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田庄大墓由墓道,前后室及十个耳室组成。规模宏大,非常罕见,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2012年度成为我国文物考古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曾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田庄大墓的发掘是从去年春天开始的,我因得知在前厅东耳室出土了建筑彩绘,所以一直很关注大墓的发掘,希望能在墓道或墓室发现壁画。
10月31日下午,我正在曲阳修德寺塔上临摹壁画,领队张春长打来电话,说墓道发现了壁画,刚清理出人物的头部。我非常激动,第二天便去了工地。
我曾参加过数十座墓葬的发掘工作,仅大型墓葬就有磁县北齐高洋墓、获鹿高庄汉墓及石家庄郊区元代史天泽墓等。但我一到田庄大墓,还是吃了一惊,它的规模和形制让我称奇,让我倍受震撼,这样的墓葬我从未见过。更让我惊叹不已的,是那放置于墓中的大型运输机,这种场景是我从事近30年的文物考古工作第一次看到。
看着那墓土从墓底通过传送带,经过一次中转后,源源不断地直接落入停在墓外的三马子车厢上,然后直接被运走时,我不由地发出了“考古工地真需要创新”的感叹。
考古发掘,被我们考古人戏称为“挖土”。无论遗址还是墓葬的发掘,整个发掘过程就是一直在和土打交道,也就是将墓室、墓道或遗迹、遗物之外的填土清理走。遗址中的填土数量一般都不算太大,而且那些遗迹也需要慢慢清理,所以,用人工清理那些土似乎不是个问题。而在墓葬发掘中,尤其是对于大型墓葬的发掘,人工清理就是个大问题了。一座大墓有的需要动用上百的人力,我曾目睹过那种“人海战”的发掘,场景非常壮观。一锹土需要十来个人的“接力”,才能倒到墓外,然后再将这些土装上小推车或三马子,运到堆土场。
像曲阳田庄这种前、后室都已被毁,墓顶荡然无存,墓内和十个耳室内全是土的大型墓葬。如此大的土方量,要是靠人工倒土,完成清理工作,则需要上百人用数月的时间。而野外的工作条件有限,时间又珍贵。所以,在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工作的同时,能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发掘任务,也是考古工作的首要目标。
据了解,这种设备是从衡水市购买的,投资3万元,使用它,工期提前了5、6个月,节省人工费用20余万元。
去年,中国考古学会部分代表参观这座大墓时,对墓中的这个设备先是很好奇,在做了一番了解后,对发掘工作中的这种”创举“大加赞赏。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何继英研究员说:“这个办法很好,用这种设备运土,省工省力,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发掘工作中借鉴。”(作者单位:河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