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好
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商王武丁之妻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生活于商代中叶,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
商朝的武功以商王武丁时代最盛,而“武丁中兴”有着妇好相当一部分的功劳。妇好十分聪明,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妇好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她曾率领1万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群臣及国民的爱戴。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爱国爱家的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淇县一带)人,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嫁于许国穆公,故称许穆夫人,是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列国纷争。许穆夫人嫁许后十年,狄人伐卫,大败卫师。许穆夫人听到卫国将亡的消息,立即快马加鞭地赶到漕邑吊唁,并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但许国的君臣胆小怕事,对她这一爱国行动极为反对。强烈的爱国之情使许穆夫人将个人安危丢在脑后,她写下了《载驰》这首诗,严斥那些没有远见的小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吁。许穆夫人的果敢行动和激人肺腑的诗句感动了齐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建立了新都。
《载驰》这首诗在当时广为传诵,并被孔子收入在《诗经》中。许穆夫人的诗形象鲜明,情感炽烈,文意真切,脍炙人口,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历代名人推崇。
“三年不语”的绝代美女“桃花夫人”息妫
息妫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陈国(今淮阳一带)人,嫁给息国(今息县一带)国君做夫人,人称“桃花夫人”。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陈国探亲,路过蔡国,顺便去探望为蔡侯夫人的姐姐,谁知蔡侯竟在接风的宴席上调戏息妫。息夫人盛怒之下回到了息国,将此事告诉了息侯。息侯与楚文王密谋图蔡,楚国出兵俘虏了蔡侯。蔡侯则设计报复息侯,他极力称赞息夫人的美貌:“天下女色,我从未见过有比息夫人更美的人了,真天人也。她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唉,你见过后绝对不会再看别的女子一眼!”楚文王听后很是羡慕,将息夫人抢去作为夫人,息侯郁闷而死,息国灭亡。息夫人终日怀念故国,牵挂息侯,郁郁寡欢,虽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但三年不和楚王说话,最终自尽而死。王维有诗称赞息妫:“莫以今时宠,忘却旧日恩。观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之妻阴丽华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年轻时对阴丽华一见钟情,曾立下誓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多少豪族少年向阴家求亲,无奈都被婉转拒绝。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当时刘家的财势与声望远比不上阴家,因此只能心里想想而已。后来刘秀起兵反莽复汉,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便说服家人,将阴丽华嫁给了刘秀。为了取得政治支持,刘秀又娶了望族郭昌的女儿郭圣通。刘秀称帝后,一心一意想册立自己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阴丽华为皇后。不料,善良贤惠的阴丽华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只好立郭氏为后。郭圣通当上皇后后,总是满怀怨恨,不肯善视非她所生的孩子。公元41年,刘秀颁布诏书废了郭皇后,另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一生谦虚谨慎,相夫教子,不曾干预朝政,却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出现了“光武中兴”时代。
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女强人邓绥
邓绥,新野人,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是汉朝极为出色的女性,被誉为“皇后之冠”。刘肇去世时她仅20多岁,先后策立殇帝、安帝,以太后身份临朝执政近20年。
邓绥出生于功臣显宦之家,其祖父是高密侯邓禹,父亲是邓训。邓绥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6岁读史书,12岁通《诗经》、《论语》,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邓绥15岁时被选入宫,因“姿颜姝丽”,使宫中惊为绝色,被封为贵人。因邓绥身材修长、姿容秀美、处事谨慎、善待下人,在后宫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爱。后来,阴皇后因嫉妒和使用巫术被废,邓绥成了皇后。和帝去世后,邓绥开始临朝垂帘听政。她崇尚宽简,不事奢华,每次听到百姓饥饿流亡便通宵不眠,自己的衣饰饮食能减就减。她对蔡伦改革造纸术极为赞赏,下令宣传推广,并封蔡伦为候,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铺平了道路。她执政严明,精简管吏,知人善任,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通西域,抗匈奴,平羌人暴动。大臣们纷纷上书歌颂邓太后:“兴灭国,继绝室,录功臣,复汉室……巍巍之业,可望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