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洛阳发现唐末宋初墓葬    3星级
洛阳发现唐末宋初墓葬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2114     更新时间:2012/7/13  文章录入:henansc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壁画墓,该墓的墓室为近圆形

工作人员临摹的壁画

该墓曾遭盗贼洗劫,因此出土文物很少

墓中的壁画和砖雕结合得十分完美

  核心提示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地产公司基本建设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壁画墓葬。初步判断,该墓葬的时代为唐末宋初。墓葬中砖雕与壁画结合完美,反映了由唐至宋墓葬在形制上、壁画内容等方面的变革。壁画上的妇人们身着带有小碎花、小圆点图案的服饰,带着宠物狗参加宴会,生活气息浓郁。

  【砖雕“遇上”壁画】平面与立体完美结合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大道东侧、310国道北侧的这座壁画墓葬。在现场,考古工作者正对壁画进行临摹。记者看到,墓室呈圆形,由砖雕和壁画两部分组成。正对着甬道的一幅砖雕呈大门形状,门柄和锁栩栩如生,两旁各有一扇窗户。墓中的壁画上共绘制有16个人物,包括妇人启门图、宴饮图、家居环境图等。人物都是平面的壁画,桌椅、灯台等均为立体砖雕,平面的壁画与立体的砖雕结合十分完美。

  “通过对墓葬结构和壁画内容、服饰等方面的分析,我们推测,这个墓葬的年代在唐末宋初。”现场考古专家介绍说,类似形制的墓葬洛阳之前曾有发现,但砖雕与壁画结合得如此完美的,比较少见。这座墓葬反映了由唐至宋墓葬在形制上、壁画内容等方面的一个变革。

  该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为斜坡台阶式,长13.85米;墓室为近圆形,南北直径4.9米。由于整个墓葬被盗扰比较严重,墓室只残存下半部分,铺地砖也已全部被揭取,现场陪葬品被盗窃一空,仅出土一枚开元通宝和几片陶罐的残片。

  “壁画破坏也很严重,残高为0.2至1.38米,有的人物只余一条腿,有的只余一只脚。”考古专家惋惜地说。

  【穿着“波点裙”】古人生活很时尚

  “古人事死如事生,这些画面都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现场考古人员指着其中一幅宴饮图说,这幅图中绘有5名女子,其中4名基本保持完好,绘制手法精美,依稀可看出面色红润,发丝清晰可见。她们手拿乐器,包括琵琶、箫等,在砖雕的桌子前参加宴饮。桌上有砖雕酒杯、酒壶和一盘桃子,另外一名女子站在桌子后面,只留下残余的裙裾,身边有一条黑色小狗。“宴饮、乐器、宠物等,这反映了当时贵夫人间流行的生活场景。”

  壁画中几名女子的服饰引来众人关注:一女子所穿的红底带白色圆点的服装,俨然近年深受女生欢迎的时尚服饰——波点裙;另一女子所穿的红色碎花裙,也与当今的流行服装相似。“现在的时尚元素,千余年前中国的古人已经穿在身上了。”考古专家说。

  一幅图中,一红衣女子伸出食指拨弄燃烧的灯芯;另一幅图中,一女子打开一个箱子。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壁画与砖雕组成的场景虽然残缺不全,但生活气息浓郁,对了解当时古人的生活习俗,研究该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服饰、经济状况等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壁画的临摹从半个月前开始,预计本周可以结束。临摹是为之后的壁画修复做准备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临摹完后,将对壁画进行揭取,运送到室内进行专业的修复。

相关新闻 

古都洛阳打造“博物馆之都”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3日电(记者王颂)近年来,“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博事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类历史博物馆、文化艺术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在内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博物馆群,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省首位。

    目前洛阳已开放的国有博物馆13个,另有5个正在建设中。为了使博物馆文化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这些国有博物馆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扩大社会教育辐射面。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世界旅游日期间,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引发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实现了博物馆与公众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其中。

    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洛阳市的许多博物馆还挖掘自身优势,延长博物馆产业链条,实现博物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民营博物馆为洛阳的民间文物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成为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洛阳市文物部门在加强对民营博物馆发展的指导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项目审定、场馆设计、藏品征集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和支持民营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民办博物馆筹建工作以来,目前洛阳市建成开放的民营博物馆已有9家,涉及三彩艺术、驿站文化、围棋文化、河洛石文化、碑志拓片等不同门类的艺术藏品。

    这些不同功能、类别的博物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处处培育民族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和展示文化遗产、参与艺术鉴赏的文明殿堂,同时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助推了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博物馆之都”的步伐。

 

  • 上一篇文章: 南阳考古重大发现:鄂国墓地出土大批精美文物

  • 下一篇文章: 浚县发现隋唐时期国家大粮仓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最新5篇推荐文章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唐黄釉镇墓兽 引发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