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为 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世界造型艺术协会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主攻人物,工笔皆精。作品《小骑手》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展二等奖;《华山救险》获《光明日报》美术奖一等奖;《高原金秋》获首届工笔重彩大展一等奖;《阳光下》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马背上的民族》获第二届工笔重彩大展一等奖;《晚风》获1991年全国美展银奖和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作品《任重道远》被江泽民主席1992年访问日本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领导人;《打马球》获奥林匹克美展奖并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收藏。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人物小品》等。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主要作品有:《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下》、《晚风》、《帕米乐婚礼》、《草原上的歌》等。

大善大德 大家大为
——刘大为印象小记
傅世光
刘大为,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作为一个基层宣传部长和书画爱好者来说,更是崇拜敬慕以久,在去年张仃先生画展上见到刘主席,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敦实憨厚,儒雅善良,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平和中透出刚毅,繁忙中显出干练。我的好友张志泉画了一张红旗渠长卷,想让刘主席提个词,我冒昧大胆地向刘主席提出,他爽快的答应了,并在百忙中当天就给题了“发扬红旗渠精神,实践和谐社会”,看着那飘着墨香的书法题词,我们简直高兴的跳了起来,刘主席那么繁忙,而又对基层画家这样热情负责,真是上善若水,大家大为呀。
翻开刘大为先生的人生履历,他于1945年10月22日出生在山东诸城。这里历来是俊彦贤士荟萃之地。旷世奇才苏轼曾任职密洲,留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千古绝唱;一代名相刘墉的故里也在这里,至今仍流传着“刘罗锅”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佳话;近代史上既有救国救民的王浕美,亦有新文学的先驱王统照,还有世纪诗翁臧克家……应该说,刘大为一生的成长,既承泽于邹鲁遗风,又得益于大漠熏陶,更离不开他自身的不懈努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刘大为在少年时就远离故土,随父亲支边到内蒙古,定居在包头,鄂尔多斯大草原上那羊群与白云媲美、鲜花与朝霞共舞的仙境,开阔了他审美的视线;骠悍粗犷的蒙族父老,又给他注入一身豪气。这为刘大为的成长埋下了特殊的基础。
1964年,刘大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包头日报》当记者。他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大草原,经常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牧民们培养了深厚感情;经常与骆驼为伍,同行、同伴、同甘苦,结下了不解之缘。草原在他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无疑,这些都深深地激发了他强烈的艺术创作欲望。
也许是刘大为的运气好,也许是刘大为刻苦勤奋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中央美院停招了十多载的研究生班,突然于1978年恢复招生,真是天赐良机。刘大为激动万分,跃跃欲试。然而,研究班只招十几个人,应试者竟达千人之众。在僧多粥少面前,刘大为毫不气馁,一鼓作气,沉着应试,一举成功,金榜题名。
在研究生班,他有幸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刘凌沧、黄胄、何海霞诸名师。“远超前哲,近学时贤,博观约取,渴心大饮。”这使他的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他的作品均“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准绳,语言朴实无华。”无论是取材于祖国草原的民族风情,还是取材于现实或历史的人物肖像,“无不渗透着画家所奉行的严格写实精神,也表现出画家对‘形’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可以讲,刘大为先生的成功为写实主义中国画画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众多的画家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与鞭策。
刘大为先生是幸运的。1980年,研究生班毕业后,他进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教。由于他艺术成就的影响力,先后应邀赴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罗马尼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作品亦多次获大奖,画作曾被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纵观刘大为先生走过的艺术道路,可以发现他正是这样一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
多年来,刘大为先生作为一位军队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可谓重任在肩,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仅意味着信任和荣耀,更多的则是责任和奉献。为此,他凭着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心,发扬骆驼坚韧不拨、勇于负重的精神,大胆开拓,勇于进取,勤奋务实,默默地耕耘在中国美术园地,牢牢地把握美术事业的正确方向,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美术界普遍的认可和赞誉。在他工作的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骆印般的足迹,回荡一串串响亮的驼铃声。
不是吗?现实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抓改革,抓探索,在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同时,重视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好美术事业;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要求,转变观念,研究对策,加速中国美术事业和世界美术潮流的接轨,及时组织画家出国考察;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需求,成功地举办了九届美展,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了我国美术市场;面对画家们的新愿望,不辞辛劳,大胆探索,在全国各地筹办画家创作中心,便于画家深入生活和创作……
一 件件,一桩桩,有言可表,有目共睹。这无疑是在探索,是在创新,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即有创新的艰难,又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遇挫的苦恼……刘大为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为了中国美术事业的明天,他们豁出去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大的胆量、多么大的气魂、多么大的毅力。然而,刘大为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做到了,成功了,他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他们热爱的中国美术事业!
翻开刘大为先生的画卷,他笔下的骆驼,敦实、憨厚、健壮、坚韧、精灵的性格流露笔端。看吧,浩浩大漠,一望无垠,骆驼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每个骆驼都是那样的坚实而沉重,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全部的心血;听吧,风沙滚滚,驼铃叮咚,骆驼的双峰载着远行者,不仅要遮风挡沙,还要抚慰人们的孤寂,总是显得那样坚定从容……这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心灵的流露。
中国人物画在盛唐五代达到高峰,自南宋日见式微。宋明理学占国学地位后,人性、个性更 成了封建文化的绞杀之物。画家为寻求自身安全,多遁迹于山岚水光和花鸟鱼虫之间,人物长期处于“点景”、“比衬”位置。“五四”以来,人物画幡然崛起。开国后,人物画又一度因图解政治而失去应有的魅力。新时期以来,人物画这条近乎枯竭的河道上方百舸争流,大为便是在这激流中博击奋进的一员。大为擅长工笔重彩,传统晕染技巧十分娴熟,水墨造诣也很高,技法把握精到,加上其深厚的素描功底,使他有足够的才华在人物画中径情直遂,风鸣朝阳。如同懂得酒的酵香不是高粱米发酵的气味,大为深谙生活与艺术的真谛。好诗好画不是生活之摹写,乃是人情物理碰撞之花,画者须给人以美,非给人以法,更非玩蛇耍猴者博人之笑。在国画变革有大潮中,大为变法的脚步,如同大漠中的骆印,坚实有力,不歪不斜。他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造型优美,神情毕肖,意趣高雅。读他的工笔系列《马背上的民族》、如同读一个英雄民族的秘史;读他的工笔巨制《任重道远》,我们从骆驼和旅人身上,均能领略到人生的况味;读他在八尺宣上泼墨《百骆图》,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力的山峰……
熟悉刘大为的人都知道,他作为中国美术界最高领导者之一,质朴自然,学养极深,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和他相处,你会由衷地感到:他既是最可信的领导,又是最随和的兄长,还是最真挚的朋友。
每年初春,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美术系党委都要安排学员野外写生,这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每次学员临行前,刘大为主任总要亲自动员,提出要求,使全体师生明确写生的目的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目标,鼓励师生深入部队,深入士兵,为部队服务,为士兵报务。他常常和学员一样,身背画夹,赴雪国、下边陲、到天山、去海防、忙采风、画速写。每到一地,他总是身先士卒,和大家一起定点安家。早上天刚微曦,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把酣睡中的学员唤醒;夜幕降临,他总是要帮助学生收拾行囊画夹。有的学生脚上起了泡,他像兄长一样,教学生如何用热水烫泡、挑泡;有的学员病了,他会跑前跑后,问长问短,请医送药,有时还会送来热腾腾的病号饭;当学员进入梦乡后,他又聚精会神地给学员修改画稿。学员们常常动情的说:“到生活中写生,刘主任总是最忙碌,最辛苦。”确实,刘大为先生为了学员的成长进步,可谓是满腔热忱,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平时,他的学生有心里话愿于他交谈,有苦恼事愿向他诉说,有难办事愿请他帮忙,他总是那么热情,那么认真,那么善解人意;给人以关心,给人以鼓励,给人以疏导,给人以启迪。他在军艺的学生安奇毕业后回到苏北农村,自己办了个画廊,勉强维持生计。后来,他为了拓展自已的绘画艺术,来到北京。一天他去看老师,刘大为先生热情接待了他,认真询问他毕业后的情况,对他几年来的书画作品进行认真的指导,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搞艺术是一条很艰难、很辛苦的路,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你一定要坚持下去。”那次,他们整整交谈了3个小时,临别时,刘大为先生又送给安奇一些生活费。后来,安奇感动地说:“我既然选择了北京,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否则,我对不起老师。”
刘大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际造型艺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作品兼精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主要作品有:《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下》、《晚风》、《帕米乐婚礼》、《草原上的歌》等。近几十年来,大量作品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60多次,是获奖最多的画家之一,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中国画家。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至今。职务多,业务忙他还热心公益事业。总能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一般性的社会活动,他总是婉言谢绝;重要的社会的活动,尤其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他总是抽空参加。用他自己的话说:“为社会做好事,做善事,功德无量。”
(作者为中国比干书画院院长 《华夏精英》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晚风

牧歌

帕米尔高原的婚礼

蕉荫消夏图

藏北早春

王彩图

草原之春

王昭君

漠上行


唐人诗意

瑞雪

天伦之乐
联 系 电 话:0373-4496488(传真) 13598630895 13569405974
联 系 人:傅先生 秦女士