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采访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村委会主任 徐焕朝
潘伟斌、徐焕朝决定起诉“山东商报”和“闫沛东”!
3、网络视频:“寻找闫沛东”(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KN-rdsGmEM/
河北卫视“寻找闫沛东”(3)
网友:飞翔的荷兰人号(http://t.sohu.com/t/index.jsp?msgid=147298130&pre_cursor=0&pageNo=9#replys)看来媒体势必要把老闫给挖出来了
河南电视台记者 窦东杰(本网注:河北卫视把窦东杰错打成“窦文杰”了)
《燕赵都市报》记者 邢云
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 潘伟斌
河北磁县牛尾岗
河北磁县文化馆馆长 赵学锋
9月10日,“闫沛东”曾在他的网易博客中说:“我只是神秘得传说,他们永远不知道对手是谁?怎么告?依照法律也根本不知道立案条件的?乡干部告内参和省报蛇吞象呵!”(http://blog.163.com/yan_peidong/)
“闫沛东”忽悠了全国人民,并肆无忌惮地污蔑、陷害、攻击刘庆柱、潘伟斌、贾振林、徐焕朝以及河南人民,应该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看来,“闫沛东”不只是个传说,有了他真实的照片,有了知情人,有了他上网的IP地址和手机号码,只要想抓他,公安部门会找到他的......
附:(1)
“魏武王”:曹操高陵的铁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范子烨
看了光明日报8月24日的一组报道《谁能告诉我们曹操墓真相》后,我想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就“魏武王”的称谓谈几点看法。
在没有发现墓志和墓主印鉴的情况下,带有刻铭“魏武王”字样的四块石牌和一件石枕无疑是确定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东汉大墓为曹操高陵的关键性证据,所以近来风起云涌的质疑者大都对准这个目标猛烈开火。其实,“魏武王”的称谓已经多见于中古时期的历史文献,我们且看以下各例:
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一九引晋孙盛《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60年影宋本,第二册,第 1744 页)
二十五年春正月,魏武王薨,嗣王丕即位,改元延康。(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六,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页)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南朝宋沈约《宋书》卷三十二《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校点本,第三册,第942页;此文又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二十八《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校点本,第三册,第862页;“魏武王”的称谓又见《晋书》卷十六《律历志》,第二册,第480页)
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九,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页;“魏武王”的称谓又见《水经注》卷十,同前,第348页,卷二十三,同前,第740页,卷二十六,同前,第856页)
魏武王以礼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先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曰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唐杜佑《通典》卷七十九《礼》三十九《沿革》三十九,中华书局1988年版校点本,第二册,第2141页;“魏武王”的称谓又见《通典》卷五十一,同前,第1419页,卷五十五,同前,第1558页;卷六十四,同前,第1790页;卷一百四十一,第四册,第3598页;卷一百七十八,第五册,第4696页、第4707页和卷一百七十九,同前,第4743页)
显而易见,“魏武王”乃是当时的人们对曹操的一种流行称谓。据《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曹操去世后,谥号武王,所以由魏公到魏王,再由魏王到魏武王,这种称谓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何必要等到曹丕称帝后(公元220年10月)才能冠以“魏”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引《通典》关于“先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的记载,西高穴村东汉大墓出土的带有刻铭的石牌和石枕恰好与此相吻合——它们准确地反映了曹操生前在预制送终衣服上的题写行为(或许曹操题写字样是“魏王常所用……”?)《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引曹操《内诫令》:“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无韦笥,乃作方竹严具,以帛衣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也。”此文中的“所用”和“平常所用”,与出土石牌上的“常所用”如出一辙,这种情况绝非偶然。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正月在洛阳病逝,二月丁卯,葬于高陵。魏武王的称谓应当是在下葬前的一个多月内由汉献帝赐给的。因此,出土文物上“魏武王”这三个字,恰好是西高穴村东汉大墓为曹操高陵的铁证。至于墓中发现了一些珍宝,确有违背墓主遗命之嫌,但作为太子的曹丕,给父王在墓中放一些相对珍贵的东西,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附:(2)
河南有个“倒操英雄”----林奎成
林奎成(http://kfshuhua.net/productshow.asp?proid=75)
林奎成,“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学者之一,其身份为“开封市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8月25日,倪方六在博文中说:参加论坛的河南籍学者林奎成的“开封市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一职弄错了,是我工作失误。其报告身份时只说“供职于开封市文联”,因为我之前打电话给开封市文联,接电话的告诉我林是主任,我就让助手这么写了。
有网友爆料(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8314716/1.html):精典,打假者自己原来就是假货,可笑之至?会议结束了就都没发现,还是别人发现了你才来更正,你心知肚明吧!骗子们都这样,别人发现了就说是搞错了!
林奎成:我们不是质疑 我们是完全推翻安阳墓是曹操墓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062535.html
浏览 161 次 | 评论 0 条
林奎成:我觉得记者朋友们对这个论坛的性质不太掌握 我们不是质疑曹操墓;我们是完全推翻安阳大墓是曹操墓!
林奎成,男,汉族, 1952 年生于辽宁大连。文学硕士。现供职于开封市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 1985 年获全国兰亭书法大赛优秀奖, 1986 年获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牌奖, 1988 年获国际中意杯书法大赛银牌奖, 1988 年获国际牡丹杯书法大赛二等奖, 1988 年获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论文入选书法新十年全国学术论辩会,第三届全国书学理论研讨会,《隶书八辩》获 1998 年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2002 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提名奖。
附:(3)
一个书画领域的专业质疑 “一笔难写两个武石牌和墓志系同一人伪造”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8/053018081859s.shtml
编者按
去年12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安阳高陵重大考古发现为“曹操墓”。
从那时起,“曹操墓”真假的争论就没有停止。中国考古史上不缺争议,但是像“曹操墓”这样调动各方热情参与的争议还是第一次。8月23日,质疑达到高潮,有23名学者公开质疑,数字上的巧合也许暗合了这场争议“蓄谋已久”。
如果“曹操墓”争论能发展成一场理性的、学术的全民考古大讨论,那将不仅是中国考古学之幸,对整个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广都有裨益。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挺曹”还是“倒曹”,都逐渐发展为“意气之争”“利益之争”,参与的除了官员外,还包括村民、村干部、商人、收藏爱好者,离学术、理性渐行渐远。
“倒曹派”林奎成是河南开封的一位历史学者、书画研究家,并非专业的考古学者,但其“异见”的理性给人启迪,如果争论各方皆能理性主张、证据服人,“曹操墓”真相必越来越近。
林奎成
历史学者、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
●《鲁潜墓志》中的“魏武帝”之“武”,与“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中的“武”是同一个人书写
●《鲁潜墓志》撰写时间与曹操下葬时间隔了125年,书写者不可能在写了“魏武王常所用”石牌之后再写墓志
●没有《鲁潜墓志》不足以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曹操墓”;没有“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没人会将墓与曹操联想到一起
排除说
曹操没用过“魏武王”
近日,供职于开封市文联的历史学学者林奎成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安阳西高穴大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石牌被视为确定该墓为“曹操墓”的“铁证”之一,您就此提出了哪些质疑?
林奎成:首先我要强调,我对所谓的“魏武王常所用”石牌不是“提出质疑”,而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我详细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冥称制度”,并查阅了几十万字的文献资料,证明在曹操生前死后,直到曹魏政权灭亡的这段历史时期内,曹操根本就没用过“魏武王”的称号。
同时我又用排除法,排除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称为“魏武王”的姚襄是安阳西高穴大墓墓主的可能性。对于曹魏政权灭亡后,从南北朝开始,史料中逐步出现了大量称曹操为“魏武王”的现象。最近有人从曹魏以后的史料中列举了十几条称曹操为“魏武王”的例子,其实这远远不够,仅我随手摘记下来的就有42条之多,这还是不完全统计。问题是,这些例子,不仅不能证明“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是真的,相反,它恰恰是终曹魏一朝,曹操没有“魏武王”称号的一个有力佐证。
证据说
力挺派有“可能”,无证据
记者:那您如何回应有关学者对您观点的反驳?
林奎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和该所副研究员、西高穴大墓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对我的反驳,我感到两位先生都在回避问题的本质。
以郝先生的说法为例:“曹操墓出土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但史书中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也可能是因为层次比较高,民间知道的不多,没有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因曹操死后20多天就入了葬,加之当时又是高层权力动荡之时,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时间又太短,没有史书记载,或者有记载已丢失,或者有记载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短短一段文字,连用了两个“也可能”,又用了两个“或者”,证据呢?一个也没有!用证据说话是学术论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没有一件能够证明与曹操的身份有关。唯一的“铁证”,当时即遭频频质疑,现在又被证明是伪造的。
笔迹说
墓志石牌笔迹出自一人
记者:除了“魏武王常所用”石牌以外,您对在证据链上与石牌紧密相关的《鲁潜墓志》有什么新的看法?
林奎成:江苏金石专家李路平先生指出,《鲁潜墓志》中的“魏武帝”之“武”,与“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中的“武”是同一个人书写的。我对这两个“武”字作了认真的比较,结果证实,李路平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一种书体的审美取向,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内所具有的趋同现象,称为“时代书风”。但是,在同一历史时期,对某一个具体文字的处理,譬如结体、造型、笔画长短,某一特定部首的形态和位置,甚至书写习惯,诸如起转、顿挫、倚侧、藏锋、破锋之类的技法表现等等,如果这些方面都完全相同,而竟出自两个人之手,就是不可思议的现象了。这两个“武”字,在上述特征方面均显示出了惊人的一致。《鲁潜墓志》按志文出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曹操下葬于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中间隔了125年,书写者不可能在写了“挌虎大戟”石牌之后再写《鲁潜墓志》。由此可以确定,《鲁潜墓志》和“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为同一个人所伪造。
地籍说
鲁潜籍贯为何查不到?
记者:您认定《鲁潜墓志》是伪造的还有什么有力的证据?
林奎成:苏州会议之后,我开始进一步关注《鲁潜墓志》。按照《鲁潜墓志》的说法,鲁潜是“渤海赵安县”人,查《晋书·地理志》,渤海郡十县,没有“赵安”。仅此一条,即可锁定,所谓《鲁潜墓志》也是伪造的!
为人撰写墓志,没有把墓主籍贯弄错的道理,而安放此墓志的人又自称是鲁潜的老师,古时师徒如父子,老子不知儿子是哪里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当时的人说“渤海赵安县”,就如同现在的人说“山东省郑州市”,这是不可能的。况且鲁潜是赵安县人,死后不葬赵安而葬邺地,是何道理?如谓“陪葬”,以三品的“太仆卿驸马都尉”的身份显然不够资格。退一步说,就算陪葬之说成立,则《鲁潜墓志》中不说陪主方位,对陪主只字不提,却用去了半数以上的文字大谈特谈“故魏武帝陵”的位置,这样的东西还算是墓志吗?种种乖舛,殊出常理之外!
所以我的看法是,《鲁潜墓志》与“魏武王常所用”石牌,二者属于系列作伪。没有《鲁潜墓志》,不足以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曹操墓”;没有“魏武王常所用”石牌,谁会把那些“胡粉二斤”、“木墨行清”之类的东西与曹操其人联想到一起去?
林奎成观点
真曹操墓没有则已
有则必是帝王陵群
林奎成:曹操是个特殊的历史人物,生前不帝,死后称尊,中国历史上除明朝以外,从来就没有“太祖孤陵”的丧葬制度。曹魏政权虽短,但也出了“四帝一王一公”,真的曹操墓没有则已,有则必是一个帝王陵群。
真伪是纯粹学术问题
不要急于行政干预
林奎成:“曹操墓”的真伪,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解决,只能在学术规范的框架内,通过持不同观点的双方反复不断地论辩来进行。在没有达成共识之前,不要急于行政干预,动辄以诉诸法律相威胁,更是愚不可及的拙劣行为。
附:(4)
王立群、林奎成,一座城市里的两个人
王 少 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cab690100mbdp.html)
王立群、林奎成,一座城市里的两个人
真假曹操墓的攻防战已经打了好几个回合,越演越烈。自打这件事情开始,俺这个门外汉就和全国所有的门外汉一样期待着真相大白。有意思的是,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挺曹”和“倒曹”之战中,俺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有两个人各自蹲在各自的战壕里,都处在这场“战争”的风口浪尖之上。
“挺曹派”——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
“倒曹派”——开封市文联影视家协会秘书长林奎成。
更有意思的是,这二位老兄都不是端历史研究和考古这个饭碗的,纯属“票友”。这两个“票友”因为扎实的基本功而赢得两个不同阵营的青睐。不不,何止是青睐,是主角,王牌。
俺先说说王立群。
俺认识王教授和全国人民一样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王教授也因在“百家讲坛”解读“史记”而家喻户晓。王教授的开讲俺听了,不赖,俺为俺这座城市有这么个教授还好自豪了一阵,不管去哪儿混,只要有人提及王教授,俺就会得意洋洋地说:“河南大学,俺开封的!”何等了得的人物啊:曾荣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连续四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教育年度人物”;荣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受国务院侨办的要求到美国参加“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入选第二届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当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封段第一棒火炬手;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名师;河南省劳动模范;还是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会理事,河南省省管专家。还有什么荣誉俺就不知道了,这些荣誉与头衔已经让俺仰慕不已。俺了解的王教授都是网上查到的,要说给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王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英姿,其次就是王教授在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封第一棒的火炬手。实况转播俺看了,当时俺就在想:老兄,够了,该有的都有了……
俺再说说林奎成。
林奎成是俺的同事,和俺一样,属于“萝卜栽进了白菜地里的人”。林奎成早年是开封空分厂一名工人,因为爱好书法在全国获奖调入了开封市文联,后任书法协会秘书长。林奎成喜欢历史在开封的文化圈里众人皆知,曾经自费去日本留学数年,返回本土之后却被单位安排在了影视家协会秘书长的位子上,这个位子与书法和历史都不搭界,令人懵懂,其中的原委俺就不在这儿多说了,开封文联一个萝卜一个坑,没坑栽萝卜只有把萝卜栽进白菜地里了。嘿嘿,也包括俺。
说实话,让搞书法的林奎成当影视家协会秘书长是有点十三不靠,不靠就不靠吧,有个饭碗端也就感谢领导栽培吧。不过,从俺认识林奎成那一天开始,俺就知道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记得有一年俺俩同坐一列火车去新疆,在车厢里闲聊时俺才知道,他业余时间在研究新疆的坎儿井,写了一篇论文在日本获大奖,国际上研究坎儿井的专家学者在吐鲁番开坎儿井的学术研讨会,竟然把他给邀请了去。让俺百思不解的是,一个曾经获过书法“兰亭杯”的主儿另辟蹊径在“明清史”的研究上也屡有斩获,这方面的论著也不断令史学界刮目。俺常想,林奎成是投错了胎,就他的那两把刷子,去河南大学混个博士生导师绰绰有余,端开封文联的饭碗真是大材小用。可反过来再想想,就他那个认死理的劲头,就是去了河南大学,没准还是落个“萝卜栽进白菜地里”的下场。大学不好混,除了有本领还得圆滑会做人。
好了,两个人的基本情况俺就先介绍到这里。俺真正想说的是,为什么王立群和林奎成这两个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的人,会出现一个“挺曹”一个“倒曹”?这看起来似乎是学术,但仔细品味,让俺豁然明白,除了学术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两个人身处的环境和地位大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才彰显出两位学者不同的个性与对“曹操墓”不同的看法。
学术是有立场的。俺所说的立场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之争,而是毛泽东所说那种不同阶层表现出来的不同立场。王立群自“百家讲坛”之后,一跃龙门,名声显赫,他的一言一行已经不足以代表一所河南的大学,某种意义上已经代表了一个河南的形象。俺几乎点阅了网上所有关于真假“曹操墓”牵扯到河南学术界发表的言论以文章,俺至今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专家学者对“曹操墓”产生的质疑,无论是河南省社科院还是河南省文物局,还是河南省那些举足轻重高等院校里的那些专家、学者、教授,他们都旗帜鲜明定出了一个音高,他们在媒体上的表态就像是生怕站错队,他们的千人一面让俺感到不舒服。
在河南,只有林奎成这么一个民间学者唱出了不同的音高,这是为什么?要俺说原因很简单,除了学术见地之外可能就是林奎成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人,一个不被官方重视的人,一个不愿为米折腰的人。正因为这种没有华丽的袈裟才让他无欲则刚,才使得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曹操墓”的家乡遭受家乡人的枪林弹雨。试问王立群敢吗?王教授身上的荣誉根本就不允许他唱反调,除此之外王立群还得站在河南人民的立场替“曹操墓”说话,因为在这紧要关头正是需要他出来说话,他说话才有力度,他说话才会有人相信。如果说“曹操墓”是被地方的经济利益所绑架,那么俺看王立群教授就是被河南的地方主义所绑架。高处不胜寒啊!奥运会的火炬手怎么不给林奎成偏偏给了你王教授?
从俺们开封文联打车去河南大学就是一个起步价,这么短的距离,这么小一片天空,却恍如两个世界。俺不撒谎,开封文联去年才搬进一座被认定为“危楼”的固定办公地点,在此之前俺使用的办公桌都可以用来拍摄《焦裕禄》的电影。再瞅瞅起步价之内的河南大学,一个校园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又盖起了一片望而兴叹的现代化校园。试想,坐在“危楼”里办公的林奎成和坐在宽敞明亮坚固耐用办公室里的王教授能一样吗?一个月薪三千的人与一个年薪至少十多万以上还享受政府津贴的人能一样吗?其实这都是次要,重要的是,在是否有“魏武王”的称呼上,林奎成研究出的是那个时代的“现在进行时”是否有这样的称呼,而王教授所举证出来的却是那个时代之后才有了这样的称呼,就像在文革时期所有的文本中出现毛泽东字样时必须要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现在却不会这样写了,谁再这样写会被人认为脑子有病。俺并不是因为林奎成是俺的同事俺才替他说话,俺是觉得林奎成说的在理,因为他研究的是那个时代的“现在进行时”。
王立群和林奎成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两个人的祖籍都在山东,这座城市对他俩来说都是第二故乡。从学识上来看,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俺觉得两个人不差上下,是机会和运气让王教授活得更滋润一点。俺不能肯定王教授就是被第二故乡给绑架了,但是俺敢肯定林奎成这个二球这辈子也活不到王教授那般滋润。都说知识分子爱说真话,俺看未必,但俺知道说真话会伤人,不是已经有受伤的河南人打电话威胁林奎成了吗。真是大可不必,不就是个“曹操墓”嘛,管他在哪儿,曹孟德又不是咱河南人,别当祖宗去争,就是再解释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给人的感觉还是要当“啃老族”。俺倒是觉得同一个城市里的这两个人各自反映出来的心态应该比“曹操墓”的真假更有意思,因为不同的心态能左右不同的学术。
俺这么一点点放肆的言论大概又要遭乡亲们骂了,骂就骂吧,林奎成都不怕俺怕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