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
公债券又称政府证券,为政府以信用方式发行的债务凭证。它是政府财政部门或其它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库券和公债票两大类。一般国库券由财政部发行,用以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而公债票是指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有时也将两者统称为公债票,中央政府发行的称国家公债票,地方政府发行的称地方公债票。
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南京临时政府宣告结束并且北迁,刚刚诞生的民国,此时正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财政困难。以窃国大盗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那时却提出以大借外债为解决方案。对此时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的黄兴甚感担忧,同时为走出这一困境,他通电全国,倡导实施国民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当时全国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并派遣湘军援鄂、早在1911年10月22日成立的湖南军政府,为“补给本省筹饷局募收之国民捐”,旋即发行了地方公债票——湖南筹饷公债票。
湖南筹饷公债票由湖南省政府担保,1912年11月至12月由当时的湖南银行发行,年息4厘,发行总额为银圆500万元。该类票的材料为纸质印刷,尺寸均为纵26厘米、横22厘米,票额分别有伍圆(图一)、拾圆、伍拾圆,以及壹百圆、伍百圆和壹千圆六种。它们的正面图案均为上方印“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湖南筹饷公债票”的字样。左侧印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元年月日”字样,并加盖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的“湖南都督出章”方形印;左下方加盖“湖南银行经理公债出章”椭圆形印。正中印票额,即“通用银圆圆整”字样。右侧印发行编号,右下方钤盖“湖南财政司章”。下方正中图案为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城南古城墙之上,历来为古城长沙名胜和地标的天心阁。此图表现的是晚清时期天心阁的南侧,1924年下半年,湖南省长赵恒惕委派省会警察厅长刘武还将天心阁辟为公园,次年夏完成。尽管当时还没有1928年增建的南北两附阁,但是如果人们登阁远眺极目四望,仍然可将长沙全景尽收眼底。最下方注明的,是印刷单位“东京印刷株式会社制”。其背面颜色均为白色,图案都是印着湖南筹饷公债简章及付息记录(图二)。
该类票的不同之处,除了正面左侧的发行时间、正中的票额和右侧的发行编号以外,六种票面的颜色也存在着差异。以中国2011年艺术市场的拍品(均以人民币成交)为例,其中华夏国拍3450元拍卖成交的8.5品伍圆公债票,以及中国嘉德25300元拍卖成交的9品壹千圆公债票,边框颜色均为深绿加浅绿。而华夏国拍4370元拍卖成交的8.5品拾圆公债票,以及17250元拍卖成交的8品壹百圆公债票,边框颜色则都是棕黄加浅绿。甚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艺术市场仍然未见伍拾圆和伍百圆公债票的“芳踪”,可谓“千金易得,一票难求。”
天心阁图案的湖南筹饷公债票,不仅对民国初期的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而且对湖南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史研究,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尤为可贵的,是它们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天心阁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当时湖南支持辛亥革命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