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石塘镇龙城居委会野外的一片农田之下,却有着一片古墓群。其中有最近,一处刚刚被发现的战国时期武官墓
肥东县石塘镇龙城居委会野外的一片农田之下,却有着一片古墓群。其中有最近,一处刚刚被发现的战国时期武官墓,该墓葬内有大量青铜器的发现,这在给原本宁静的龙城掀起了一阵波澜,因为该墓葬内有大量青铜器。在该墓发掘工作结束之后,1月21日,考古人员又开始了对古墓群其它他墓葬的发掘工作。
战国时期的合葬墓
1月19日下午5时左右,来自省里、合肥市及肥东县的考古人员仍在发掘现场忙碌着。在这个面积大小在有30平方米、深在3米左右的墓葬内,一些青铜器和陶器已经完全展现在考古人员的面前。现场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合葬墓,在墓内还发现有4名殉葬者。“合葬的可能是夫妻,殉葬者则可能是妾或者是丫鬟之类身份的人。”墓葬内,尚存一些尸骨。
肥东县文物管理所彭余江所长告诉记者,从这个墓的规格及其中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考古人员初步认定这是一个战国早期的武官墓,“级别应当是士大夫级别”。此外,从现场发掘情况来看,该墓保存相当完整,没有被盗过。
青铜器成对出现
让考古人员为之兴奋的是在这个墓葬内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而这些青铜器却都是成对出现的。据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在这个墓葬内,发现了一对青铜缶、一对戈、两个大鼎、两个小鼎……还有箭镞、车马器、刀币等。由于墓葬内发现有武器、考古人员据此判断该墓可能是武官墓。当然,墓内还有一些物品呈单数,这又让人有些不解。“有一个谯斗,一个敦,还有铜盆,其中谯斗是古代用来作熨烫衣服使用的。”考古人员说。
在古代,“鼎”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和权力的象征,另一方面是贵族身份的代表。《礼记》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而在此次墓葬中却发掘出四个鼎,现场有考古人员提出这可能与春秋晚期出现的礼崩乐坏有关,同时,上述用鼎在当时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而言,而龙城在当时则应是属于楚文化范畴系列。
文物被迅速清点编号
在经过连续十多天的发掘之后,1月20日下午,该墓葬的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当日下午记者再赴现场时,这里已吸引来众多闻讯而至的围观者。
当日下午,考古人员开始对这些文物进行认真的清点、编号工作,并找来专门的器物存放。“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包括清洗、修复等。”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与该武官墓发掘工作同时进行的还有与该墓葬相邻的另一处古墓。据了解,这处仍在发掘古墓可能是西汉时期的墓葬,其中有一些陶器已经被发现。
建设铁路“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发现古墓群
肥东县文物管理所彭余江所长告诉记者,这个武官墓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古墓群。由于宁西铁路建设的需要,这里目前被作为取土厂来使用。而这个古墓群在2006年初也就“重见天日”了。目前,该武官墓并非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的第一个墓葬,“在此之前发掘了一些墓葬,都是西汉时期的,而这个墓葬则非常特别。”
提起这个古墓群所在地,附近的村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村民丁老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一片农田。不过,很小的时候自己在这一块玩耍的时候,“一些看上去很古老的砖瓦不时可以见到,大家都说耕作起来都很不容易呢,没想到下面来还有一片古墓。”
“龙城”秦时已建制
对于家乡龙城,当地群众都有着很深的感情,也十分熟悉这里的历史。肥东县文化局离休职工、同样参与此次发掘工作的孙先生为记者介绍了龙城的历史。据介绍,龙城在秦时已建制,被称为逡遒县,隶属九江郡。作为一处交通要道,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乱,这里曾经出现过“百里无人烟”的场景;西晋后渐有移民,但南北朝时的战争使这里的居民再次遭劫;明朝建立后,来自江苏句容等地的百姓迁徙至此,“目前这里还有很多独特的风俗”。就拿此次发现古墓群中的地点来说,便被称为“龙城丁”,村民们绝大多数都是姓丁,便是江苏句容所迁而来。
而今的龙城周围依然可见一些城垣旧址,当地的老百姓说,这便是昔日的逡遒县城址。墓葬大都在是在城外,而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的这个古墓群正是位于旧城址外,地势相对而言较高,这些均合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