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3)    3星级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3)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831     更新时间:2011/2/11  文章录入:henansc

中文名称: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英文名称: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编号: 200-016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概 况

     峨眉山 又称“大光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金顶的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242科,32OO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仅产于峨眉山或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OO余种。此外,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已知动物2300多种。这里是研究世界生物区系等具有特殊意义问题的重要地点。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的传播、寺庙的兴建和繁荣,为峨眉山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峨眉山上寺庙林立,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金顶八大寺庙”最为著名。

     乐山大佛 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始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以其持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渡地带,拥有丰宣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近二千年来,创造和积累了以佛教为主要特征的丰富文化遗产。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科研、科普和游览观光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  

 以自然风光优美、佛教文化浓郁而驰名中外的峨眉山,以其“雄、秀、神、奇”的特色,雄踞于中国名山之列并为其中姣姣者。

 (1)雄:高大的形体,雄伟的气势,引起崇高的美感。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缘平地拔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相对高差2600米,与五岳中最高的华山相比,仍高出1000多米,所以历代称之“高凌五岳”。峨眉主峰三峰并立,直指蓝天,气势磅礴。登临金顶,极目眺望,或群山叠叠,或云海茫茫,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2)秀: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种类繁多,类型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87%以上。山中峰峦叠障,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山体轮廓优美,线条流畅,景色多姿多彩。在天下各大名山中,其繁茂的植被景观,堪称第一。

 (3)神奇:峨眉山这个“普贤道场”的佛门圣地,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使它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宗教气氛之中。而神话传说,以及戏剧、诗歌、音乐、绘画、武术等的渲染与传播,使这座佛国仙山的神奇色彩更加虚幻莫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在中国名山中实为首届一指。峨眉山奇特的气象景观如金项的云海、日出、佛光、圣灯、朝晖、晚霞,以及雷洞烟云、洪椿晓雨、大坪霁雪、雨湘雾湘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堪为中国名山之首。

 峨眉山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给人们美的享受与熏陶,使之成为人们崇拜与讴歌的对象而名扬天下。

(二)峨眉山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

 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岩浆侵入与喷溢所产生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为研究上地幔的深部作用过程、岩石圈的拉张破裂、地壳的动定转化,提供了典型的实例;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同时,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质构造背景上所产生的雄伟壮观,类型多样的现代地貌,为生物类群的滋生繁衍和别具一格的中—高山地生态王国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背景和条件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演绎整体,造就了峨眉山的美学形象、科学内涵和在世界山岳型风景区中独领风骚的特殊地位。

(三)峨眉山具有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四)峨眉山是动物种质的基因库

 峨眉山的动物正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而较接近东洋界的持殊地区,其特征十分显著和典型:①区系复杂、类型齐全、种类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集中分布区;①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水平、垂直分带明晰,既有东亚类群,也有南亚类群,并有高原类群;③具有“四多”的特点,即古老珍稀濒危的物种多,特有种多,模式种多,东洋区系物种多;④古老珍稀的物种有效保存至今,保留了原始的生态,是现存的较好动物基因库。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特殊的保护意义。

(五)峨眉山具有丰宣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存

 峨眉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万年以前,这一区域内已有古代先民的活动。进入文明社会,有文献、史迹可考的人文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佛教的传入,寺庙的兴建和繁荣,又使峨眉山这座雄而秀的“蜀国仙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自身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和鲜明色彩。

 寺庙的建筑艺术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突出体现,它与这座“秀甲天下”的名山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风景明珠。全山现有寺庙30余处(其中规模大、历史悠久的主要寺庙约十余处)。建筑赋有地方传统民居风格,装修典雅,朴实无华,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各具特色,无论选址,设计和营造都别具匠心,既有庙堂之严,又富景观之美。其技艺之高,堪称中国名山风景区寺庙建筑艺术的典范。

 峨眉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佛教文物在中国国内其他风景名山中是罕见的,它是峨眉山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瑰宝,其中有不少佛教文物和寺庙建筑对研究峨眉山佛教的兴盛衍变以及整个佛教史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和佐证。

 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山水交融。景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处,二级保护文物4处,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城隔江相望,堪称得天独厚。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大佛为中心,有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是两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中国历代名人有关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独持。文物馆藏丰富,现有藏品7226件,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外罕见的稀世珍品。

文化遗产

佛教文化

 雄秀神奇的峨眉山,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信众、香客、文人、学者和僧人前来游山礼佛、说法传经、赋诗作画、述文记游,创造了璀璨的峨眉山文化,闻名海内外。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T,高7.85m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在过去浸长的历史岁月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景区内现存寺庙30亲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它们都各具特色,富有个性。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m,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稀世珍宝。0眉山现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武术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起源于佛门中的禅修功,吸收了道家的动功,以及军旅中的功防战技,衍生成中国武术中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流传至今。

诗篇

 作为“佛门圣地”、“天下名山”的峨眉山,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著名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至今烩炙人口。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他所书写的“天下名山”题名,已成稀世珍品。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的凌云山栖弯峰、濒眠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佛像是8世纪初一座依山凿成的弥勒坐佛造像,建造历时90年。通高71m,坐身高59.96m,为世界最高弥勒石刻大佛。大拂背负九项山,面向三江汇流,刻工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庄严肃穆。佛座南北两壁,尚有唐代石刻造像90亲直,其中“净土变”龛、“三佛”宝堪称艺术佳品,极具艺术价值。

 乐山大佛景区内有秦离堆,汉崖墓,唐代佛、塔、寺,宋代抗元九顶城等古迹,人文景观密集,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自然遗产

地层地貌

 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化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质构造背景上所产生的雄伟壮观、类型多样的现代地貌,为生物类群的滋生繁衍和别具一格的中、高山地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

生物多样性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的垂直带谱,从山麓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242科,32OO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达1OO余种,首批被国家列为保护植物的有珙桐、桫椤、银杏、独叶草、连香树、领春木等31种。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保持一定原始形状的古老种类,如木兰、木莲、木犀、含笑、万寿竹、石楠、铁杉、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峨眉山的动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古老、珍稀、濒危、渐危的物种多,特有种多、模式种多,是天然的动物种质基因库。已知动物2300多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256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33种,昆虫类1000多种,鱼类6O种,小熊猫、林麝、短尾猴、苏门羚、白鹇、白腹锦鸡、灰斑角雉及胡子蛙、弹琴蛙、古叶蝶等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对研究世界生物区系等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保护意义。

峨眉药材

 峨眉山药用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种类成分复杂,珍稀品种多,特产品种多的特点。仅据近半个世界以来的考察研究,品种已由1952年的207种增至1995年的2050种。这些药用植物分属212科,其中属双子叶植物的有129科、1225种,相对集中在双子叶纲之中。常为人们乐求的有朱砂莲 、峨眉黄连、峨三七、天麻、老鹳草、冬虫夏草、峨眉黄柏、峨参、雪胆、佛掌参等。

四大奇观
   
云海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峨眉山千山万壑冉冉升起,光洁厚润,无边无涯。佛家把云海称作“银色世界”。峨眉云海,是由低云组成,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白浪滔滔,这些岛屿化若浮舟,又像是“慈航普渡”。近代诗人赵朴初诗“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是这一景致的绝妙写照。

日出

 峨眉山高立在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鸟瞰纵横千里的“天府平原”,登山观日出,视野开阔,涤荡胸襟,深悟人与自然之情。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全部的秀美身姿。北宋诗人苏东坡咏道:“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令草木姿”。

佛光

 佛光,又称峨眉宝光。佛家称为普贤菩萨眉宇间放出的光芒。实际上,佛光是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夏天和初冬的午后,摄身岩下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举手投足,影皆随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址观看,观者也只能只见已影,不见旁人。谭钟岳诗云:“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迥不同。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圣灯

 金顶无月的黑夜,摄身岩下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飘忽不定。佛家称为“圣灯”,飘浮的神灯象是“万盏明灯朝普贤”。释心诚《圣灯》诗云:“飞自峭崖东,飘来点点红。回翔分远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摇半壁风。夜深人静后,挂满梵王宫。”明人尹伸《圣灯》诗亦云:“旷望不辞夜,灯从上界传。流光时渡壑,焰影欲连天。只评繁星坠,还从法力圆。迷云开暗谷,处处见金仙。”

 

  • 上一篇文章: 黄山--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2)

  • 下一篇文章: 武夷山--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4)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龙山文化 高足灰陶盘...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探秘殷墟博物馆 感受殷...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