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最高称号,是“文化艺术大师”还是“能工巧匠大师傅”?本来人为造就的“大师体制”窘境当然是越来越荒唐。大师体制可以说是工业体制臆造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物,也可以认为是中国“文革”的后遗症。文化艺术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一种形态,其综合反应着家各国各民族的政治主张、经济现象、民族宗教、科学技术、历史、人文、教育等等文化精神的写照。然“大师体制”三次成功升级无形取代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巨匠和大师的概念,其实;体制下的“大师”与代表文化艺术最高形式无关!体制下的“大师”只是“大师傅”的畅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体制始于1979年。根据《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符合一定条件且长期从事工艺品制作的人员,由国务院负责传统民间工艺保护工作部门授予的称号。最初是在工艺美术领域取得继承的民间人士,统一称为“老艺人”。1979年由轻工部评出第一届,当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1988年第二届评审时改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组织了第三届、第四届评审,前四届共评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4名。以后大师生产被搁置停顿了九年。2006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大师评定工作重新启动。现在,第五批产生161位,目前中国有大师三百六十五人。
我们从大师体制的发展来看,从民间工匠到老艺人、从中国工艺美术家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标准都是围绕传统工艺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符合长期从事传统工艺品制作的人员,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工作的部门可以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且要求成就卓越,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技艺精湛的制作的人员或者自成工艺流派的工作者。国家文化保护没有错,体制评选标准也没有错,继承发扬光大更没有错。那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传统工艺品真正达到、代表了中国的文化艺术,还是技能(知识)形成了文化(架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一个世纪、一个国家很难产生几个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但是,我们一个行业的巨匠和大师就大大超过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大师”总数,我们的大师体制为我们争了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在民间被认为是文化艺术最具权威性的评定之一。然而,国家机构变更,原来的轻工业部体制改革后变成轻工业局,轻工业局再经改革成为经贸委的一个小部门,而国家经贸委撤销后归属到了发改委”。“大师体制大家庭”一时无家可归,这样被搁置了长达十年之久。直到2006年重新启动,而此时负责评定的领导部门又转移到了发改委手中。发改委除了担当政府领导角色外,还将代替轻工业体制领导文化艺术的部分上层建筑,“大师体制大家庭”又有了二手新家。
我们的文化艺术和民间传统工艺到底归属文化还是工业?文化艺术究竟需要不需要体制?文化艺术影响和成就、是以国际还是国内;区域范围还是行业范围?一个解体的“工业大师体制”对国家而言就那么重要?已经解体的“工业大师体制”复而不亡是否代表着工业文化艺术的必须?总之,我们需要回答!
工业是经济的基础之一,文化艺术是经济的上层建筑。反思,建筑下的文化艺术其变形扭曲是可想而知的!体制下的“工业大师”与文化巨匠和艺术大师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