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漆器的色泽醇厚内敛,手感轻滑温润,与瓷器、金银器的冷艳亮丽相异其趣。轻巧、防潮、隔热是漆器的特性,却因制作费时费工,常被视为奢侈品。除作为收藏盒之外,还可用作祭祀用器、国际外交赠礼,甚至成为后代的典藏品。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枇杷纹剔红盒,直径8厘米,高4厘米,木胎。此盒平面呈圆形,直壁,盖与身以子母口承接,通体满髹朱红漆。盒内及底髹黑漆,漆面有使用过的磨损痕迹。顶盖及竖壁雕枇杷一枝,枇杷果5枚。底面及竖壁雕枇杷一枝,枇杷果4枚。周身下衬细密弦线锦纹。
此盒漆质润,刀法利落,花纹雕刻细腻、形象生动,物象刻画精巧不失华丽,具有明显的清代乾隆时期剔红作品风格。其叶形态变化多端,叶脉分明。其果采用4种花纹加以修饰,弦线锦纹繁密,规则而严整。整个作品含蓄圆润,精致纤细,不失为一件清代剔红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