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就在中国股市屡创新高继而进入动荡调整的时刻,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期,随着2007艺术品春季拍卖会的开槌,终于再度有了“春暖花开”之势,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第一轮春拍已经初战告捷。
作为艺术品拍卖重镇的杭州,春拍陆续登场,浙江南北即将推出重量级的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6月29日-30日预展,7月1日拍卖,展拍地点在杭州新侨饭店),包括中国书画、美玉良工、青瓷之美、瓷器杂项四个专场,陆俨少《山水四屏》、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琮式瓶、乾隆淳化轩九龙戏水笔舔等重量级拍品无疑将点亮2007春季艺术品市场。
是次南北大拍,有这样几个重量级的亮点:一,书画优势不变,甄选愈趋精良。299件作品,几乎件件都是代表性的精品;二,青瓷、美玉专场为浙江拍卖界之首,以学术性为标准,拍品件件珠玑;三,一些门类的重量级拍品有望创出新高。
书画一再遴选 299件拍品浓缩精华
中国书画是浙江南北的强项,本次春季大拍,浙江南北再次“紧缩”征稿标准:如首次面市或海外回流的佳作,画家重要时期的重要作品,某一画家的独特题材之作,经多次出版的典型作品,等等。南北春拍在征集的近千件作品当中遴选了299件,以擅长的近现代书画为重点,荟萃南北名家作品,其中尤以“浙派”、“海派”名家大师作品最为引人瞩目,重量级的书画拍品自然不少,颇为亮眼。
“浙派”巨擘潘天寿向以传世作品稀少而成为有各大拍卖公司苦心搜罗的目标,此次上拍的《荷塘清趣》是潘天寿先生六十年代的一件佳作,笔墨爽利,气度渊雅,曾多次著录于潘天寿专辑及各类画册,《秋浦图》也是潘天寿晚年的一件典型之作,构图奇险,气骨开张,是“老年运笔一味霸悍”的最好诠释。
黄宾虹是“南北”最为推崇的画家之一,此次春拍征集到了黄宾虹《新安江纪游》、《风轩水槛图》等精品,《新安江纪游》为黄氏八十五岁所作的四尺中堂,山气氤氤,树木丰茂,水色苍茫,一派田园高士气息,充分体现了画家晚期“浑厚华滋”的艺术风貌,是为精品无疑。《风轩水槛图》则是画家1930年的作品,写赠好友书画家兼儒将陈泽霈,自是精心之作。
另一位“浙派”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的作品亦不能不提,此次“南北”精心征集的《晨图》、《雨图》、《雾图》、《雪图》四屏,当是自《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后上拍的最好的作品之一,此四图为陆俨少1975年所作,是出版于陆氏《荣宝斋画谱》的教科书式典型作品。另外古吴轩旧藏的四尺整纸《天姥山色》、陆俨少为弟子傅周海所作的《牧牛图》以及《大涤草堂图》等作品也都是亮眼的佳作,当可引起“陆迷”们的兴趣。
“海派”书画一直是“南北”重点推荐的目标,此次汇集了诸多名家的代表作品,吴昌硕、蒲华、陈佩秋、谢稚柳、刘旦宅等等都有佳作上拍。而“海上花鸟四家”唐云、陆抑非、江寒汀、张大壮的作品也是“南北”的传统强项,自然更是不乏精品。
“金陵画派”作品日渐成为拍卖的重头戏,傅抱石作品近来频频创出高价,此次一件《柳荫仕女》是四十年代傅抱石作于重庆的一件佳作,钤“往往醉后”“抱石得心之作”二印,乃画家自得之作,出版于《傅抱石的世界》一书,经傅二石先生鉴定,可堪典藏。不知此次能否再创佳绩?
书法作品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藏家的认同和追捧了,“南北”春拍也征集到了吴昌硕、蒲华、潘天寿、吴湖帆、沙孟海、马一浮、启功、赵朴初等书家的作品以飨藏家。另外,王原祁的《仿云林山水》和程嘉燧的《江山一览图》也值得一提,前者出版于《中国书画总合图录》,后者经杨法、桂馥、宣哲等名家递藏题跋,都值得好古藏家留意。
青瓷地位显赫浙江南北满目精品
中国瓷器的收藏价值早为国际市场所先驱,浙江青瓷便是其中极富收藏投资价值的门类。2004年6月苏富比在巴黎拍卖的一个中国青瓷瓶,创下了青瓷成交价的世界最高纪录:152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520万元左右)。
浙江南北推出的青瓷之美专场,是浙江拍卖史上的首次。从欧美、日本、港台和国内知名藏家手中悉心征集的121件拍品,其品种之丰富,拍品之精美,收藏价值之高,为以往任何一场同类拍卖会无可比拟,不少重量级拍品堪与博物馆收藏媲美。
由于龙泉青瓷盛于宋,因此许多投资者往往将眼光放到了宋代的龙泉青瓷拍品上。第658号拍品南宋龙泉窑穿带贯耳瓶,是本次“青瓷之美”专场拍卖的重中之重。该瓶高23厘米,肚围42厘米,薄胎,施高雅的粉青釉,圈足露胎处呈红褐色,为南宋龙泉窑为官方生产的陈设瓷,即业内人士所谓的“龙官”。该瓶品相完美,整器椭圆形穿带贯耳,口外撇、长颈、丰腹、高圈足,圈足在器身正面对称置两椭圆形穿带,整器庄重尤如青铜器。颈部和贯耳印出如意头,灵芝纹,器身正面的花丛中各印“卍”字,这在以往的同类器中所不见的,可见此瓶的重大价值。日本美术馆藏有一件类同的瓶,著录于《世界陶瓷全集》12,它被日本学者认为是十二——十三世纪的“官窑”作品。事实上这件贯耳瓶被称为“官窑”
是正确的,但它不是特定的南宋官窑产品,而应该是南宋龙泉窑为官方生产的瓷器,故其价值仍然非凡,从某种角度类比,完整的南宋龙泉窑官式作品比南宋官窑的存世作品更少,故价值不言自明。
代表越窑最高艺术成就的秘色瓷在本场专拍中尤为耀眼。其中刻花龙嘴净瓶、刻荷花双鱼盘、镂空香熏、刻花粉盒都是中国青瓷艺术的瑰宝!北宋越窑青瓷刻花龙嘴净瓶这类器形以往在北宋定窑中曾有发现,而越窑则是孤例,可见其收藏价值之巨大。本次上拍的北宋越窑镂空香熏,也只有常州市博物馆与浙江黄岩博物馆收藏各一件,都是作为镇馆之宝被保护,此件在民间出现则为藏家提供了一次丰富收藏的极佳良机。
本场元、明龙泉窑则是群星璀璨。元代龙泉窑龙耳挂环弦纹瓶,则与土耳其托普卡拉皇家博物馆所藏者完全一致,只是本场拍品是完整的而土耳其藏者为残件。明初龙泉窑带盖梨形执壶则与北京故宫宫廷旧藏的一把执壶完全一致,也是龙泉窑的明永乐年间的官器,在民间极其少见。
良工美玉登场收藏投资前景可期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的收藏价值这几年来阔步上升,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创出高价。在今年3月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乾隆时期白玉雕御题诗仿古兽形带盖觥(估价4-6万美元),最终以65.6万美元(约合542.5万元人民币)成交。
面对玉器市场的市场前景,浙江南北精心组织了此次明清玉器专场,这在北京、香港以外的地区尚属首个大型专场。250件拍品,是各个时期的精巧之作,多以上乘和阗白玉籽料配以精美雕工,有大型摆件,也有小巧佩玉,品类与品相堪称齐全完美,经过业内专家与行家的精心筛选,买家当可放心购藏。
专场大件是青白玉三联平安大吉瓶,玉质致密温润,用一块硕大玉料圆雕而成,中为一葫芦形大吉瓶,原配红木镂空底座,起拍价135万元。此外,“芝亭”款的白玉高士抚琴牌,白玉大狮小狮摆件,木胎珐琅彩嵌玉大吉瓶,清宫旧物碧玉朱雀烛台,乾隆御题诗山水人物插屏等都是亮眼的重要拍品。
近年玉器价格大涨,除了收藏价值渐为人识,还与资源愈发稀缺有关。为了保护宝贵的玉石资源,使之得到合理使用,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玉矿的开采力度,一些非法玉矿被查封,这就导致了玉器供应量的减少。虽然政府还允许人工采挖,但产量已经减少,因此,玉器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玉器。
据专家介绍,玉器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形态非常稳定。一件雕刻精美的玉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适合长期收藏,甚至作为传家之宝。
古玩珍品难得乾隆御用笔舔现身
在传统鉴藏界,竹、木、牙、角器是可以与青铜陶瓷、书画雕塑和玉器钱币等传统强项并峙抗衡的一个独立门类。明代中晚期,经济繁荣,文化多元,一批学养深厚的文人士大夫同雕刻艺术相结合,使竹刻、木雕等工艺品从过去的“雕虫小技”中脱颖而出,成为颇具文人意趣的艺术品,同时皇室宫廷对之亦十分推崇,如康熙十九年设造办处,其中专门设“油木作”和“雕刻作”,从而使竹木牙角器不仅有文人情趣,又有皇家气象。
浙江南北此次专推明清瓷和竹木牙角专场,旨在向广大的收藏投资者提供一个鉴赏和收藏的平台。其中,竹刻不乏名家作品,如吴之蟠、封锡爵等名家,象牙雕件中,有蝙蝠葫芦,采用镂空圆雕技法,玲珑剔透,造型自然,非造办处高手莫为。可资对照者,有故宫藏黄杨木雕蝙蝠葫芦。犀牛角雕,为这两年市场追捧的热点,这次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亮相。
值得重点推荐的是一件“淳化轩”款九龙戏水纹元宝形笔舔,清初犀牛角雕琢而成。作为文房用具,此件笔舔不仅材质贵重,形制独特,雕刻工艺更是登峰造极。淳化轩为乾隆帝设在圆明园的御书房的斋名,使这件器物兼备帝王之气和文人情趣。起拍价为60万元。
明永乐青花葡萄盘是本场明清瓷的重器,起拍价为160万元。此盘直径39公分,器形周正,青花淡雅,纹样笔力雄劲,为典型的永乐皇家重器。其余如明甜白釉暗龙纹将军盖罐,明青花玉壶春瓶等也是不可多得的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