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22.3.1979》
尽管08年秋拍是当代艺术命运遭遇惨痛的一季,但却又不乏许多牵动未来整个亚洲艺术市场走向的细枝末节。不知道是不谋而合还是亚洲拍卖业的一次集体行动,不安分之举频发。各国拍卖公司纷纷出走本土,在中国香港举行专场拍卖。这一从拍卖内容的交互到区域的交互,无疑是亚洲拍卖业的一大进程。正如中国台湾著名艺术出版人刘太乃所言,未来将会是一个“全面亚洲化”的时代。只是现在还没有看到中国内地拍卖公司“出走国门”的蛛丝马迹。
齐聚香港“草船借箭”
11月25日,日本伊斯特拍卖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其在香港的首届秋季拍卖专场“亚洲战后艺术”。另一家日本拍卖行Art Bank也于11月29日(香港佳士得拍卖当天)在香港的Conrad酒店开拍西洋版画与日本当代油画。而来自中国台湾的拍卖老大罗芙奥拍卖也是这次抢滩香港行动的参与者。12月1日,他们的“二十与二十一世纪华人艺术及日韩当代艺术”专场开槌。而日本亲和、韩国K拍卖和台湾金仕发3家拍卖公司选择临近香港的澳门,又安排在11月28日联合举办“亚洲拍卖周”同样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此6家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拍卖都是第一进军中国香港市场,而且都精明地将开拍时间选择在了香港佳士得的秋拍前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商场上的确是屡见不鲜了。
亚洲化概念早已存在
10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索卡艺术中心负责人萧富元就曾透露,一级市场早于2-3年前就开始推行“亚洲概念”。不过一直以来对于这个概念的认知还只是极少数画廊。作为先知先觉者之一的他当时就告诉记者,中国已是亚洲艺术的中心,未来更有望成为世界的艺术中心,所以他坚信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当代”概念必成未来趋势。
反观二级拍卖市场,亚洲化的概念也早有萌芽。从2005年国际两大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在香港推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以来,就有了在香港营造亚洲艺术平台的趋势。这4年来,以中国当代艺术为核心的亚洲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在这里屡创新高并全面提升。香港这个国际艺术交易中心的巨大号召力和磁场效应日益增强。所以,另一国际拍卖大佬苏富比才会在2008年春拍之后毅然将直在纽约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取消而移师香港。
既然佳士得这位“大哥”为所有“小弟们”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那么“小弟们”岂能放着如此好的平台和资源不用呢?于是大家纷纷走出“家门”而团聚在“大哥”的身边,凑热闹也好,占便宜也好,又或是资源共享也好,“亚洲当代”这出戏看来是越来越好看了。能精明地看到中国的未来就是好事。这样的聚焦岂能不吸引全球财富者的目光呢?
松浦浩之《风中的兔子》
周春芽《绿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