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古希腊神像来京 不穿“玻璃外衣”    3星级
古希腊神像来京 不穿“玻璃外衣”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1466     更新时间:2007/8/13  文章录入:河南收藏

1400平米的展厅以蓝色基调为主,让人身临爱琴海。“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就将于本月12日在首博的这个展厅内展出。此次展览是卢浮宫馆藏艺术品首次在京展出,更是卢浮宫在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展览。而此次展览的一大看点是在第二部分《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中的所有雕像全部都是裸展,而不是放在玻璃橱窗内,让观众更感身临其境。             

  卢浮宫希腊馆文物最集中的“出国”

            

  法国的卢浮宫,始建于1190年,早期为贵族的宫殿。1791年改为国家艺术博物馆,许多世界闻名的稀世珍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雕刻都珍藏其内。而此次展览为首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第一次联手合作,展出的文物全部为古希腊分馆,共130件(套)。

            

  首都博物馆馆长助理、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黄雪寅告诉记者,此次展览的展品全部出自古希腊分馆,称得上是古希腊分馆文物最集中的一次出国出差。由此本展览展现的主题是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分“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三个部分。

            

  珍贵文物《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战神阿瑞斯》雕像、《柏拉图胸像》、《捉蜥蜴的阿波罗雕像》都将“来访”。展品门类分雕像、金器、青铜、陶等。

            

  复原神庙,走进希腊世界

            

  为了营造这个希腊世界,展览的第二部分《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将在复原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遗址内展出,“我们仿造了这个希腊遗址,让观众在展览中走上一个高台就像走上那个神庙一样,”黄雪寅介绍第二部分所有的雕像全部都是裸展,而不是放在玻璃橱窗内,“这样可以让观众直接与神灵对话,令其身临其境。”

            

  此外,与帕特农神庙同时发掘出来的雅典娜雕像也再次回到了“帕特农神庙”内。据悉,本次展览门票定价为50元,将于11月9日结束(每周一闭馆)。

            

  ■对话

            

能来北京是一个“天时”

            

  黄雪寅(中方策展人)

            

  新京报:卢浮宫和首博此次合作的展览,是卢浮宫在京的首次大规模展出,为什么将主题定在希腊古典时代?

            

  黄雪寅:这里面有个契机。去年,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今年我们还想举办一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展览。今年年初时候,郭小凌馆长在出访卢浮宫时,与卢浮宫的馆长谈起合作一事。

            

  卢浮宫馆长谈到他们的古希腊分馆正在维修,由此古希腊分馆整个馆都会闭馆,这其实是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古希腊分馆的展品都需要放在库房内无法展览。在这种情况下,郭馆长就考虑将这些展品借过来。

            

  从1995年,卢浮宫就有展品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展出,但它都是从参与展览的卢浮宫各分馆借出十几件藏品。而从来没有过这么集中地从一个馆里出来130件(套)。

            

  新京报:在此次展览中,你们确定了三个方面的主题。一般来说,西方博物馆通常采用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展示艺术品,双方策展人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才定下了这三个主题?

            

  黄雪寅:本次展览的卢浮宫策展人马丁内斯(Martinez)先生选择了文明分析法诠释展览的主题,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认定。首都博物馆设计人员与专家在尊重卢浮宫策展人主体构想的基础上,将展出的文物分成了这三个部分,包罗了希腊文化的全部内容。我们在每件文物放在哪个点位上都与法国策展人有所协商。

            

  在单元设计上我们是步步将观众引入古希腊的精神世界。最先呈现的是日常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希腊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精神寄托的,希腊一直具有人神合一的理念,对神的寄托其实是融于他们生活中的,这就是展出的第二个部分。进而,在这个层面上逐步产生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统治了整个希腊世界。

            

  新京报:首博展厅很现代,在举办世界级博物馆的展览时,有没有在展陈条件上做过改进,尤其是刚才你介绍这次展览很多展品还是裸展?

            

  黄雪寅:我们在原来基础上做了改进。安全上应该是没有问题,首博这方面在全国都算可以,各种监控设施、安保我们都配合得非常严密。不过就像我刚才介绍的,这次展览有很多裸展,所以在底座的台子上我们都进行了加宽,加宽了以后只能在外围欣赏。

            

  ■专家荐宝

            

    

        

  阿芙罗狄忒头像

            

  约公元前150年根据约普拉克西特利斯公元前360年原作创作

            

  约1885年发现于特拉莱斯(今土耳其境内)

            

  大理石

            

  现存高度35厘米

            

  该头像是《克尼杜斯的阿芙罗狄忒》最好的复制品,原作出自古代最著名的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之手,现已遗失。

            

  体会西方雕塑的一种气场

            

  ●邹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

            

  古希腊艺术上承古埃及,下起古罗马,是古代西方文化重要转折点。《阿芙罗狄忒头像》就是其中很著名的雕塑。

            

  这个雕塑很典型地体现了西方的写实主义,以人像为主。这是基于对神的崇拜。古希腊有着对宙斯的崇拜,因为他们觉得对人间的塑造不够崇拜,不够非凡。不过在敬神的同时又带有对人的留恋。所以在这个雕塑中可以看到其中人本主义的精神,带有一种哲学美。

            

  同时,《阿芙罗狄忒头像》也显示了古希腊艺术对客观事物的尊重。被刻画的对象非常纯净。你在注视阿芙罗狄忒,而阿芙罗狄忒也在注视着你,这就是人们常说看西方雕塑会进入一种气场,感觉灵魂的升华。

            

     

       

  红像陶双耳爵

            

  约公元前500~前490年

            

  发现于埃特鲁里亚(今意大利境内)

            

  陶质

            

  高33厘米,直径33厘米

            

  年轻的特洛伊英雄伽尼墨德以俊美闻名,天神宙斯对其爱恋不已。传说,他在特洛伊城边看管父亲的羊群时被变成鹰的宙斯掠走。图中伽尼墨德一边走一边滚圆环,玩一种儿童游戏。

            

  既像雕塑,又像绘画

            

  ●李象群(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这是希腊艺术中典型的瓶画,单线,线里填色。要看懂这件艺术品主要是对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有比较好的了解。这是很多古希腊艺术的共性。这件红像陶双耳爵也不例外。

            

  中西方文化的积淀是不同的,类似我们喜欢大红大绿作为底色,单西方人审美取向上却是以灰色调为主。这件红像陶双耳爵就用了重灰色。

            

  从刻画的伽尼墨德这个人物来看,非常讲究人的动态、比例,既像雕塑,又像绘画,非常的逼真和唯美。

            

            

  柏拉图胸像

            

  2世纪根据约公元前350年斯拉尼翁的原作创作

            

  可能发现于意大利

            

  大理石

            

  现存高度43厘米这尊雕塑为希腊艺术中最早的胸像之一。据文献记载,以写实手法表现拳击手萨图洛斯而闻名的青铜匠斯拉尼翁,应波斯人密特利达特之约创作过一尊柏拉图的半身像,以装饰柏拉图学园的花园。

            

  看到那个时代的理想化

            

  ●李象群(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这尊雕塑将共性的东西具体人化,看柏拉图胸像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理想化的一面。当时希腊雕塑主要以大理石、青铜来雕塑造型,非常强调形体结构关系。

            

  ■其他珍品

            

  捉蜥蜴的阿波罗雕像

            

  公元前1世纪仿制,原作为公元前350~前340年普拉克西特利斯创作

            

  发现于意大利

            

  帕罗斯大理石

            

  高167cm

            

  阿瑞斯雕像

            

  公元前1世纪或1世纪仿制,原作为约公元前420年阿尔卡姆内斯所作

            

  发现于意大利

            

  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

            

  高220厘米

            

  蒙面纱的妇女头像

            

  2世纪仿制,原作于约公元前460年

            

  可能发现于意大利

            

  大理石

            

  高45厘米

            

  手持铁饼的竞技者

            

  1~2世纪仿制,原作为约公元前400~前390年纳乌库德斯所作

            

  可能发现于意大利

            

  雅典附近彭特利库斯山的大理石,左臂石膏质,原像头部遗失

            

  高167厘米

  • 上一篇文章: 名人石趣 脍炙人口的趣闻

  • 下一篇文章: “解谜”还是“存疑”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