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一面特大青铜钺,重量达数十公斤。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钺逐步由兵器演变为礼器,从军事首领指挥作战的权威令器,演变为部落首领高贵身份的象征,许多部落首领在其死后将玉钺用作陪葬。
此藏品实为罕见的玉钺,长13厘米,最宽处10.7厘米,最厚处0.6厘米,重168克,材质为碧玉。整体为黑漆古包浆,局部有浅黄色和白色沁,表面有不规则腐蚀浅坑。多处有明显金属钠光,包浆温润、自然。玉钺上部有大小两个孔,为两面对钻,正面孔径大于背面,有明显螺旋纹。
玉钺正面有双重人面纹饰,在玉钺中部有一尖首不规则长方形图案,有管钻双眼和阴刻的鼻子及嘴巴,图案两边琢有大大的双眼,下部有阴刻网状及卷云纹,类似鼻翼,最下面刻有大大的嘴巴。玉钺整体构图风趣、形象、古朴,别具一格,上部大孔孔径为21毫米,小孔孔径为4.2毫米,局部开天窗为碧色。
玉钺背面亦为黑漆古包浆。有白、淡黄及铁锈色沁。上部大孔孔径为20.5毫米,小孔孔径为3.8毫米。
玉钺的人面雕饰有管钻、阴刻、琢磨等工艺,没有使用砣具的痕迹,完全用最原始的方式雕琢而成。可以想象,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奴隶制社会,玉钺的制作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的。根据玉钺的形制、工艺、材质、纹饰分析,其制作时间应为商代。
经查阅有关资料,玉钺出现整体人面纹饰十分罕见,该玉钺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