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和
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雕塑院等合办的2007年首期“四方沙龙”昨日邀请到著名学者、电视策划人王鲁湘来深讲演。他围绕着“50年代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会走向写生”的主题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学术讲座,并回答了观众的提问。他认为,上世纪50年代是中国山水画命运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是著名画家
李可染等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大力推动写生,令中国山水画柳暗花明。
中国山水画的存废之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鲁湘先生曾经在北大专攻美术,多年来在美术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也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基金会的秘书长,不仅接触李可染作品的机会多,而且有机会聆听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女士回忆李可染生前的往事,对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山水画的存废之争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说,建国之初,中国文化界发生过一次中国画是否可以改造的大讨论,中国画一度面临厄运,作为自由职业的中国画家突然没了饭碗,甚至美术院校也取消了中国画专业——中央美院的李可染改教水彩,叶浅予教人物速写,李苦禅则去看大门。对此,不同文化立场的人表现出三种立场:或膜拜、或鄙弃、或改良。李可染、张仃及罗铭等人坚决站在改良一边,他们承认山水画的历史属性,提出了改造的具体方法,就是直接面对社会和自然,通过外出写生的办法走出一条新路。
国画之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从元代开始,中国文人画的主流不主张写生,以模仿为荣,主张写生的画家基本上处于边缘位置,如清初石涛等四大高僧画家,以致明清中国画几乎全是仿品。李可染认为,传统国画家为了强调主观的“逸气”,不惜牺牲了客观的“形似”,中国画几乎进了形式主义的牢笼,中国画作家创新的冲动几乎为此窒息,李可染因此认为,跳出形式主义牢笼的不二法门就是写生。为了实现对传统中国画的改造,李可染、张仃及罗铭等人1954年专门到江南写生。在此之前,中国山水画过去从来没有写生的概念,写生仅仅出现在花鸟画中,而不是针对山水和人物的概念,因为传统的山水画作者过去画山水习惯于饱游默看,把自然风景牢记在心,回家后根据总体印象画山水,具体景观并不能一一对应。为了这次写生,李可染还发明了方便写生的画夹等物。这次写生是在实验状态下的大胆冒险。1954年9月,李可染的60余幅写生作品、张仃及罗铭各20余幅写生作品在北海公园正式办画展,对中国画持不同立场的代表人物几乎全部到场,改造后的中国山水画得到了充分肯定。
不必匆匆忙忙“走出写生”
王鲁湘先生认为,写生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现在几乎所有的山水画家都在探讨如何“走出写生”,究其动机,无非是想在图式创新上独树一帜尽快形成自己的符号识别系统。实际上,多年来写实主义的写生手法如今形成了新的千人一面。写生解决了作品缺乏活力等特征,但传统山水画应该是丰富意象的集合,体现一种宏大的文化气派,而这在中国画的写生中是不容易找到的。其实,李可染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他此后画的山水画特别注意意境的营造。王鲁湘先生认为,中国画的图像思维是有限的。中国的山水画家“走入写生”尚要一个过程,不必匆匆忙忙谈论如何“走出写生”,因为写生应该是拯救美术活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Content End--><--正文结束 --><--关闭窗口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