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收藏品市场,有许多人说,某君买得一枚好银元,捡了个漏儿。也有人怀疑,说不定是吞了钩。 几天后,某君见到我,面露喜色,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买得的那枚银元,让我看看。我接到手里,入手沉甸甸的,原来是一枚民国时期的甘肃省造银元,正面是袁世凯像,上书“中华民国三年”,横写“甘肃”两字;背面为嘉禾图,中镌“银圆”字样。
袁世凯像银元俗称“袁大头”,是其任大总统后,为统一币制,于民国三年(1914年)所铸,铸额很多。但甘肃省用这祖模加添“甘肃”两字铸造银元,铸额甚少。因有这“甘肃”二字,身价就不同寻常。
看那银元光泽,柔和沉着,借用瓷器的用语,没有“贼光”,并非合金铸成,应是银质。图文除“甘肃”二字略显拘谨外,都是笔划流畅,线条清晰;再看边齿,均匀规整,磨损自然,也看不出什么问题。令人生疑的是,只有“甘肃”两字周围布满绿锈,其他地方却没有。正是这两字决定了银元身价,普通“袁大头”不过数十元到百元左右,有“甘肃”两字,目前市场价则可达三四千元以上。
我对他说,这两字周围的绿锈可能就是陷阱。银元是真,这两字或许有伪。但他正陶醉在捡漏的喜悦中,不以为然。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在收藏市场相遇,他有些沮丧,边掏银元给我看,边说道:“我除去绿锈,看清楚了,它是用真银元改刻的,刻成字的周围有凹陷,再用绿锈补平。”我一看银元,果然是一枚乔妆改扮的“袁大头”。事情水落石出,大家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