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    3星级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984     更新时间:2011/4/22  文章录入:henansc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 走进济源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 走进济源济渎庙 (常城 摄)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 走 进济源科技馆 (常城 摄)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 走 进济源篮球城 (常城 摄)
 

     4月20日,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济源市委、政府主办,河南省青年新闻工作协会等承办的“走进愚公故里、感受青春济源”新闻采访活动在济源举行,来自中央驻豫和省主流媒体的50多位记者走进济源,当日下午,采风团还参观考察了济源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济源篮球城、市政建设和济渎庙。 “走进愚公故里、感受青春济源”采访活动,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组织。采风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产经新闻报》、《大公报》等中央驻豫新闻媒体、省主流新闻媒体的青年新闻工作者组成。

     济源市市长何雄在“走进愚公故里,感受青春济源”新闻媒体见面会表示,他说,济源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里西踞王屋、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东接平原,沁河、蟒河、湨河穿境而过,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济源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为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最年轻的一个,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5亿元、财政总收入3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84元,“十一五”时期济源多项指标增速在全省领跑。

     济源交通非常便利,实现镇镇通高速、村村通公交;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愚公移山的故事名扬天下,历史与人文交相辉映,山川秀美。 何雄在讲话中指出,济源工业基础好,产业支撑能力强,形成钢铁、铅锌、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矿用电器六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铅锌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基地,是一座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十二五”期间,济源将按照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布局,努力打造成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早日把济源建设成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 何雄说,长期以来,河南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推动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大力宣传好的典型、介绍好的经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次大家来到济源,希望多走一走、看一看,为济源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更多地宣传济源、推介济源。

     当日下午,济源市举行了“走进愚公故里,感受青春济源”新闻媒体见面会,共青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郭美荐、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侯红、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孙巍峰、河南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张光辉,济源市市委书记赵素萍、市长何雄、薛兴国、李军星、郝清嫩、胡汉阳等出席了新闻媒体见面会。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焦宏昌 常城)编辑:孙迟

“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走进范庄

采风团走在范庄村里的街道路上 (常城 摄)
 
 
采风团美女记者感受范庄自然风光(常城 摄)

     4月21日,“走进愚公故里 感受青春济源”采风团走进范庄,范庄村位于济源市梨林镇东南部,207国道以东,济焦高速以南,全村128户,518人,500余亩耕地,是济源市百村富民试点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双十强”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入达15021元。拥有“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市五好党支部”、“全省五个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支部书记李道安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济源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它西踞王屋山,北依太行山,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济源人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富有成效。

     济源市既有以雄厚经济基础支持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的村庄,又有在政府强力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移民新村,还有在经济基础薄弱村庄进行的生态型农业示范点。其中济源市梨林镇范庄村就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范庄给人一种十分舒适的感觉。村里的街道路面已经硬化,村庄规划整齐,农民住着两层楼的住房;村内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没有其他“工业化”新农村的高大烟囱和刺鼻气味。作为缺乏矿产资源的典型农业村,范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的是一条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范庄的主导产业是生猪饲养和蔬菜大棚种植。拥有年出栏1万头的生物科技环保生猪养殖厂,100座温室大棚和1座5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形成了“猪—沼—菜”立体生态农业循环链条。2010年组建了“康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建设范庄绿色蔬菜示范园区,该区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300亩,包括工厂育苗房2座和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300座,蔬菜交易市场1个。该示范园区采取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管理,品牌化销售的经营战略,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排灌,自动卷帘。年可生产绿色蔬菜800余吨,创造产值200万元,带动50余人就业。

村支部书记李道安说“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亮化、美化、净化、绿化、硬化高标准达标,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所、公共服务中心、游园、篮球场等公益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村的村民的合作医疗、自来水、有线电视、燃气等费用全免。65岁以上老人每年可享受120元的敬老补贴,房屋新建可享受200元水电费补助”。

采访结束后,采风团一位同行说“在范庄采访普遍感到,范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做法更贴近大部分农村的实际”。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焦宏昌 常城)编辑:马原

 

河南济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化解发展矛盾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就是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济源市是一个以资源型为主的工业旅游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但是,旅游城市的定位,又要求济源市注重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城市。因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济源按照上级精神,借鉴外地经验,结合自己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济源市工业经济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

     以济源铅锌行业为例,“资源-产品-三废-产品”的循环模式已基本代替了“资源-产品-三废”的生产模式。今年上半年,仅有色产业循环经济链,就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7.6%。在钢铁行业中,济源钢铁公司形成的循环模式仅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一项,每年就可增加利润5600万元。其它在能源、煤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中,循环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各行业中的循环产业链使济源全市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大力发展养殖业是济源市农民实现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粪便污染是制约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近年来,济源市以维护生态平衡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以及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构建“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秸秆青贮―饲料―牲畜粪便―沼气与渣―肥料”循环产业链,形成农业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目前,济源市有16000余农户用上了沼气,告别了用柴用煤做饭的烟熏火燎的“炊烟”生活,享受到了清洁干净的沼气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同时,年产沼气1300万立方米,可节约2.7万吨标煤,年可处理粪便污水13.5万吨,减少农村垃圾排放4.4万吨,为建设生态家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建循环型生态城市。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障能力出发,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狠抓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济源投资9142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目前建成规模为日处理5万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共处理污水633.5万立方米,削减COD1520.4吨。为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该厂已与沁北电厂签订了中水供需合同,排放的尾水供给沁北电厂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同时,狠抓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加快煤气和集中供热入户进程,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建设绿色示范社区,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目前,共取缔市区内的燃煤小锅炉,关闭了规模小、污染重、技术落后的 28 家小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烧结锅落后生产工艺,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窑厂35家,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8.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1-7月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0天,占89.2%。

     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增强了济源市的核心竞争力,也保护了济源市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济源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小浪底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再加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济渎庙、五龙口AAAA级景区等,使济源市的旅游客源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旅游收入逐年攀升,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山川秀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焦宏昌)编辑:马原

 

  • 上一篇文章: 洛阳博物新馆免费开放

  • 下一篇文章: “天地之中”--河南第3项世界文化遗产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龙山文化 高足灰陶盘...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探秘殷墟博物馆 感受殷...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