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昌(公元11世纪)〔北宋〕字昌之,广汉(令属四川)人,一作剑南(今四川剑阁之南)人,生卒年不详。性情爽直高傲,刚正不阿。时州伯邵牧争求笔迹,不肯轻与。工书,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初师滕昌祐,后过其艺,亦效徐崇嗣“没骨法”,常于清晨朝露未干,围绕花圃观察花木神态,调色描绘,自号“写生赵昌”。当时盛行厚彩重色,而赵昌所作一片平滑,明润匀薄,活色生香。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间,声誉益隆。丁朱崖奉白金五百为寿,昌感其意,亲往谢之。此时,朱崖邀其至东阁,求画生菜数窠及烂瓜生果等,昌挥笔遽成而去。晚年其自矜所作,往往深藏不市,若见自家画作流落市井,则复自购以归之,故世罕传。《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54件,《宋中兴馆阁藏画》著录其作品27件。传世作品有《四喜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粉花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集》;《写生蛱蝶图》卷,相传为其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写生杏花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写生蛱蝶图》纸本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写生蛱蝶图》这是一幅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画。在构图布局上,画家有意在画面上方留下很大的空白,景物多集中在画面的下部。将野菊、霜叶、荆棘和偃伏的芦苇等,布置得错落有致。在晴空中有三只美丽的彩蝶正在翩翩飞舞,一只蚱蜢正在向上观望。整幅画把秋日原野的高旷清新、风物宜人的景色,描绘得十分动人。作品用笔遒劲,逼真传神,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花卉用笔简率,变化自然。双钩、晕染绘近处花卉的阴阳向背。蚱蜢和蝴蝶,用笔十分精确,微染出不同质感。画面有一种纯净、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调。
在这幅图上有元代书家冯子振题咏的诗句:“蚱蜢青青舴艋扶,草间消息未能无。尺绡何限春风意,约略滕王蛱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