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玉兵器起源于新石器中期,当时不排除作为砍伐工具使用。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蜕变成礼器。但有的大墓就出土上百件玉石钺,似乎还可作为财富象征。至三代,玉兵器为帝玉、贵族大臣之仪仗,并作为分等级、级别尊贱的工具。三代及史前玉兵器主要有斧、凿、刀、戈、戚、矛、钱等。钺、戚型制基本相同,类似于现代的大斧,顶端短平或略带弧形,刃部宽而呈弧形,有的刃端两尖角向上一卷,两边有的各带一排纵向锯齿。一般都有穿孔,甚至有的在器身中部有大孔,可称之为‘戚’。斧、钺、铲三者型制基本相同,为上窄下宽、上压下薄,左右短而上下长的梯形有刃器具。戈是古代的一种金属兵器,由援(指带刃部分)、胡、内、穿几部分组成。在玉器中的戈则大大简化了这些部分,只保留了援和内两部分。虢季墓出土了数件玉兵器,现择其精品介绍如下:
玉戚(图一)出于外棺盖板上。青玉。豆青色,间杂有少量黄白色斑纹与斑点。半透明。形体较大,器身中部穿孔为圆形,刃端正背面各磨出四个内连弧形斜平面,背面尚留一道锯切痕迹。高14.4、柄端宽9.7、刃端宽13.3、器身最厚处0.8厘米。
玉戚(图二)出于内棺盖板上。青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与黄白色。玉质稍粗,微透明。形体较小,器身中部穿孔为椭圆形,正面的柄端与刃端均磨出斜弧面。高5、柄端宽2.8、刃端宽4.6、厚0.85厘米。
玉戈(图三)出于外棺盖上。已断为两截。青玉。深豆青色,内部因受沁而有黄褐色斑点。玉质较细腻,薄刃处微透明。偏锋呈柳叶形,与援的上下边刃平滑相接。援有脊与边刃,援本处有一圆穿,内的下角被削成斜边。通长40.5、援宽8.6、内长9.6、宽6.7、最厚处0.6厘米。
玉戈(图四)青玉。深豆青色,大部受沁而呈黄灰色或黄白色。玉质较细腻,微透明。锋呈斜三角形,锐利,援有脊与边刃,援本中部有一圆穿,援与内的宽度相差无几,内下角刻出一个小缺口。通长31.9、援宽8.8、内长7.3、最宽9、厚0.6厘米。
玉戈(图五)出于墓主腰部之下。已破裂成五块。中部边缘有一处稍残。青玉。浅豆青色,绝大部分受沁呈土黄色或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背面纵向有一道锯切痕迹。锋大致呈三角形,刃较钝厚,援正面有脊,上边刃较钝厚,下边刃较薄,援本中部有一穿,内端上角有一长条形缺口,其上下边缘均有齿状扉棱。长25.3、援宽6.9、内长7.3、宽7.1、厚0.3厘米。
玉戈(图六)出于内棺盖上。青玉。浅豆青色,大部受沁,呈褐黄色或土黄色。玉质细腻,微透明。锋呈等腰三角形,锐利,援与内皆有脊,援末宽于援本,边刃锐利,援本处有一个圆穿。长24.2、援宽5.75、内长6.2、宽4、厚0.5厘米。
玉戈(图七)出于墓主腰部之下。其中一面有织物印痕。青玉。深冰青色,绝大部分受沁而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尖锋呈斜三角形,锐利,援无脊,内援之间阴刻栏线,内端等距刻出三个豁口,中部有一小圆穿,正背面各纵向刻划十道相平行的细线纹。长22.4、援宽6.3、内长4.1、宽6、厚0.4厘米。
玉戈(图八)出于墓主腰部左侧。青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较细,微透明。锋呈柳叶状,援有刃,刃薄而锐利,援、内皆有脊,援本处有一圆穿。长24.4、援本宽3、内长5.4、宽2.7、厚0.5厘米。
玉戈(图九)青玉。全部受沁呈土黄色或黄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斜边三角形锋。直援,边刃锋刃均薄而锐利,直内。长6.7、援宽2.7、内长1,2、宽2.3、厚0.2厘米。
玉戈(图十)青玉。全部受沁呈黄色与黄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三角形偏锋。器身弯曲,曲援有中脊,援本有一圆形穿孔,曲内。长7.1、宽1.8、厚0.3厘米。
玉镞(图十一)青玉。全部受沁呈青灰色泛黄。玉质细腻,微透明。为无铤奴翼形镞,前锋及双翼边刃均薄而锐利,双翼尾端各有一个小穿孔。长8.3、器身中部宽2.2、厚0.3厘米。
玉柄铜芯铁剑(图十二)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节分明,玉质细腻,温润光滑。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连接剑身和剑柄。由于埋藏久远,剑身已断为两截。剑长20厘米,玉柄长13厘米。
(2013年10月23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