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特殊题材精品年画成为收藏新宠    3星级
特殊题材精品年画成为收藏新宠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303     更新时间:2012/1/29  文章录入:henansc
      威风八面的门神、憨态可掬的娃娃、格调高雅的花鸟……这些过去张贴在普通百姓家的年画,正在成为收藏界的新宠。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年画不仅可以增添过年的喜庆氛围,同时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近年来,年画开始出现在各大拍卖场上,其文化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投资价值也逐步体现。而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收藏品,怎么收藏年画,更是大有学问。
 
  精品年画数量稀少
  之前一直从事民间文化工作的马志强早年受冯骥才影响开始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年画,如今身为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的他收藏了3000多幅年画,从清代民国时期老年画到改革开放后的新年画都有涉猎,题材广泛、年代久远。谈到年画收藏,马志强有说不完的收藏经,首先按照印制工艺分类,有木版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和胶印年画等多种类型,但目前比较具有收藏价值的还属木版年画。制作木版年画要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其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因此数量较少。加上年画属于消耗品,人们买回以后,绝大部分都贴在墙上了,揭下旧的贴上新的,一年一换,以前的百姓也没有保存意识,所以品相完好的精品就更少了。
  由老版印刷的新年画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据说,现在有不少藏友直接到年画四大产地高价收购老版,这些古老的雕版也在日渐减少。
 
  特殊题材为收藏新宠
  从题材上看,传统题材的“神像类”、“美人童子”类年画依然是收藏的主流,同其他美术作品一样,也是越古越贵。其中明末清初的年画现在已是凤毛麟角,属稀世珍品。清末民初的年画虽然有时偶尔还能看到,但售价也已不低。
  除了传统题材外,清末民国时期一些反映特殊历史事件的年画,不仅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比如变法题材的《捉拿康有为》、表现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女儿习武》等,这些年画当时属于查禁题材,数量稀少,升值潜力巨大。最让马志强自豪的就是自己收藏的一个《炮打日本国》局部扇面,此木版年画完整版为1.2米长卷,收藏于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清末同盛号画店所制,画面之上还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形式为折扇扇面画,画面用精练的技法描绘了百年之前一场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宏伟的战争场面,可谓传世之作。
  至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文革期间出现的新年画,反映了一个时期的风貌,也属收藏佳品。在此次展览中,《爱学习爱劳动》、《新买的拖拉机》、《生男生女都一样》等新中国特有的题材出现在古老年画上,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画坛上出现了很多年画扛鼎之作,如林岗创作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贺友直创作的《小二黑结婚》,金梅生创作的《黄山胜迹图》等。但因这类年画多由美术工作者创作,用作展览之后被收藏于历史博物馆,所以市面流通较少。
 
      辨别真伪有窍门
  作为新兴的收藏项目,随着近年来木版年画的价值不断提升,过去很少有造假的木版年画现在也出现了仿制品。马志强提醒大家,老木版年画是传统手工工艺,均用天然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制成,特别是杨家埠地区年画,其黄色是用潍坊地区特有的槐树的果实熬制而成,因此印出的色泽自然厚重,而仿印新品是用平面油墨印刷,颜色过于鲜亮。同时,因为上色技术有限且年代久远,古年画的线条尤其是边框处的线条都不可能太过匀称,而新做的所谓老年画则一般都条纹清晰匀称。另外,老木版年画一般都用手工宣纸印刷,相比机制宣纸比较容易识别。
 
  • 上一篇文章: “宋徽宗《千字文》”1.4亿,赝品???

  • 下一篇文章: 艺术品争先恐后落户中国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