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华夏文明之源(匠作技艺)    3星级
华夏文明之源(匠作技艺)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3672     更新时间:2012/6/9  文章录入:henansc

    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知(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
    统治阶级在物质追求上的穷奢极欲可谓是匠作技艺不断提高的直接诱因。而从物质技艺发展历史本身来看,又存在两大有利因素。一是早期的工商食官制度直到后来独立手工制作的兴起,匠人大多祖辈从事同一职业,技艺也是世代相传,从而奠定匠师制作熟练程度这样一种先天优势;二是文人士大夫在制器过程中直接参与或者给予匠师以指导性意见,使制器在审美意趣上受到智士阶层意识的左右,并使这种单纯的生产活动转化成对美的追求,甚至产生出一种器以载道的功能。

 

第一单元 穷工极巧——饮食生活器具

    饮食器具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也最容易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从材质而论,最早以陶器为主,继之以青铜器、漆器,伴有少量玉器和琉璃器。有唐一代贵族喜用金银器,流风或及五代,然自宋代以降,瓷器在日用器具中渐居主流,皆因唐宋以来烧瓷技术日渐成熟。瓷器以其秀雅多姿的造型结合类似玉器的光泽而为上层贵族所激赏。尤以两宋五大名窑为首,其中在河南境内的就有钧窑、汝窑及官窑。宋代名窑瓷器以其典雅的造型、纯正匀净的釉色成为后世极力追摹却无法企及的一个制瓷顶峰。

簋形觥

西周

长31.8、宽20、高24 厘米

1998 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该器造型奇特,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明快疏朗,尤以器盖龙造型最为生动。龙的形象本源于蛇,蛇为最早的氏族图腾之一,其后氏族、部落联合与兼并愈演愈烈,其他氏族图腾特征不断添加至蛇身,变成有角、有爪、披鳞甲的形象。

 

鸱鸮卣

商代

长19.1、宽18.5、高22.1 厘米

1980 年罗山县蟒张乡息国墓地出土

信阳博物馆藏

        整器作两鸱鸮相背之圆雕造型,以鸱鸮双身作卣身,合鸱鸮四足爪以为卣足,盖面则为鸱鸮首平面展开。造型上突破传统,足见巧思。而商代多见仿生器类如兕觥、象尊之类,则更见商代青铜制造工艺之高超水准。

 

“父丁”提梁卣

西周

通高26.1、口径11.1×9.5、宽27.5 厘米

1999 年郑州市洼刘遗址出土

郑州博物馆藏

        通体饰纹,圆雕造型结合浅浮雕纹饰,使整器散发出华贵气息。尤其卣腹所饰两对高冠卷尾大凤鸟,为西周早期典型纹饰。《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商代虽也有凤鸟纹,却绝无西周初期凤鸟雍容之态、华丽之姿。

 

嵌红铜龙纹方豆

春秋

高30.5、口径17×17.3 厘米

1978 年固始县侯古堆1 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器表通身以红铜嵌错龙纹,为细工装饰,气韵鲜活明朗。嵌错工艺是一门独特的工艺,有错金、错银与错红铜之分。首先在铜器表面铸出纹样沟槽,然后在沟槽内嵌入捶打成片状或长条形的质地稍软的金属如金、银、红铜等,并经打磨,使之与器表平,从而形成青铜与金、银或红铜交相辉映的效果。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战国至秦汉时期十分盛行。

 

铜器皿

战国

圆盒高20、口径18.4 厘米

2002 年信阳市长台关7 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包括铜圆盒、桃形铜匜、圆盘、耳杯等,器壁较薄,相同器类大小相次,叠摞后层层贴合。出土时耳杯、圆盘、铜匜叠摞倒扣于圆盒之内。迄今所见汉代成组铜器,有叠摞后层层贴合几乎不留空隙者,可见战国末年以来青铜器制作的批量化生产能力与设计的精密化。

 

漆 案

战国

长126、宽58.5、高12.5 厘米

2002 年信阳长台关7 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漆器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发现,但直至春秋战国时才形成第一次兴盛期。战国时期漆器使用以南方楚国最发达,且髹漆工艺最为精湛。漆器胎骨有木、竹、皮、藤、夹纻之分,工艺又分描漆、描金银、金箔贴花、错金及针刻诸种。许多漆器虽历数千年而色彩依旧鲜艳如初,据研究,当是以桐油配制成油彩绘饰图案所致。

 

琉璃杯

汉代

高7.5、口径10.7 厘米

南阳市南阳大学25 号墓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琉璃即玻璃,在古代属于极为昂贵的人工合成材料。琉璃原产地为西亚两河流域,春秋时期经西域传入中国,战国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制造自己的琉璃制品,与西亚钠钙玻璃系统不同,中国中原地区玻璃为铅钡玻璃。该琉璃杯为圜底,器形不类中原,反而与广西地区出土琉璃杯极为相似,并且器表所见打磨痕迹方向一致,应是固定在转轮上进行打磨、抛光,亦与广西地区玻璃器工艺相同。可以确定其产地为广西地区。

 

鎏金银盏杯及托

唐代

高5.7、口径7.3 厘米

1991 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盏杯作四瓣花形,内底中心錾刻隐起火焰珠,外绕双鱼,空白处填饰水波纹,内底外圈与盏杯口沿浅刻莲瓣纹。察其用意,当是以盏杯作莲花形。盏托则作荷叶形,内底密布均匀鱼子地,中心饰连钱锦地纹,外圈为双雁流云纹,口沿上则为四组双鱼纹。此组器物综合运用了鎏金、錾刻、捶揲等技法,造型优美,纹饰生动。自唐代陆羽著《茶经》以来,饮茶之风渐盛,时人饮茶,率以煎、烹为要,工序既繁,所涉茶具品类亦多。此套盏杯及托当为饮茶所用。

 

鹤首银支架

唐代

长14.3、宽13.9、高14.6 厘米

1991 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当为“炙茶”所用器具。唐人制茶,经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所制饼茶坚硬无比,故需经过炙、碾两道工序加以处理。茶饼经炭火炙烤,一便于碾碎,二有增香之效。

 

曲轮纹银瓶

北宋

高20.2、口径3.6 厘米

1990 年洛阳市邙山宋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双龙耳瓶

唐代

高41.2、最大腹径20.6 厘米

1992 年巩义市芝田孝北食品公司出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三彩器为低温釉陶器,以铜、铁、钴、锰等作为着色剂,因而釉色可呈翠绿、浅绿、蓝、黄、白、红、褐等颜色。三彩器创烧于唐代,多做明器之用。唐三彩烧制最初发现于河南巩县窑及大、小黄冶窑。后又于陕西铜川、河北内邱等地发现唐三彩窑址。考虑到唐三彩使用地域广泛且地区特征明显,其窑址应远不止于上述所发现者。

 

绞胎瓷枕

唐代

长13.6、宽10.9、高7.3 厘米

1975 年偃师市高龙王叉沟出土

偃师商城博物馆藏

        绞胎为唐代始出现的制瓷工艺,以白、褐两色瓷土相间揉合,拉坯成型,施釉烧造,其表面即见如木纹理。绞胎枕一般以白胎为里,外贴绞胎坯泥,先素烧,再于成品之上施釉二次烧制而成。枕面纹饰应为唐代所习用的团花图案。经考古发掘证实,此类绞胎枕多为巩县窑产品。

 

青花塔形瓶

唐代

通高44,腹径18.9 厘米

2006 年郑州市上街峡窝7 号墓出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青花瓷始于元代之成说已为近年考古发掘实践所打破,惜所发掘唐代青花瓷或残破,或体量极小。该塔形瓶出土时成对,瓶身绘牡丹与童子步打球,不仅用料、发色皆符合学界对于青花瓷公认界定标准,且体量硕大,保存完整,是一件成熟的青花瓷作品。对比巩义窑址出土之唐代青花瓷片,可确定其为巩义窑烧造,从而一举奠定巩义窑青花瓷故乡地位。

 

青釉瓷尊

北宋

高23.1、腹径15.2 厘米

2002 年三门峡市庙底沟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属耀州窑青瓷佳品。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至宋初受越窑影响开始烧造刻花及印花青瓷。影响所及,遍于陕西、河南、河北及两广地区,形成与越窑有别的北方著名青瓷窑系,今以陕西铜川黄堡镇发现窑址为代表。

 

汝窑青瓷套盒

北宋

高7.2、口径18.6 厘米

2000 年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烧多小件瓷器,香灰胎,釉色多为天青或月白。满釉支钉烧,支钉痕甚细,至细小若芝麻。汝窑烧造御用瓷时期仅为短短几十年,所烧瓷器,供御拣退返的次货方许出卖,因此民间流传甚少。近可确定为宫中烧造者,仅见于传世器。今已在宝丰清凉寺发现汝官窑窑址。

 

钧窑天青釉碗

北宋

高10.1、口径22.2 厘米

1925 年鄢陵县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胎质坚硬,釉层较厚,基本色调为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紫红等。烧制的青釉近于蓝色,且青色中略带红,犹如蓝天中一抹淡淡晚霞。色调之美,超乎言辞。此外,钧窑亦以其窑变而产生的绚丽釉色而闻名。今已于禹县发现钧窑窑址。

 

白瓷枕

北宋

长40、宽20 厘米

1981 年洛阳西工区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磁州窑瓷器多为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釉下黑彩等。尤其划花瓷,其流畅的线条,纹样不拘泥于统一的规格,体现匠师纯熟的技法。

 

第二单元 君子彬彬——佩饰与服饰

    国人爱玉,历史悠久。夏代开始,中原地区用玉渐多,逮至商周时期,用玉之风远甚周边地区。西周以来,甚至形成了一整套等级严格的用玉规范。在基于西周社会形态而产生的儒家思想观念中,“君子比德于玉”,玉被赋予各种美好的含义。古人佩玉,贯穿整个历史时期,可见其在佩饰上的主流地位与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凸领玉璧

西周

直径17.6、孔径6.2、最厚1.1 厘米

1998 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传统儒家之言,苍璧是帝王礼天所用,因其呈圆形,象天之故。姑不论此说是否可靠,单就玉璧出现时间而言,远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便已发现。而商代玉璧于内孔周缘凸起一周之做法又独具特色。学者考证,商代玉璧内缘呈凸领实与其时制玉的分料方式有关,即每次分料皆以管钻辅以片切割或线切割方式取下圆形玉料。商代晚期多数片状玉器如璜、璧、环、钺等皆以圆形玉料加工而成亦可证成此说。

 

五璜组玉佩

西周

上端长5.5,下端长10.8 厘米

1990 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12 号墓出土

虢国博物馆藏

 

玉牛形调色器

西周

长11、宽5、高4.5 厘米

1964 年洛阳市北窑14 号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玉虎形笄饰

西周

高2.3、长4.6 厘米

1990 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6 号墓出土

虢国博物馆藏

        西周早期玉器基本延续商代以来双阴线的雕刻技法。至昭、穆时期开始,西周自身的玉雕风格得以形成,一是造型上出现了璜、珩等片状玉饰,在限定的空间内填刻纹饰,我们可称之为因形就工,有别于之前完全的根据造型来剔刻玉料的因工就形;二是纹饰多以内细外粗的大斜刀技法来完成,与此前的双阴线雕法大异其趣。

 

玉 玦

春秋

外径5.8、内径2.3;外径5.3、内径2.3 厘米

1983 年光山县宝相寺孟姬墓出土

信阳博物馆藏

        国人爱玉,渊源有自。不同于西方对于宝石及钻石的推崇,一方面固然由于我们玉矿资源远较其他宝石类为丰富,但玉器柔光内敛的特性更为契合于我们传统所提倡的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应为古人爱玉的思想根源。因此,从周代以来,就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说法,经了儒家的宣扬,玉在身份象征之外更多了一层道德修养的光环。

 

蜻蜓眼琉璃珠

战国

高1.1 ~ 1.9,径1.3 ~ 2.1 厘米

1990 年淅川县徐家岭10 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镶嵌琉璃珠,俗称蜻蜓眼,是指在单色琉璃珠母体上嵌进另外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琉璃,构成类似于复合眼珠的同心圆纹。经检测,这批琉璃珠属于钠钙玻璃,有别于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应是通过贸易从西亚传入中国。

 

金带钩

战国

长16.2 厘米

1992 年洛阳市针织厂3943 号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金带具

唐代

径1.6 ~ 4 厘米

1984 年宜阳县王沟村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带钩之制,本为华夏民族服饰礼仪重要物质资料,带具之制则传自北方游牧民族。战国初,赵武灵王始有胡服之变,历秦及两汉,华夷交融趋多,时或带钩、带具兼有用之。又经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大势之完成,带具渐取代带钩而为服饰之重要内容。

 

金 饰

北宋

高6.2、宽7.2 厘米

1990 年洛阳市邙山宋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结  束  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华夏先民以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留下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设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原文明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流历史,在中原这片沃土上,数不尽的物证折射出文明的辉煌,共同构成一幅幅生生不息、壮丽辉煌的历史画卷。没有继承就没有发扬,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而在继承之前,我们应当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
  • 上一篇文章: 华夏文明之源(帝国形成)

  • 下一篇文章: 华夏文明之源(宗教与艺术)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西汉 褐釉陶卧牛俑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探秘殷墟博物馆 感受殷...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