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文房”有望成为市场新热点(图)    3星级
“文房”有望成为市场新热点(图)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045     更新时间:2009/7/14  文章录入:henansc

近几年来,“文房热”在国内拍场已悄然兴起,并大有逐渐升温之势。2009年春拍,国内几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了文房专场,成交都比较可观。特别是西泠09春拍,一次推出了“历代名砚及文房杂件”、“历代竹雕供石”和“名家篆刻及陆俨少自用文房雅具”3个文房专场,总成交额近2000万元,一组“黄宾虹自用印十一方藏印四方”拍出134.4万元的高价,另一枚“黄金黄田黄石香山九老薄意章”更以212.8万元高价成交,足以印证如今文房正受到藏家的追捧和喜爱。

  “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例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载:“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这里的“文房”,指的是笔墨纸砚等文具。“文房”一词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

  文房用器早于隋唐时就逐渐兴盛起来。隋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随着科举的兴盛,促进了隋唐文人阶层的出现,于是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现,这些文房用器早超出了笔、墨、纸、砚的范畴。《唐书陆龟蒙传》记有笔床,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一诗中也有“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句,此处的“文房”,就已指文人的书斋。至南唐,“文房”成为文人书房的专用词,南唐后主李煜雅好文学,收藏甚富,所藏书画均押以“建业文房之印”。宋米芾在《画史》中也说:“大年收得南唐集贤院御书印,乃墨用于文房书画者。”李后主是我国历史上对文房四宝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任命从易水迁居来的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他李姓,于是有了“李廷硅墨”,有了徽墨的起源。他又任命李少微为砚务官,用歙州产的石头制作南唐官砚,即歙州龙尾砚,也是著名的歙砚的发端。

  到了宋代,南唐归宋的翰林学士苏易简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凡“笔谱”二卷,“砚谱”、“纸谱”、“墨谱”各一卷,共计五卷。搜采颇为详备,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是首倡“文房四宝”的典籍,因而后人提到文房四宝,必会谈到《文房四谱》,这部书也是宋初文玩清供风尚的发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文房用器整理出书的是南宋的赵希鹄,赵氏在《洞天清禄集》列入十项内容,它们是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笔迹、古画等,但当时流行的文房器物远不止这些。宋林洪的《文房图赞》中有了臂搁的记录,在宋代的《槐阴消夏图》、《西园雅集图》等绘画中,出现了笔插的形象。另外,在宋岳珂《槐郯录》中也记载着:“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从上述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宋代的文玩,不仅门类丰富,用途广泛,而且制作材料也非常讲究。

  文房器物经过宋元的普及、成形、拓展,到了明代时进入了繁荣期。明朝的文房用具空前发达,追求这些文房用具又成为一种时尚,于是乎许多文人雅士便将目光转向了这些既能实用,又能把玩的器物,纷纷编书阐述,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最早编撰的是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曹氏将文房清玩分为十三类:古琴、古墨迹、古碑法帖、金石遗产、古画、珍宝、古铜、古砚、异石、古窑器、古漆器、古锦、异木,从工艺、产地、考据与鉴赏的角度,论述了文房清玩,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文玩收藏的追尚,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也是一部记载文玩的著名文献,他是“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曾孙,其洋洋万言的《长物志》一书共十二卷,综合概述了明代文人清居生活的物质环境,在卷七《器具》中,列入众多的文房用具,计有砚、笔、墨、纸、笔格、笔床、笔屏等。此外,还编入不少文房清玩的器物,例如香炉、袖炉、手炉、香筒、如意、钟磬等。另外在卷三《水石》、卷五《书画》、卷六《几榻》、卷十二《香茗》中,还记载了大量的文房清玩,例如灵璧石、太湖石、书桌、屏等。作者对这些文房器物的追崇,体现了明代文人的“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的心境。

  中国的古代文房用具,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形成了鼎盛时期。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更潜心发展“文房四宝”的辅助工具,精心设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器物的实用价值,也被观赏与把玩性所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玩”。在清代,文玩的流行与繁荣,除了文人精心追求,营造一个窗明几净,赏心悦目的书斋环境外,在很大程度上更缘于清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爱好与推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各类文房珍品数不胜数。

  文房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小玩意,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物化了的民族传统,它丰富的功能,独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制作工艺与材质,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品位高雅的艺术世界,也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文房用具,又成为物质文化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吸引着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证与研究。所以,古代文玩越来越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目前存世的文房清玩,以清代居多,宋元极少见。除笔墨纸砚“四宝”外大致有以下诸类。笔用类:笔格(架)、笔挂、笔筒、笔插、笔床、笔船、笔屏、笔帘、笔匣;墨用类:墨床、墨盒、墨缸、墨屏、墨匣;纸用类:镇纸、压尺、裁刀、剪刀、界尺、毡垫、剑筒、贝光;砚用类:砚屏、砚匣、研山;印用类:印章、印匣、印泥盒;水器类:水滴(注)、水盂、笔洗、水中丞;调色类:格碟、调色缸;辅助类:臂搁、帖架、书灯、诗筒、文具匣、香椽盘、书架;其他类,香熏、香炉、古琴、拜帖匣、宫皮箱、如意、铜镜以及书斋家具等。目前在拍场上比较常见的文房主要有笔筒、端砚、印章、砚屏、臂搁、镇纸、铜墨盒、墨床等几大类。

  近几年来,文房成为拍场令人瞩目的一大新热点。如2006年6月中国嘉徳春拍首推了“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全场116件,成交率84%,总成交额3590万元,市场反响出人意料。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高达98%,成交额1832.38万元,掀起国内文房市场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自清乾隆时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砚墨笔印文房类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达89%,成交额1460.36万元,令人刮目。其中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估价40-60万元,经多轮叫价以448万元创出古墨拍卖天价,令人称叹。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随着文房行情的转热,不少赝品也大量涌现。如笔者发现的标价上百万元的假“唐英诗文笔筒”,不少清代端砚的铭文也是后刻上的,更有人打起了伪造齐白石印章的主意,有些古琴的题刻也完全是当代所为,种种造假,不一而足。

  文房市场升温笔者认为主要有几大原因。首先,除了少数御用或带名人款的外,价格相对尚处低位,大多在几万元左右,门槛较低,收藏群体大;其二,历史上有悠久的收藏传统,底蕴积淀非同一般;其三,未来上涨空间大,投资价值可观。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文房市场已开始悄然升温,有望成为艺术品收藏一个崭新的热点。

<--Content End-->

  • 上一篇文章: 欧洲皇室银器首现上海拍场(图)

  • 下一篇文章: 翰海推进佛像艺术品市场化进程 "专拍"成交良好(图)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
     南阳八里桥夏代遗址出...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最新5篇推荐文章
     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
     漯河出土的战国时期青...
     南阳八里桥夏代遗址出...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