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价值研究    3星级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价值研究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2012     更新时间:2012/6/10  文章录入:henansc

正阳门、天安门广场与故宫


    作为有着800年建都史的北京,旧城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传统城市中轴线,无疑是北京走向世界最具魅力的一张名片。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推动和实现城市中轴线及故宫周边地区、皇家园林、坛庙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作。

    北京传统中轴线南起城南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紫禁城、景山至钟楼、鼓楼,贯穿北京旧城南北两端,全长约7.8公里。北京旧城的几乎所有重要建筑都依这条“中轴线”而布置和展开。

北京传统中轴线是独具魅力的城市特征

        (一)北京传统中轴线具有典型的中轴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北京旧城全城内遵循以中轴线为中心、两侧对称、均衡的建筑空间布局方式。首先,位于中轴线上的所有单体建筑都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其次,中轴线的建筑尽可能遵从左右均衡的特点,故宫内两侧分布有文华殿、武英殿,皇城内两侧分布“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外城两侧分布天坛、先农坛。再次,内城有“东四”、“西四”,内城外分布较远的有日坛、月坛等强调中轴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

     (二)北京传统中轴线代表了中国封建都城的规划范式。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反映出人们对美好自然生活环境的向往,形成了诸如“相土”“形胜”“择中”等城市选址与建设思想和“天人合一”“象法天地”“辨方正位”等基本理念,并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总结出一系列人居环境建设理论。明清北京城是直接在元代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东周时期。考古发现及研究证明,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无论是早期的王城还是后期的都城,都能看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述的王城规划建设的理论痕迹。从魏晋洛阳城的营建开始,隋唐长安城、宋汴梁城、辽代中京城、南京城、金代中都城和元代大都城,都传承了我国都城营建中的山水格局和中轴布局方式,明清北京城更是一脉相承。可以说目前的北京中轴线正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理论经过数千年演变发展成熟的典型范式,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在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更为可贵的是与其他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复原的历代都城相比,北京传统中轴线是我国古代都城城市轴线唯一保存完整的实例。

     (三)北京传统中轴线在整座城市中发挥统领作用。北京传统中轴线贯穿北京旧城南北两端,串连着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四重城。将皇家祭祀建筑、传统的商业街区、皇家庙宇、传统居住区等串联在一起,用跌宕起伏的建筑形象和纵横捭阖的空间气度,掌控了整个城市规划。不仅如此,离轴线较远的孔庙、历代帝王庙,日、月坛庙,均犹如中轴线的余韵,烘托着这条城市主要轴线。世界很多国家的城市也存在中轴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黎和华盛顿,但与北京中轴线相比,它们的轴线只偏居于城市的一隅,由王室、政府或纪念性建筑群、开放的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不具有城市整体规划的统辖性。另外,除主轴线外,巴黎和华盛顿,还有很多副轴自主轴放射开去,连接许多著名建筑和广场,形成对景和借景,形成了放射形多中心的结构形态。

     (四)北京传统中轴线记录了800年都城发展的历程。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最初基于具有水源和漕运能力的“六海”确定了中轴线的位置,并结合自然实现了中国理想的山水城市格局,奠定了北京中轴线格局的基础。明朝延续原有中轴线,在南面加建外城。在轴线北端设立钟鼓二楼,以市民商业活动的空间作为轴线的结束。在皇城南部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立太庙和社稷坛,在皇城以外建有“T”形广场和千步廊,在内城以南轴线的两侧建天坛和先农坛,使轴线继续南延,在外城以南,继续发展御苑。自明中叶北京大规模添建直至民国,北京的城市轴线格局未有大的变化。1949年,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20世纪50年代在中轴线上形成了天安门广场,建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等新的建筑,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主要建筑以其人民当家作主的公共性,成为传统中轴线上重要的区域。


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中华文化之源的《周易》一书,贯穿着贵中、贵正的中道观念。中庸之道其理相通。所谓中道即为做人做事,既能够保持原则又能够唯变所适、处之有度,从而达到适可而止、止于至善之境界的哲理和途径。按照这种观念,有所谓“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的观点,在这里国即城,立国即是建立京城,立宫即是建立宫城。以南北中轴为基准的对称、均衡的空间和规划布局即是中道的观念在京城建筑的集中体现。北京旧城由南往北依次坐落着的九座门,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从其名称和内容上加深了这一文化内涵。

     (二)北京传统中轴线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我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想象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力求从整体的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从统一的视角观察以取得某种平衡。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就是城市建设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讲求与山川的相互因借关系。北京城西北郊群山环绕,元大都建设之初,引玉泉山泉水进入京城,开辟了由积水潭(今什刹海)和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组成的水系。为尽可能利用这一天然园林资源,城市建设在水系东侧的转折处确立城市中轴线的相对位置,并在中轴线和水系的切点处设置了万宁桥作为城市和水系的连接,从而追求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明清北京城整体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格局,废弃了北部五里的城池,向南加建了外城,将宫城、皇城的位置调整到居中偏北,在皇城内加建了景山,并在南部增加了多组坛庙建筑。此举不仅通过建筑、道路、园林的组合变化得到更加丰富的空间序列,也使得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国的这一追求自然和人工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近现代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

     (三)北京传统中轴线再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尽管各民族自己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在北京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文化渐次融合。北京作为古都城市,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就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就是由我国历史上的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这五个民族建立的王朝。尽管五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是,各朝代都遵循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文化——儒家学说,这种多源一体的民族历史文化,不但为都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保持了中华主体文化的延续性。可见,北京从建都以来,一直在激荡着民族融合的回响。北京中轴线及其周边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主从相依、平等共处、和谐共存,充分体现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统一的历史文化特征。在当今世界有些地区仍因种族、信仰等问题战争、冲突频发,中轴线地区建筑群传达出的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的精神无疑是它们最好的借鉴。

     (四)北京传统中轴线诠释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北京传统中轴线除了代表皇家文化的宫殿、代表祭祀文化的坛庙、代表山水文化的园林外,还有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商业街、大片四合院居住区,它们是北京传统中轴线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每一种建筑形式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处于南、北中轴线两侧的前门大街和钟鼓楼是明清时期全市最为重要的商业街,沿街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店铺、老字号,如前门地区的同仁堂、都一处等。处于中轴线北端两侧的南锣鼓巷、什刹海、白米斜街等大片历史街区则是市井民俗文化的代表区域,它们是历史上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居住、休闲的传统区域,为历代达官、商贾、市民百姓的生活居住和以积水潭为中心形成的文人墨客游览休闲的传统风景区。在这些区域中积淀的老北京的商业和民俗文化,也成为这个城市最具魅力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前门大街及其周边涌入了一大批近现代建筑,如劝业场、前门火车站等,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商业形式和交通方式,北京的城市文化更加开放和丰富。目前,虽然中轴线区域内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北京中轴线作为多文化共存的载体却一直延续至今。北京传统中轴线上所体现的多文化共存的特点、多民族多阶层共存的状态,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北京传统中轴线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古人对城市地理的考察是放在区域甚至国家的尺度上,《宸垣识略·形胜》中讲“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所谓北京城北枕居庸,南襟河济,正天地中间,并不是精准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气势上的关联。正是通过这条心理的轴线与北京城内真实的中轴线相互的关联,使得北京传统中轴线具有了超越其实体的更为广阔的气度和精神。位于中轴线上从南至北的各个门、宫殿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个精神。如建在景山上的万春亭,就从建筑选址、建筑形制等诠释了其在传统中轴线中的独一无二的重要性。

     北京中轴线是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从纵向上看,外城最南的永定门为开端;中轴线左右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为序曲;壮丽辉煌的故宫为高潮,又以“奇峰突起”的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由此向北是地安门,到鼓楼、钟楼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形成了总体平缓开阔、局部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从横向上看,北京传统中轴线以大片平房四合院民居为依托,皇家建筑的金色屋顶和红色墙面彰显的尊贵气势与周边地区青砖灰瓦、绿树笼罩的四合院民居所营造的安谧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造就了北京城市独特的城市景观。总的来说,北京传统中轴线的纵横捭阖的气度、张弛有度的节奏、虚实相间的呼应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识。

    (六)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此前后,天安门广场上相继落成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以及随后完成的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建筑。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成为北京中轴线平面布局的中心占据了全城中最重要的地位。将过去狭窄的、封闭的、仅为少部分人使用的“T”字型场所改造为宽阔的、开放的,可以同时汇集50万人民群众进行活动,为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广场,展示了新的城市格局和精神面貌。同时,建于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承载着中华民族百余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而中轴线上重要的大型建筑群,故宫、景山、天坛、北海等从古代皇家私人的封闭的宫殿、坛庙、园林等转变为博物馆和公园,成为向公众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基地。从封闭到开放,象征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新的崛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新世纪的延续和发展。

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中轴线完整性受到城市发展影响。中轴线所代表的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理念非常伟大,但它是一个概念问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轴线如何落到实处是主要问题。一方面中轴线部分历史建筑缺失。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先后拆除了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瓮城、皇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地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千步廊、六部衙署、大清门、天桥等一批重要的历史建筑,破坏了中轴线建筑结构的完整性,特别是地安门、天桥等标志性建筑的拆除。另一方面,现代建筑干扰了中轴历史建筑的组合结构,影响了传统景观风貌。中轴线的许多地段加建了一些体量高大的现代建筑,如地安门百货大楼、国家话剧院宿舍大楼等对中轴线及东侧的锣鼓巷传统四合院胡同区域的历史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中轴线传统文化特色不足的问题。经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形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店铺、商场、饭店等建筑。近几年,虽经市、区政府对很多地区开展了多项整治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整治效果,先后恢复了中轴线永定门地段和景山后街的传统环境,但从整体看,在中轴线的很多地段内,现代形制的各类建筑仍然过多、过大,两侧沿街的建筑普遍存在现代形制的门窗、或不宜使用的高规格的彩画描金装饰、新式建筑材料、现代形式的匾额和不协调的市政设施及路面铺装等,现代商业气息过浓,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不足。

     (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保护管理方面的各类问题。中轴线的保护工作涉及部门多、区域范围广。中轴线是北京古都低水平天际线的制高点,在其周围的建筑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高度上,都应考虑到对中轴线的影响。但近年来,个别新的建筑高度仍有突破现象,再加上新的建筑在体量上不注意与旧存建筑保持协调,使中轴线的宏伟气势被削弱。而对于北京传统中轴线的整体保护问题,需要多部门的联合协作。其次,中轴线相互呼应的个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存在不合理占用的问题。例如,天坛、先农坛左右对称在中轴线南端两侧,天坛、先农坛仍有众多单位占据,环境状况较差。而在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风神庙、雷神庙、雨神庙等均被占用,对其修缮开放仍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

   (四)对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展示问题。应继续开展中轴线价值研究,进一步深入挖掘展示中轴线文化内涵,扎实推进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础工作,完善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同时结合文物、文化、旅游部门相关活动,以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宣传活动为节点,通过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近北京中轴线,让全社会了解北京传统中轴线从而参与到中轴线保护和传承的具体工作上来,营造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为中轴线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北京名城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北京建设“文化中心城市”物质形态层面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以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不断推动和完善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深入认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扩大名城保护的文化内涵,使其涵盖到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领域,从而使北京城市文化在世界永葆魅力。(北京市文物局)

(2012年6月6日8版)

 

  • 上一篇文章: 长城认定工作完成

  • 下一篇文章: 礼失求诸野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龙山文化 高足灰陶盘...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探秘殷墟博物馆 感受殷...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