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峰(1889~1933) 清猿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24年作 138×52.5cm
出版: 《奇峰画集》第五辑第十二图,美学苑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民国
二十年(1931年)珂罗版。
高奇峰是高剑父的弟弟,兄弟俩还有陈树人即所谓“二高一陈”是中国现代重要绘画流派“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与高剑父、陈树人一样,高奇峰早年也是留学日本,其绘画寓东洋画法于中国传统笔墨之中,有独到面目,取得了杰出成就。山水花卉、翎毛走兽皆为其所长。此幅《清猿图》绘董寿平是现代大画家,绘画以外,于书法、美术理论、艺术鉴赏诸多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取得了突出成就,所作无论山水还是松竹梅兰,都别具面目,使人一望而知出自董氏笔下。本次西泠春拍得到了董氏亲友倾力支持,以单元形式特别推出董寿平书画作品专拍,计13件拍品,其中有他最擅长的松竹梅兰以及山水书法,相信一定会受到收藏家、投资者们的青睐。
程十发是西泠印社每一场拍卖会都不可忽缺的重要艺术家,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一,他生前是西泠印社副社长,为西泠印社的中兴和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二,他的绘画包括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极高,是海派绘画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代表画家,有着广泛的欣赏和收藏人群。本次西泠春拍推出多幅发老作品,有人物有山水,还有花卉,都是面貌典型的程十发艺术佳构,值得关注。
程十发(1921~2007) 橘颂
设色纸本 立轴 1992年作 129.5×81cm
《倚篷人影出菰芦》作于甲辰暮冬即清光绪三十年(1904),时年蒲华73岁,乃应吴昌硕“拈句嘱图”,属命题作画。蒲华与吴昌硕友谊长达近40年,尽管年长吴昌硕13岁,但两人互慕才华,亦师亦友,一生中有许多作品互赠互题,传为佳话。吴昌硕拈句嘱画,蒲华秉烛应嘱,幷且一画就是两幅,所绘山水各异,题识却一字不遗,说明他作了备份。吴昌硕在蒲华送赠的那幅《倚篷人影出菰芦》上题句“作老以疏逸见长,冷香以浑古取媚,是帧合作,益增奇特,焚香默读,何修得此!”盛赞其画,但不知他当时是否知道蒲华为应此嘱共画了两幅同题山水?其时蒲吴二人相交已达30年,显然蒲作英是非常在意这一次“拈句嘱图”的机会的。两幅作品,一幅“应嘱”,一幅自留,难得的是一百余年后两幅山水竟然都完好保存至今,其中吴昌硕题句那一幅在2005年浙江某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上以76万元成交。此次西泠拍卖征集幷付拍蒲华此作,还原一段往事,续写蒲吴旧缘,乃艺坛佳话。
(附提一句,曾有人着文对吴缶老《倚篷人影出菰芦》题句“是帧合作”解为此作系蒲华与冷香合作,不对。“合作”在这里是指称心,特此说明。)
钱松岩是现代山水画大家,新金陵画派的重要画家,其绘画各个阶段都有面貌,通常而言,晚年苍郁,中年以前秀逸。中年时期的钱松岩是在时断时续的教书生涯中度日,但一家六口人仅靠他一人的工资收入不够开支,因此他起早贪黑作画,全面出击,样样都画,为得是养家糊口。《江山帆影图》作于1944年,时年钱松岩46岁。平远间以高远构图,长松危崖,茅舍帆影,山石参差有错落,流水弯环得诗意,高士携童隔岸观景,浅彩淡墨,颇有闲逸散淡之趣。这路画法是钱松岩当年最为得心应手的传统山水,很得时人喜爱,钱松岩晚年则谓之是他在传统绘画里“团团转”,那是真话,也是歉辞。所谓真话,当年钱松岩靠一人之力要糊六人之口,必须为五斗米折腰,画画是为了卖画,所以卖得出去是前提。所谓歉辞,正是这一路绘画的扎实传统功底才成就了他晚年苍郁的山水风貌。当年钱松岩的润格,据马鸿增编着的《钱松岩研究》所载,山水人物每尺四万,花卉蔬果每尺三万,名菊写生每尺六万。可是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速度快得让人无以适从,不久他就重订润例,山水人物每尺变成了二百万,花卉蔬果每尺一百六十万元,名菊写生则为每尺三百万元。即使这样,还是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于是出现了画家们干脆就将润例改成以画易米的办法(当年丰子恺就是以米易画),所以,钱松岩当年润例的实际执行情况不得而知。此画纵150厘米,横82厘米,约合11平方尺,是钱松岩费了心血画的大幅作品,但不知他卖了多少钱,或者易得多少米。据说他后来为了生活,将润例打折,降价卖画。那是不得已啊,为了糊口!
关 良(1900~1986) 武松打虎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72年作 83×56.5cm
展览:《关良逝世一周年纪念作品回顾展》,上海美术展览馆,1987年10
月。
说明:1.作品由画家亲属珍藏并提供。
2. 此幅是关良以时誉“江南活武松”的挚友盖叫天为原型创作。
《武松打虎》作于1972年,设色纸本,纵83厘米,横56.5厘米,是一幅别具意义的关良戏剧人物作品。众所周知,关良在传统戏剧人物画方面所作探索,是融合了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水墨写意精神之后的产物,笔墨简洁,线条“稚嫩”,所绘看似平涂,却传达了大朴归真的绘画境界。让绘画还原艺术初衷,但又不是退缩到原始状态,他的戏剧人物画给人的启示十分有益。但是这幅《武松打虎》却结合了写实的手法,以其相对细腻的笔墨表现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与他一贯的戏剧人物画有所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因为所画是一代京剧艺术大师、人称“活武松”的盖叫天。关良与盖叫天是好友,他与盖叫天的相识相谊就是缘自对盖叫天京剧艺术的折服,关良一生观看盖叫天的演出不下数十次,对他所演《武松》系列包括《打虎》、《快活林》、《十字坡》、《三岔口》等经典剧目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幷且经常“录之于本本”,积累了盖叫天“成百上千张各种场合下各种剧中人物神态的速写”(《关良自述》)。此作就是根据“录之于本本”所绘,画中武松即以盖叫天的真实形象绘之,一招一式乃至一个眼神都活现“武松”——盖叫天的精神气质。作此画时,盖叫天已被迫害致死两年,但是“文革”尚未结束,盖叫天还没有得到平反昭雪。关良如此大胆为其作画立传,可见两人的君子之交。此画曾作为关良的重要作品在关良逝世一百周年时入选《关良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作品回顾展》,此次付拍由画家家属提供。
名家连环画手稿是近年来兴起的收藏热门,其中尤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家所作连环画手稿最为抢手,因为那些手稿来自一个特殊时段。建国之初,许多从旧社会过来的一流画家为了适应新社会,同时也是为了生活的需要,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擅长的题材和艺术样式,纷纷改画连环画和年画。这中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让许多画家不知所从,陆俨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1年陆俨少举家从嘉定迁居上海,住进了复兴中路346弄(慈安里)8号那间大约25平方米的旧房子,不久,他走进了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包括“经理”、工人在内一共只有父子二人的私营的同康书局工作,在同康书局他干了二三年,画了近十部连环画和一些年画,《劝爱宝》就是其中的一部。《劝爱宝》共五十二幅图,通过对主人公“爱宝”及其妻姜氏好逸恶劳、不孝父母、最终为现实教育痛改前非的故事描绘,表现了抑恶扬善、孝敬长辈是为人应有的道德这一社会主题。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不仅画山水、花卉,也画人物,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加之经过“连环画研究班”的速成,不但善于表现故事,而且善于捕捉细节和描绘场景,属于很会画连环画那一类“旧画家”。但是他的志向毕竟不是连环画,这只是“稻粮谋”,不久上海筹建中国画院,在刘海粟、吴湖帆的积极推荐下他进了上海画院。所以画连环画在陆俨少艺术生涯中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其存世作品自然极少,而手稿完整保留至今就更是稀罕了。所以,《劝爱宝》是一部十分难得的陆氏
环画手稿,有其特别意义。
连环画《屈原》出自刘旦宅之手。
刘旦宅(1931~ ) 连环画《屈原》画稿(一百一十八开选六)
水墨纸本 画稿(一百一十八开) 19×27cm×118
出版:连环画《屈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2版。
说明:此为刘旦宅所绘《屈原》连环画原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多
次再版。这部由董子畏编文,刘旦宅绘画的连环画佳作,曾在首届全国连环
画创作评奖中荣获绘画二等奖。此作艺术特色鲜明,中西结合。既继承了中
国画线描的优良传统,又从西洋画中汲取一些艺术技巧,这在新中国连环画
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无疑具有开创性。
刘旦宅是浙江温州人,1951年寓居上海,在出版社从事插图及连环画创作。他是陆俨少生前好友之一,关系在亦师亦友之间。其绘画题材广泛,人物鞍马、花鸟走兽均为其所长,其中尤以画人物最为精彩。所作连环画可以说脍炙人口,许多作品曾经得过重要奖项。1953年6月,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为当年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这对新成立的人民共和国是一种极大的骄傲,所以屈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各种文艺样式重要的表现题材,刘旦宅的连环画《屈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所作。此作一经面世即引起广泛反响,不仅获得了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还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多次印行出版,并经外文出版社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此画稿即当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屈原》的手稿原本,计118开,完好无损,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刘旦宅连环画手稿。
名人信札、手稿、碑帖法书近年来越来越引人重视,09秋拍西泠拍卖首次推出这一专场便创造了100%的成交率,可见受人关注的程度。本次春拍我们更是不遗余力,广肆搜罗,征得一批极为难得的名人手札、手稿及重要上款作品,继续推出《名人手迹·碑帖法书》专场。其中有清代朱祖谋、赵之谦、朱为弼、陈元龙、康有为、近现代孙中山、弘一、伊立熏、沈钧儒、陶行知,俞平伯、许宝驯、钱穆、沈从文、沈尹默、蒋复骢、朱光潜、戴望舒、陆维钊等数十位成就卓著的历史名人的重要信札手稿,甚为难得。比如各家致张充和信札及其上款的书法作品就达30余件,其中沈从文写给张充和的书法16件,沈尹默致张充和诗稿及书法4件,俞平伯、谢冰心、钱穆等致张充和信札诗稿多件等等。限于篇幅,只能作约略介绍。
张充和是名门之后,被誉为“最后的闺秀”,其曾祖是与李鸿章一起创立淮军幷历官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光绪间任两广总督幷一度任直隶总督的晚清名臣张树声,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张家树大叶茂,满门飘红,姐弟十人皆学有所成,四姐妹所嫁更是一时俊彦,沈从文就是张充和的三姐夫。张充和1949年随丈夫傅汉思(Hans H. Frankel)赴美国定居,先后任职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本次付拍的手稿及其上款书法作品就是她与沈从文、沈尹默、俞平伯等人的往来信函及互赠作品,内容丰富,保存得也非常完好,是非常值得珍视的。
再比如王国维的《宋代之金石学》手稿。
王国维(1877~1927) 楷书 八言联 纸本 对联 136×31cm×2
说明:赵之谦弟子朱志复上款。
王国维是一代学问大家,虽因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一生享年仅得50岁,其著述却多达62种,批校古籍200余种,可谓洋洋大观。其中多种著述开后人先河,言人所未言,名垂史册。《宋代之金石学》为王国维1926年11月下旬应北京大学历史学会之邀所作讲演手稿,其时王国维任职清华研究院教授。金石学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铜器和石刻,北宋时已有《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和《金石录》等书刊行。清代中期以来此学兴盛,为当时显学,光绪时张之洞、缪荃孙、梁启超、潘祖荫、罗振玉等均有著述问世。王国维的《宋代之金石学》为其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的精谨渊博引人注目。此稿收入1928年1卷3号《国学论丛》,之后,在王国维多种文集及研究著作如《王国维集》、《王静安先生年谱》中著录出版。
手稿“清华学校”稿笺本,笺高22.7厘米,宽16.8厘米,四周双边,白口,朱栏,单鱼尾,计六页,半页10行,墨笔行楷小字书写,中有多处勾笔,品相完好。王国维以有限生命做无限学问,手稿十分难得,值得重视。
另有一件“名人手迹”拍品较为特殊。此件拍品以信札为主,计140余封,受信人为台湾原高雄市长陈启川等,致信人则为国民党不同时期的党政军要员,其中有何应钦、孙科、孙立人、张道藩、白崇禧、陈诚、谷正纲、蒋经国、蒋纬国、辜振甫、连战、宋楚瑜等,约近百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台湾的现状及各人之间的关系,是进行相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应予重视。
古代书画历来是西泠拍卖的重点,本次古代专场共征集500余件拍品,删选后上拍380件拍品,可谓把关从严。其中有明代徐渭的《羲之笼鹅图》,陈道复的花卉手卷,文征明、祝允明的《醉翁亭记书画合卷》,倪元璐的《书画合璧卷》,祝允明、文征明等十二家《金笺书法扇册》,蓝瑛、董其昌、陈洪绶、查士标、杨文骢等的山水书画成扇,以及唐寅、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等大家的书法精品;清代部分则有王原祁、邹一桂、张宗苍、王玉樵、郑簠以及金陵八家的龚贤、扬州八怪中金农、郑板桥、高凤翰、黄慎、李鳝、罗聘、华嵒等的山水、花卉和精彩的书法作品。另有一件曾为张大千兄弟收藏,幷被著录在《大风堂名迹》第四集中的北宋崔白的《秋兔图》,都值得关注。
秋兔圖
《秋兔图》是一件高古作品,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纵100.5厘米,横52厘米,绘画气息、绢质以及幅宽等与所见传世北宋作品相类。曾为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收藏,收入《大风堂名迹》第四集,名曰北宋崔白《秋兔图》。画上钤有宋徽宗、贾似道、赵孟俯,元内府、文征明,以及张大千兄弟鉴藏印17方。崔白生卒年不详,大约为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人(1068~1085),熙宁(1068~1077)初补图画院艺学。擅画花鸟竹禽,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笔迹劲利,设色浅淡,他的绘画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黄筌父子浓艶细密的画风。也画人物和佛道、鬼神、走兽等。传世作品有北京故宫的《寒雀图》、台北故宫的《竹鸥图》、《双喜图》。此画为台湾知名藏家收藏,本次付拍西泠拍卖正是从台湾征集。
《羲之笼鹅图》,水墨纸本,纵90.5厘米,横38厘米,以泼墨写意的笔法绘王羲之山阴道上书扇换鹅的故事。画中王羲之执扇席地作自赏状,小儿抱鹅趋前,颇有一种情趣。徐渭是绍兴人,王羲之则书法名之绍兴,所以在绍兴的任何一条街巷乃至乌篷船里,都有传说不尽的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徐渭自幼耳熟能详,绘此题材如同信手拈来,所画笔墨率意,灵性得很。画上题徐渭自作五言律诗一首,未署年款。徐渭作品尤其绘画通常都不署年款。经阅读相关专家著述,以及排比权威出版物收录的徐渭书画作品可知,徐渭作品凡署年款的多为其中年即大约50岁以后所作,据此推断,《羲之笼鹅图》大约作于50岁之前,也就是徐渭因精神分裂误杀妻子幷遭下狱前后所作。徐渭是天才艺术家,但是存世作品不多,《羲之笼鹅图》面貌典型,十分难得。此作曾为吴铁声、黄葆戉收藏。吴铁声一时无查,黄葆戉则为著名书画篆刻家,民国初年以来历任安徽法政学堂教员,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上海美专绘画系主任等职,幷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编审20余年,是一位精鉴善赏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