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骄子--朱振华
1977年春, 朱振华降生在滑县道口镇五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94年,朱振华在滑县光荣参军
1997年,荣立功喜报
为建国60周年阅兵式,再苦再累,在所不辞
中国海、陆、空三军,威武之师,正义之师,胜利之师
英俊潇洒
整装待命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钢铁洪流
光荣啊,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铁流滚滚,气势恢宏
十月的北京,难忘的节日
排山倒海,战无不胜
胜利凯旋
2009年10月1日,60年国庆大阅兵,朱振华担任三军仪仗队军旗手,与两位护旗手并肩走在所有阅兵队伍的前列,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翁婿两代阅兵擎旗手
一对父子兵,两代擎旗手。程志强与朱振华,是阅兵村里最让人瞩目的“一家人”。今年国庆大阅兵仪仗队的军旗手朱振华,正好是1984年阅兵仪仗队军旗手程志强的女婿,翁婿先后在国庆阅兵大典担任军旗手,非常罕见。
岳父程志强,现任北京卫戍区副参谋长,也是此次国庆阅兵徒步方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国庆35周年阅兵中,29岁的三军仪仗队队长程志强手擎“八一”军旗,在两名护旗战士的护卫下,第一个通过天安门。20多年来,程志强先后参加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任务,并参与设计了我军仪仗兵迎接外宾仪式,被誉为“中国第一兵”。
朱振华,来自河南滑县。朱振华不但是三军仪仗队二中队中队长,还是三军仪仗队的总教练。在此次国庆大阅兵中,朱振华担任三军仪仗队军旗手,与两位护旗手并肩走在所有阅兵队伍的前列,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被称为“国庆受阅第一兵”。
翁婿两人在两次国庆大阅兵中都担任“首阅”军旗手,这种机缘巧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14次(2009年国庆阅兵为第14次)国庆大阅兵的盛典中,也仅有这一次。
被特招到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1994年,17岁的朱振华被特招到陆海空三军仪仗大队。那年,身高1.88米的朱振华成为一名仪仗兵。朱振华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入伍第二年就入党,还被选拔为仪仗队军旗手。
1997年,朱振华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后来,朱振华还多次立功受奖。因为表现特别突出,1998年,朱振华被特招到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上学。朱振华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上学期间,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程志强的女儿程丽萍。2005年1月10日,二人登记结婚,并把家安在了北京。去年8月10日,他们可爱的小宝宝降生了。
成为军旗手激动得彻夜难眠
三军仪仗队方队作为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第一方阵而引人关注,而作为三军仪仗队方队“龙头”的军旗手更备受注目。
9月9日,经过体形、动作、心理素质等诸多关口的严格筛选,朱振华从近千名仪仗队员中脱颖而出。消息宣布当晚,朱振华激动得彻夜难眠。
在阅兵村已磨破8双皮靴
朱振华到阅兵村后,每天训练12个小时左右,已经磨破了8双皮靴。
作为军旗手的朱振华居中,其他两位护旗手在他两侧。天安门城楼前东西华表间距96米,按照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的标准步幅,需要用时1分06秒,他们要以标准的正步迈出128步,要做到分秒不差。
为此,朱振华在小腿上绑上沙袋,在皮靴上钉两层鞋底,还要再钉上8个大号鞋掌。每天擎着训练用旗,走上十多公里的正步,他的皮靴里都能倒出汗来。
手握军旗面对六级大风旗杆不动
军旗手的主要任务是擎旗行进,手握军旗要做到面对六级大风旗杆不动。为此,朱振华想了很多训练方法。他在旗杆里面灌满沙子,在旗杆的上部挂砖头,挂水壶,每天举着来回踢正步。遇到刮大风,他带着两位护旗手,举旗迎风训练。
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情况,军旗必须始终保持45度角高扬不变。行注目礼时,摆头也要达到标准的45度。这也是阅兵式中的难点。为了达到“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标准,他们反复练习45度角旗杆定位动作。
喝减肥茶两个月狂减10公斤
为了不影响朱振华在阅兵村的训练,朱振华的父亲朱西林很少和儿子通电话。9月15日晚上,朱西林在新闻联播中,看到了训练中的儿子。画面上,儿子手举军旗正和两名护旗手练走正步,儿子明显瘦了。
朱西林后来从儿媳妇那儿了解到,集训前,朱振华体重85公斤,为了以最好的姿态走过天安门,他定下了减肥计划。他让妻子把减肥茶寄到阅兵村,坚持每顿饭饭量减半。一天几十公里的训练量下来,实在饿急了,他就到炊事班找来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大吃一顿。两个月下来,他已将体重减轻了10公斤。
人物背景
1977年春天,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天的天气格外好。下午4时许,随着“哇哇”的几声啼哭,朱振华降生在滑县道口镇五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父亲朱西才是个司机,为了生计一天到晚忙着跑生意,由于无人照料,小振华就被送到滑县赵营乡大王庄村,和曾祖母生活在一起。知道自己家境不好,小振华从小就养成了内敛倔强的性格,他聪明懂事,学习也极为刻苦,成绩门门出色,年年都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每当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小伙伴被欺负时,小振华都挺身而出,甘愿做“护花使者”把小伙伴送回家;看到路边有老人行动不便,他都会急忙跑上前去搀扶。在那个不大的村子里,乐于助人的小振华深受大家的喜爱。10多岁时,振华到滑县县城上学,在朱西才的严格要求下,他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高中毕业那年,朱振华想去参军。然而,由于他是家中的独子,为生计吃过不少苦头的朱西才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怕自己的儿子再去外面吃苦。他认为,只要在县城给儿子找个适合的工作或者让儿子考大学,儿子就会放弃参军的梦想,老老实实过日子。可他不了解,儿子听话的外表背后是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爸,你让我去当兵吧,我真的想当兵!”虽然多次和朱西才“协商”,但最终还是没有获得批准。那年,振华被安排到了滑县一家保安公司上班。虽然保安工作也担负着保卫一方平安的责任,但17岁的朱振华觉得,这和他的梦想还相差太远,这不是自己的归宿。他想当兵,想穿上那身军绿的制服,去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军人!所以,当部队来县里征兵的时候,振华偷偷报了名。
1994年秋,天渐渐转冷,秋风瑟瑟,但朱振华的心里却是火热的,因为,那是他命运的转折年。
俊朗的长相,1.88米的身高,这个帅气而又阳刚的小伙子很快受到了部队征兵领导的注意和赏识。前来征兵的部队领导说服了朱西才,振华终于如愿穿上了军装,被特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大队。
振华去当兵了,家里没有电话,只能*书信和家人联系。第一次写信,他告诉父亲:“部队的领导对我特别好,老兵对新兵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在这儿过得很好,训练一点都不苦……”儿子写信报平安,朱西才心里却不好受。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能吃苦,但他同时也知道,部队的训练到底有多苦。
外表硬朗、身材出众,没有进入部队前的振华在大家眼中是出类拔萃的,然而,在部队训练没有几天,振华身上的毛病就暴露了出来——走路八字步,踢正步脚尖压不下去,腰杆挺不直,正步走就像走钢丝,一摇三晃不稳当。
为了纠正身上存在的缺陷,振华给自己制订了一套训练计划,开始了“魔鬼训练”。白天练站立,他就用别针别在衣领上,以提醒自己要抬头挺胸,一天下来,脖颈被扎的通红,但他却咬紧牙关不叫一声“疼”。为了让自己的腿变得更直,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找来大背包绑在双腿上,以纠正并不明显的罗圈腿。踢腿时脚尖压不下去,他让战友坐在自己的脚尖上,脚腕无力,他就找来一大筐石子,一个一个的踢……艰苦的训练,让他克服着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个个缺点。
在一次训练当中,恰逢朱振华发烧,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为了不影响训练计划,不落后于别人,他强忍着病魔的折磨,坚持把枪扛到训练场上进行练习。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振华有点坚持不住了。为了坚持下去,他开始不住给自己加油鼓气:“坚持,你一定要挺住……”振华终于坚持到了训练的最后,却终因身体不支昏倒在训练场上。
得知儿子昏厥的消息,朱西才听在耳里痛在心里。在听到消息的第二天,他就坐上北上的火车去了北京。见到振华的一刹那,五大三粗的朱西才忍不住流泪了,儿子虽然看上去比以前更精神了,但原本俊秀英气的儿子却变得又黑又瘦,手上全都是茧子。
“爸,我们这儿好着呢,一点都不苦,大家都对我特别好!”看到朱西才心疼的样子,朱振华就一直笑着安慰父亲:“领导怕大家晚上着凉,总是会在夜里给我们盖被子,还找大家谈心,对我们可好了!”朱振华告诉父亲,虽然训练有时候苦了点,但那是他愿意过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报名参军。
付出总有回报。入伍第二年,朱振华就入了党,并被选拔为仪仗队军旗手。他的那些在常人眼里算不上毛病的毛病,也终于一点一点被克服。1996年,因为表现突出,朱振华被评为优秀士兵,1997年,因为表现优秀,他被授予三等功。
入伍不到三年,朱振华已经成为一个英姿飒爽动作标准的仪仗队军旗手。
1998年,表现优秀的振华被提干去了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上学。期间,他认识了妻子程丽萍——一个出身于高干家庭、有着高学历的女孩儿。
一次回家探亲时,振华和家人说起了他和丽萍的事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本来是件好事,朱西才连做梦都想着抱孙子。可是,他却对儿子的这段感情有些顾虑:“人家是高干子女,还留过学,咱就是普通老百姓,会不会有些不合适啊?”朱西才有些担心,虽然他也很喜欢丽萍的聪明能干、知书达理,也知道儿子和丽萍感情很好,但他怕因为家庭和文化教育的差距,振华和丽萍在婚后的日子会产生摩擦,生活不幸福。
“她不在乎我们的出身有什么不同……”振华说,正是因为丽萍出身好,留过学,才更不会在乎他的家庭是否有钱,以前是否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振华的一席话,解开了朱西才和家人的心结。
2005年12月8日,振华和丽萍在北京举行了婚礼,朱西才一家人一起去目睹了儿子的幸福时刻。
从入伍到如今,15年的时间过去了,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振华与战友们共同完成了300多起迎送外国元首的司礼任务。1999年,在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上,他当上了海军护旗手。坐在电视机屏幕前,朱西才看到自己的儿子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他心里的那份激动恐怕没有人能够体会。
振华出息了!这对于整个道口镇甚至是滑县来说,是一份多大的荣耀啊!一直为生计奔波的朱西才,也借儿子的名声在滑县一夜成名。
如今,振华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经过体型、动作、心理素质等诸多关口的严格筛选,在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素质过硬的朱振华走上了这个要求最严、动作最难、责任最大的位置——军旗手。
2009年1月,他开始到阅兵村进行国庆前的仪仗队训练,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儿子在接受艰苦的训练,虽然不能和儿子见面、不能和儿子通话,但朱西才的心里却依然是幸福和激动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在新中国60岁的阅兵仪式上,他的儿子将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