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涼,漸入冬的杭州自有一番別樣的味道,西湖蕭疏的落葉正卷起徒步者的衣角,隔堤百步外,多少樓台煙雨中。百年西泠,坐擁世間良辰美景;薈萃人文,再襄中國文化傳奇。抒寫人文情懷,杭州功莫大焉。一年一度的西泠秋季拍賣即將上演,少不了激動人心的時刻,而背後的助力正是中國文藝。對於中國現代繪畫的歷史來說,杭州是根基,是源頭。面湖而立的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是杭州國立藝專。大師聚集,風起雲湧,那個時代的人文浪潮依舊在耳畔回響;百年風雨雖為歷史之一瞬,但仍鑄就近代中國文藝不朽的豐碑。
大浪淘沙,一切都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淘盡,而後金沙分明地呈於世人面前。油畫自二十世紀初被引入中國後,對它的理解和駕馭始終在艱難曲折中前行。從最初的高舉藝術自由的旗幟,百家齊放,到解放後的政治因素的強力介入,再到文革後藝術思維的再解放,藝術的進程有先進,也有倒退,總體呈現出一種緩慢的上升趨勢。這種上升是基於對早期中國油畫的再認識,對新中國前期油畫創作的總結與批判,進而形成的新的藝術探索之路。而這條道路必定更為尊重個體精神的闡釋與藝術創造,人文情懷的表現更為自由與濃鬱。
西泠油畫自起步以來,始終致力於對中國現代繪畫的總體把握與構思。以人文情懷為主線,縱橫貫穿老中青三代油畫家,以期厘清中國現當代油畫發展的面貌。
光輝的旗幟
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林風眠、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無一不是藝術自由精神的象徵。後來者羡慕嫉妒恨,豈不知他們都是披荊斬棘,方在古人面前殺開一條血路,否則無路可走,便是藝術的死期;抑或將藝術統歸於風雅的範疇,更是一群無知者的偏見與幻想,藝術真正需要的是絕唱的勇氣,且一唱而三嘆,從容不迫,方為真正的藝術家。

林風眠(1900 ~1991) 秋林
紙本 彩墨 67×68cm

林風眠(1900 ~1991) 漁舟泊岸
紙本 彩墨 65.5x66.5cm
說明:1. 本作品為凌南隆、周月芬夫婦舊藏。
2. 現藏家購自2010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專
場“凌南隆、周月芬舊藏近代中國畫”專題。
3. 凌南隆、周月芬夫婦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讀
於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師從林風眠先
生,與先生交往密切。即使林風眠先生移
居香港後,仍保持來往。凌氏夫婦所藏作
品均得自林風眠本人。
1、林風眠的四幅作品——《雙鷺》、《百花爭艷》、《秋林》,《漁舟泊岸》代表了林氏不同時期的繪畫心境,從《雙鷺》的荒原之舞到《百花爭艷》的熱烈奔放,再到《秋林》的寧靜致遠,都是其同類題材成熟時期的作品。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林風眠結束了四年的牢獄生活,重新拾起畫筆,從畫作中可以感受到林風眠歷經滄桑之後的淡定,更添一份藝術上的純粹。作為中國現代繪畫的奠基人之一,林風眠具有開創性的深遠影響力與藝術魅力。

朱德群(b.1920) 永恆
布面 油畫 1999 年作 60×120cm
2、朱德群的《永恆》秉承了其鮮明的抽象畫風,橫構圖展開的是一個東方人特有的精神世界,那被風旋錐於夢幻之島的是一顆色彩詩人的靈魂,畫作所傳遞的迅疾的印象令人如此著迷。

吳冠中(1919 ~2010) 林
紙本 彩墨 45×55cm
出版:《美術博覽》第一期p25,中國現代美術出版社,2004 年。
3、吳冠中的兩件作品分別是《睡蓮》和《林》,其中作于1976年的《睡蓮》,是其前期水墨畫的代表作之一,中西造型手法貫通其中,尤可寶貴,並於1979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而《林》亦是吳氏成熟時期的力作,輕鬆的筆調實則是精思傑構流於筆端的深淺吐納,情韻早溢畫外。
當代繪畫的人文情懷
作為油畫界扛鼎的中生代,影響力日漸強大。不僅其藝術思想的深度和探索語境的能力日趨成熟,被世界所公認,同時市場價位也已確立。多元的風格,迥然不同的語境;從陳逸飛的浪漫寫實主義到周春芽的新表現主義,題材幾乎囊括了審美的各個方面。那種僵化的表現方式徹底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對意象的深度探尋,猶如一股奔放的洪流迅速將過去藝術創作思維中狹隘的溝坎融平,從而進入藝術創作的自由的河流。浪漫寫實主義的興起,是一種從過去呆板的寫實手法裡掙脫出來,和詩意表述方式的完美結合。而當代中國表現主義繪畫就像當代詩歌更加註重個人內在精神的體驗與表達一樣,其藝術語言所反映的豐富的意象形成一種獨特的節奏,在無以名狀的氛圍中,留下巨大的思維空間讓觀者縱想。無論是浪漫寫實主義,還是表現主義,都是對人文情懷的不同演繹,使得兩者都深具個體精神世界的閃光點。
一、當代寫實
1、陳逸飛
陳逸飛的《彈吉他的女子》堪稱傑作,創作于1988年的這件作品,精緻典雅,浪漫寫實主義的畫風已經確立,高超的表現技巧和那種涓涓流淌的細膩美感奪人眼目,令人暢想不已。作為其一生繪畫的重要作品,於上海美術館舉辦的2010年“陳逸飛藝術展”中展出,並收入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陳逸飛》大型畫冊。
2、郭潤文

郭潤文( b.1955) 玩偶
布面 油畫 1996 年作 154×96cm
出版:《中國油畫全集(下卷)》p357,中國文聯出版社;
《中國當代油畫經典解讀》p89,福建美術出版社;
《二十世紀中國油畫》第三卷 第一冊p162,北京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跨世紀畫叢——郭潤文》封面、p12,嶺南美術出版社;
《當代中國中青年寫實油畫家——郭潤文》p49,江西美術出版社;
《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精品叢書——郭潤文》p21,天津楊柳青畫社;
《一面·另一面20 個人的立場》p22,嶺南美術出版社;
《廣東畫院畫家作品集》p131,嶺南美術出版社;
《藝術界》2003 年第2 期,p11。
展覽:“南方語境——當代中國藝術家第二回邀請展”,1999 年,廣東美術館;
“首屆中國美術創作院作品展”,2007 年,中國美術館。
著名油畫家郭潤文創作于1996年的作品《玩偶》,是其一生的成名之作,作品有近十次出版及重要展覽。作為一名一流的寫實主義油畫家,郭潤文在這張畫中所流露的夢幻的詩意,表露了這個四十而不惑的中年男人所特有的“思”,一個垂目端臂的少女的莊嚴神聖和一個懸浮於前的嬰兒,似乎在暗喻少女脫胎於母體的本能的母愛,紅色的背景讓人想到女性的成長與某種來自於其體內血熱的關係。少女內心的不安與羞怯,對母愛的渴望,在一種故作鎮定的克制的神態中,反而更顯突出。郭潤文如此敏銳地表達,說明畫家對異性的關切是與女性的成長經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想必女性讀者對此的感觸會更為豐富。
3、艾軒
《草原往事》是艾軒1993年創作的優秀之作,曾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二屆中國油畫展並收入作品集。荒原與女孩似乎是艾軒繪畫中永恆的母題,荒原的幾多變幻與女孩透徹的精神世界,自然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通過一雙質樸的眼睛被凝固在一個瞬間,如聽牧歌,蒼涼聲遠。
4、羅中立

羅中立(b.1948) 夕陽炊煙
布面 油畫 64×80cm
出版: 《純樸的世界——羅中立油畫作品
集》p25,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 大陸美術選集第一卷·羅中立》
p81,藝術家出版社,1991 年。

羅中立(b.1948)北風
布面 油畫 1991 年作 62x79cm
說明:1. 現藏家得自藝術家本人。
2. 附藝術家與本作品合影。
《夕陽炊煙》創作于1991年,出版於《純樸的世界——羅中立油畫作品集》。羅中立對人生的摯愛深深植根於川蜀大地,老農、壯夫、女孩兒,黃昏燈下的熱切相擁,背著弟妹的小姑娘回眸在漸遠的土路上,任何一個片段都可以產生長久的感動。
5、冷軍
《剪刀》作于2000年。冷軍是中國當代超級寫實主義的代表畫家之一,極端的寫實其實不僅是對作者技術的嚴酷挑戰,也是對觀者視覺的偉大“欺騙”,但欺騙之下只有對冷軍的嘆服和再一次的嘆服。
二、當代表現
1、周春芽

周春芽(b.1955) 關於人體的臆想
布面 油畫 1996年作 100×80cm
周春芽的《關於人體的臆想》作于1996年,其繪畫風格正處在一個多變的時期,源於對德國表現主義繪畫的思索而來的這件作品,其寫意性和肌理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而其色塊結構尤令我想到後來的《向克利致敬》,是繪畫語言探索重要時期的力作。而2000年之後產生的《太湖石》系列,則標誌著周春芽的另一次重要表現。寄予太湖石以豐富的意象,冷峻的固態與焦灼的情色莫名地粘滯在一起,孤獨、血腥、暴戾暗流其中,在周春芽所留給我們的獨特的表述缺口中,令觀者在入口前即產生某種思想的回旋。這件作于2001年的《太湖石》曾入選2010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1971—2010”周春芽藝術四十年回顧展,同時出版於此次回顧展大型畫冊中。
2、何多苓

何多苓(b.1948) 方蘭21歲
布面 油畫 2003年作 180×130cm
出版:《重慶辣椒2003-2004》,p13 ;
《中國油畫十家——何多苓》p35,世界知識出版社;
《油畫家工作室報告——解讀人體》p8,上海書畫出版社。
展覽:“重慶辣椒2003-2004”美國巡展,美國,2003年。
創作于2003年的《方蘭21歲》是何多苓人體繪畫作品的典型之作,何多苓在《人體肖像》一文中說: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承認人體藝術中健康的色情因素,而類似德加對色彩的處理方式,使得對肉慾的衝動被限制在一個小的幅度之內,含蓄的色彩就像詩歌中微妙的修辭語言,含義極為豐富。作品曾參加“重慶辣椒2003-2004”美國巡展,並有多次出版。
3、張曉剛

張曉剛(b.1958) 血緣
布面 油畫 2006 年作 199×260cm
出版:《革命在繼續——中國新藝術》p232、233,薩奇畫廊。
展覽:“革命在繼續——中國新藝術”,薩奇畫廊。
張曉剛的《血緣》系列是其繪畫的標誌,政治性、歷史性和個人性在畫中表現得極為突出,當觀者的個人經驗被喚醒,歷史的沈重感漸上心頭,壓抑卻仍在心中,無法釋懷,依舊沈默。作品在薩奇畫廊舉辦的《革命在繼續——來自中國的藝術》中展出並出版。
4、葉永青
葉永青的《女人與孔雀》與《黑樹幹》是兩件風格迥異的佳作。《黑樹幹》創作于1998年,葉永青有著孩童般的想象力和豐富的色彩,將確定的形象雜燴一起,是畫家個人經驗的一次充分展示。《女人與孔雀》所表達的是女性的內心世界,鮮明的色彩對比,造型質樸與現代,傳遞出一種憂鬱的人文關懷。
5、劉煒

劉 煒(b.1965) 幽蘭
布面 油畫 2006 年作 80×245cm
劉煒的玩世與才情世所公認,在看似玩的過程中解構某些突兀的崇高與理想,在不同的母題裡,帶進很多有趣的雜碎。觀其畫,常令人無故而醉,又因情而全。此次上拍的《幽蘭》,則以高潔的蘭花為題,引李白“孤蘭生幽園,種草共蕪沒”句,孤與蕪的破敗感,沒落的幽園尤存心中,此處的黃色調並不溫暖,反而增加了一份精神的貧瘠。
6、劉野
劉野是一位繪畫詩人,要走進他的畫中,似乎需要一把鑰匙。著名的三元素——蒙德里安式的畫作、兔子與孩子,引人深入。單純性是三元素之間的共同點,看似單純的感受下,我們也許會忽略各自複雜的一面,那隱伏在表象之下的憂傷情緒四處蔓延,令觀眾瞬間動容。作品《百老匯往事》曾於瑞士伯爾尼美術館舉行的個展中展出,並有《大都會——中國當代藝術精選特輯》和《2008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展》等出版。
另如,尹朝陽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油畫家的作品獻臨本場,為西泠秋拍熠熠增輝。
美院抒情風
百年中國美術學院,始終堅守以林風眠所倡導的“兼容並蓄”的藝術精神,力貫中西藝術之所長,開風氣之先。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油畫家,諸如全山石、肖鋒、汪誠一、金一德、胡振宇、徐芒耀、許江、崔小冬、常青、來源等,且面貌各具,流派紛呈,在國內畫壇都佔有重要的學術地位。知名藝術家大多執教於學院系統,因故藝術收藏界尤其重視學院創作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西泠自隆重推出中國美院油畫版塊以來,反響熱烈,成績豐碩,市場認知度很高。今年名家名作雲集,想必會再一次引起轟動效應。
1、汪誠一
汪誠一是美院中生代油畫家的傑出代表。用高超的寫實技巧和真摯的情感表達貫穿其一生的藝術創作,堪為楷模。借用汪誠一油畫藝術展的題目——洗練如生——來說明汪誠一一生的藝術之路是非常貼切的。洗練如生是藝術的至高境界,也是藝術人生的另一個起點。此次上拍的大作《春風又綠》曾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是其代表作之一。出版於《汪誠一油畫集》、《繼往開來——中國油畫領軍人物·汪誠一卷》及《新杭州“三江兩岸”油畫家作品集》。
2、胡振宇

胡振宇(b.1939) 鋼琴師
布面 油畫 2010年作 113×113cm
出版:《 新杭州——三江兩岸油畫名家作品集》p74,吉林美術
出版社;
《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浙江美術館。
展覽:“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浙江美術館,2011年。
胡振宇是美院中生代油畫家的代表畫家。多年來,留法深入研習西方繪畫經典,使其深諳於西方古典油畫的精髓。此次上拍的《鋼琴師》是2010創作的力作,寫實技藝精湛,畫面音韻流動,美感十足。
3、油畫“三東”
“三東”版塊自上一場推出,已引起收藏界的廣泛注目。崔小冬、商亞東、朱衛東三位美院中青年實力派畫家,既是同窗好友,又同來自北方,而畫風各異,崔小冬畫中詩意的棲居,商亞東營造的靜謐的女性空間,朱衛東的音樂系列,各抒詩韻,動人心扉。作為個體,他們早已聲名鵲起,作為“三東”一系,也已為外界關注。此次各有精心之作參拍,定再續“三東傳奇”。
4、常青

常 青(b.1965) 鏡前
布面 油畫 2005 年作 92×130cm
出版:《 常青2006-2008 色粉·丙烯·油畫集》p47,吉林美術
出版社。
《鏡前》是常青的得意之作。常青是才華橫溢的中青年畫家,其藝術思維跳躍,繪畫思想豐富,涉獵題材廣泛,寫實主義技巧獨到。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持續關注的畫家。
後起之秀

韋 嘉 (b.1975) 生日快樂
布面 油畫 2005 年作 160×200cm
出版:《 韋嘉作品·野蠻春天》p118,2006年。
以七十年代中後期出生的新生代畫家日益成為市場的新寵,一方面是因為其鮮明的卡通式的畫風引人入勝,同時,其繪畫思想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所具有的代表意義,使得其中的幾位佼佼者異軍突起。陳可的綜合繪畫作品《綠色運動衣的下午》有女性獨特的細膩與含蓄;韋嘉的《生日快樂》和高瑀的《生於1949》,都以輕鬆的閱讀方式和看似表面的乖張之舉贏得藏家的持續關注,其實豐富的青春才是他們藝術主旨的所在。

程叢林(b.1954) 牧羊女
布面 油畫 1992 年作 75×75cm
出版:《中國當代藝術選集3·程叢林》p86,山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