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枚邮票、2万张门票、1万枚钱币、6000枚火花……
洪山区湖电社区有这样一个奇人,30年收藏了3万多枚邮票、2万多张门票、1万多枚钱币、上千多盒烟标、6000枚火花、300份报纸和一些奇石古玩。昨日,记者见到了收藏奇人郑春福,熟悉他的人都叫他“收藏大王”。
“移情别恋”收藏钱币
一提起收藏,郑春福的话就像开了闸门的水滔滔不绝。据郑春福介绍,他从小就喜爱收藏邮票。有一天到外地出差,他看到一本杂志上刊登的一枚古钱币上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杂志上“孔方兄”的草书、隶书、东坡书体深深吸引了他。从那以后,郑春福“移情别恋”,开始了20多年的收藏钱币之路。
郑春福收藏的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纪念币,还有老银元,铜元,古铜钱等等。有一次,为了收集一枚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4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郑春福在朋友家“赖”了两天,最后用自己收藏了一年的邮票,硬是从同样喜欢收藏的朋友手中换回了这枚银币。
到处捡烟标收藏
除了纸币、门票,在郑春福眼里,烟民吸烟后丢弃的烟盒也成了上佳的收藏品。与烟标结缘,应该从老郑下乡说起:知青们农闲时就抽烟,郑春福也染上了烟瘾。说起当年的烟价,郑春福是如数家珍:经济8分、春耕1毛4、朝阳桥2毛9,飞鹰2毛4分……算是比较奢侈的“牙祭”了。
也许是天生具有收藏癖好,郑春福将烟标一张一张夹于书中,积累下来,也达到近千张。现在,收集的烟标品种已超过了1000种。
收藏无所不在
收藏烟标的同时,郑春福还收集当时的报纸。现在,每年遇到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他都要把自己的收藏品在社区展览,吸引不少社区居民前来观看。
除此之外,门票、花火和奇石等等也都成了郑春福的收藏品。一次为了收藏一张宜昌中堡岛的旅游门票,郑春福自己出路费,让在宜昌出差的同事无论如何都要去中堡岛游玩一次,目的只为了那张一元钱的门票。
郑春福说,每天因为收集这些东西,生活显得更加充实,他收藏的是一种心,并不是以金钱为标准的。
老郑计划着待收藏品种达到一定数量、时机成熟后成立一个小收藏馆,对社区居民开放,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他的收藏品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