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卫辉匾额     3星级
卫辉匾额
发布: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15     更新时间:2025/8/16  









       ———郭爱梅

 

匾额的确切概念众说不一,在此不作争论,但通俗的理解即为刻字于木或石上并悬挂于建筑物门屏上的牌匾。匾额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尤其盛行于明清时期,达到“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程度,一直延续至民国。内容有中华美德、古训名言、励志表彰、家训家风等,是中国书法艺术和刻字艺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人云,匾额为庭院之眼。其内容和书法水平以及题写者的落款名号等,从多方面反映出主人的家世、家风、处世哲学、精神追求、门第层次、道德修养等。优秀的匾额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要意,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优秀品德,表达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正能量。

古城卫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厚重,匾额众多,尤其是石质取材便利的狮豹头乡,现存的就发现66块,在周边县市无处其右者。这些匾额书法大气,石刻精美,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充分印证了古城文化的底蕴之丰厚。

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近年来经济发展,拆旧建新,很多老院落逐渐消失,老匾额也随之损坏或流失,匾额文化日渐衰落。因此,拓印匾额编辑成册留存资料刻不容缓。我们在收集过程中就多次发现,打过拓片过一段再去原处时,原匾额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个匾额,发现时天色已晚,门楼又高,等过几天再去拓印时,院落已成一片废墟,匾额不知去向,深以为憾。

新乡日报社摄影部的李青春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情怀的人,也是一个有很深的卫辉情结的人。我赞赏他常说的一句话“先做起来,做起来再说”。同时图书馆有收集地方文献、保存地方资料,挖掘当地历史的职能和责任。为此,我们达成共识,付诸行动,在图书馆人力极其紧张、财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克服种种阻力,遍访卫辉村村镇镇,耗时三年之多,拓印匾额近200幅,从中选出精品100幅集成此册。

由于人力、财力所限,加上疫情、水灾等诸多因素影响,乡村、街道、院落多有未到之处,定有匾额未能发现者,实为憾事。

匾额收集整理过程中,多次得到卫辉地方文化专家霍德柱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得到卫辉文旅局文物科的大力支持,得到程永华、张云龙、张钰森等老师的帮助,也得到很多匾额主人的热心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2259日于古城卫辉




附:部分拓片和现场图片:




















  • 上一篇文章: 范玉星——河南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委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卫辉匾额
     范玉星——河南省书协...
     殷墟考古
     寻找“最初的中国”
     茶圣” 陆羽煮茶图
     北齐 黄釉扁壶
     从中原到中国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卫辉匾额
     范玉星——河南省书协...
     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任...
     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
     中国最早的玉覆面和“...
     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
     漯河出土的战国时期青...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