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甘肃泾川佛教遗存    3星级
甘肃泾川佛教遗存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586     更新时间:2014/2/26  文章录入:henansc

泾川佛教遗址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2012年12月在修整道路时,于现大云寺博物馆东侧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另外,还发现了铭文砖一块,记载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龙兴寺曼殊院高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藏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由于此次发现较为重要,2013年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的要求,制定并申报了《泾川大云寺佛教遗存调查发掘计划》。同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对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发掘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3年上半年主要对已暴露的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下半年在抢救性发掘的基础上,对遗迹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在已暴露遗迹周围进行清理发掘。

    截止2013年12月初,共发掘500平方米。其中清理窖藏坑2个、砖函1个、灰坑20个、井8处、沟1条、墓葬1座、台基1座,出土佛教造像260余件(组)、陶棺1具、铭文砖1块、部分砖瓦建筑构件、陶器、铜器、瓷器等。

    佛教造像窖藏坑 2个,均呈长方形,造像于坑中分层埋藏。其中1号窖藏坑距地表1.5米,坑长2.4米宽1.9米、深1.2米,造像分三层于坑中整齐地排列,体量较大的造像均仰身或面西侧身而葬,体量较小或残破者放置于空档及四周。两个窖藏坑共出土造像260余件。

    砖函  1个 ,长方形,顶部被毁,东西长1.12米、南北宽0.46米。砖函东侧出土铭文砖一块,边长33厘米、厚5厘米。函内放置陶棺1具。

    井  8个,均圆形,内壁修抹平整。个别井口用砖封砌。1号井口径1.5米、深5.2米。出土物较为杂乱,有砖瓦、瓷片、烧土、炭渣等。

    灰坑  20个,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其内填土多五花土、黑褐色土等,出土瓦当、陶器、瓷片、钱币等。

    沟  1条,长方形,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发掘区,叠压在台基址下。沟内填土褐色,土质较松软。沟上宽下窄,现存长20米、口宽4米、底宽2米、现存深2米。包含物有少量陶片。

 

台基  1座,因破坏严重,现存部分为不规则形,长9米、宽5米、高0.6米。表面较为坚硬,为踩踏形成,内含有小石子,连续分布。

    墓葬 1座,开口于一层下,墓道未清理,墓室长方形拱形顶,顶部遭破坏。墓室长2.6米、宽1.6米、高1.2米。墓内出土镇墓砖一块,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确纪年。
 
    出土遗物较多,主要有佛教造像260余件、陶棺1个、铭文砖1块等。另还有陶器、铜器、骨器、瓷片、砖瓦等。

    出土佛教造像从质地分有石、陶、泥等。类型上又可划分为造像碑、造像塔(龛)、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造像等,其中单体圆雕造像数量较多。像碑内容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三佛、维摩文殊、树下思维菩萨等。背屏式造像以一佛二菩萨像三身组合为主。单体圆雕造像常见立佛像、菩萨像、天王等。造像表面进行贴金或施彩妆奁。造像年代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时期,延续时代较长。

    灰陶陶棺由棺盖、棺身、棺座组成。棺身棺座连为一体。棺盖半圆筒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弧形顶。棺身梯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前后档上部呈圆弧形。棺身四面装饰方格纹。棺身下有长方形壸门座,两侧各两个壸门,前后各一个。壸门内雕刻花叶。

    陶棺中出土漆盒2个,分别置于棺内前后部分,2个漆盒间分四层放置佛骨若干,并佛牙一枚。因陶棺残破,漆盒被毁严重,保存状况较差。漆盒内放置琉璃瓶4个,均为球形,长颈。其中1个琉璃瓶破裂,部分舍利散落。另外两个琉璃瓶有裂纹。目前清理出散落的舍利约1777粒,舍利大小如米粒,呈白色结晶状,晶莹剔透。另在佛骨下还清理出2个长方形玻璃瓶。

    砖函中出土了纪年铭文砖,文中明确记载: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龙兴寺曼殊院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藏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使我们对砖函及陶棺的埋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陶棺及舍利的出土反映了宋代龙兴寺舍利埋藏的状况。

    出土建筑构件主要有瓦当、兽面雕砖、筒瓦、板瓦、础石、石门砧等。其中瓦当以泥质灰陶为主,均圆形、模制。个别瓦当背面见筒瓦或与筒瓦连接的痕迹等。从内容上看,主要为莲花纹、兽面纹及兽面与莲花纹相结合等三种。

    出土陶器有陶罐、陶瓶、陶盆、纺轮、陶球等。瓷器 均为破碎的瓷片,有碗、盘等。以白瓷、青瓷为主,主要为耀州窑所出。
     
    第一个窖藏坑内出土石经幢,砂石质,平面八边形,上细下粗,现存一节。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楷书,阴刻。
这次发现并清理的佛教造像及其他遗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有关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

    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要驿站,泾州地区留下了众多的佛教遗迹,保存到现在的有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罗汉洞石窟等。不仅如此,泾川境内还出土了一些极为重要的佛教文物,如玉都镇出土的十六国金铜佛像、北周宝宁寺出土的北周立佛造像、水泉寺出土隋开皇元年李阿昌造像碑等。此次佛教造像的出土再一次证明了泾川佛教文化的发达。

    1964年大云寺地宫舍利石函及五重金棺银椁出土,它是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的案例,开创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在佛教考古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69年在北周宝宁寺址内再次出土了舍利函及相关遗物等。此次宋代龙兴寺陶棺及舍利的发现是继大云寺地宫舍利、宝宁寺舍利出土后泾川地区第三次出土舍利,其瘗埋方式与北周宝宁寺、唐大云寺不同,反映了宋代舍利埋葬的新特点。

    泾川佛教寺院众多,已知的有北魏嵩显寺、北周宝宁寺、隋水泉禅寺、大兴国寺、唐大云寺等,此次宋代龙兴寺遗址的发现,再次显示出泾川佛教兴盛,更进一步说明其地佛教传承有序。同时为探索龙兴寺结构布局、寺院历史沿革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吴荭)

 

  • 上一篇文章: 清光绪六年《灶君庙碑》

  • 下一篇文章: 绕南瓷场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西汉 褐釉陶卧牛俑
     汉 复釉陶马
     西汉 复釉陶宰兽俑
     汉 复釉陶博山炉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探秘殷墟博物馆 感受殷...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汉 复釉陶马
     西汉 复釉陶宰兽俑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