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家骝(1912--2003),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行政村。他的父亲就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袁家骝是袁克文的三子,四岁离开袁寨。1925年,13岁的袁家骝同母亲、妹妹一起迁到天津居住。后来,他考上北京燕京大学学物理,1932年大学毕业,又上二年研究生,1934年,获得燕京大学硕士学位。
1936年,袁家骝得到奖学金,去美国留学,进修高能物理,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学业的成就打开了他进入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大门。
袁家骝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硕果累累,他先后著有《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物理的本性》、《粒子物理研究与科学技术的交互作用》等巨著,发表论文七十九篇。他在高能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有重要建树,而在高能加速器、粒子探测系统和调频雷达系统的研究更有突出成就。为探讨宇宙线中子成分的起源,证明了中子应是由宇宙射线初级带电料子在大气层中碰撞产生的,1949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参与建造了第一台高能质子加速器,被称为宇宙加速器;在首次证明强子共振存在的同时,科学地发现了两个新粒子,揭开了共振子物理穿越辐射的原理,并研究利用这种辐射作高能粒子探测器。在他的高能物理研究中,有些已远远超出物理学的范围。由于成就卓著,曾两获得美国科技大奖。
袁家骝于1942年同吴健雄结为伉丽,吴健雄也是一位高能物理学家,论成就和威望均远远高于袁家骝,她被誉为“物理学皇后”、“中国的居里夫人”。袁家骝夫妇于1954年加入美国国籍,在那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仅生一子,名叫袁伟成,现在也是一位物理博士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袁家骝兴奋不已。次年他即回国省亲,竟停留53天。此后,他和夫人吴健雄多次回国访问讲学,曾受到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6年9月,袁家骝回项城袁寨故里省亲,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袁家骝于1979年退休。2003年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